分享

恐龙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吗?看《侏罗纪世界》回顾恐龙造型历史

 昵称535749 2018-06-30
张宗达 发表于  2018-06-28 10:43

|· 本文来自“我是科学家”·|

随着《侏罗纪世界2》在全球正式上映,整个六月已经变成了恐龙月,恐龙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身边的人忙着讨论剧情,吐槽或者沉迷,而我,一位全职复原恐龙的创作人,职业病发作之下回顾了过去大概150年恐龙的造型演变

和很多人以为的不同,恐龙复原的样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恐龙包含的种类型态千差万别,不同恐龙种类发现的时间不同,同一种恐龙在知识补充和观点下又经常变化,结果每过二三十年恐龙的复原模型就像来了一次变身。

19世界前半叶

恐龙研究的起始在欧洲,当时发现的恐龙一共也没有几种。最初恐龙被想像成冷血大爬行动物,虽然说灵感来源是鬣蜥,但看那时的插图,感觉连爬行动物类也不太像,更像中世纪圣经文学的洪荒怪物。

绿蜥蜴。图片来源:blogspot@discoveryourenergy

19世纪后半叶

这时的恐龙还是大爬行动物。虽然人们发现了美颌龙和始祖鸟,欧洲科学家也已经知道鸟类和肉食恐龙有非常多相似点,但在没什么新材料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很快又被忽略。

当时美国爆发了化石战争,一下子有过百种恐龙被描述(虽然很多种今天已经重新归纳或被废除),基本上各类型的恐龙都有了“代表龙”。

早期恐龙的形象,看起来像大爬行动物的各种恐龙。图片来源:Dinosaurs and Other Extinct Saurians: A HistoricalPerspective封面

20世纪上半叶

“恐龙”这个词开始变得意味复杂,人们认识到恐龙可以是鸡一样的大小(美颌龙),也可能具有超过50米的体型(双腔龙),就如同哺乳动物里包含了小老鼠到大蓝鲸。

恐龙千奇百怪的造型很吸引大众眼球,在当时成为怪兽的符号。再加上电影这种新媒体出现,恐龙活跃于流行文化,其中The Lost World和King Kong是代表作,当中出现的恐龙就是20世纪上半叶的经典恐龙造型。

20世纪上半叶电影中的恐龙。图片来源:(上)The Lost World (1925)剧照;(下)King Kong  (1933) 剧照

1950-1970

二战之后,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彩色电影和电视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恐龙这个怪兽符号就经常出现在小说、漫画、电影、各种插图童书和玩具中。这段时间大众文化中的恐龙已经自成一角,人们仿佛忘记了古生物学家和论文中恐龙的样子。

1950-1970年恐龙的代表形象。图片来源:(上)电影100 Million BC(1966)剧照;(下)电影The Valley of Gwangi(1969)剧照

恐龙种类继续被发现,但造型风格,基本上还是承接20世纪早期的认知,要说例子,电影The Valley of Gwangi和100 Million BC会是代表。

1970-1990

这是70后、80后的童年,也是一个被称为“恐龙文艺复兴”的阶段。自这个时候起,画家、学者和爱好者努力传播学术界对恐龙具有变革性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对于大众文化来说却是“异端邪说”),这时候恐龙的形象变得多元起来:温血动物、和鸟的关系密切、生态系统复杂、有社会行为……恐龙被定义为很活跃的一群生物。

然而,大众对恐龙的形象依旧停留在老样子,我小时候(暴露年龄了)在图书、电影和博物馆里看到的恐龙造型,还是森林沼泽中像袋鼠一样把尾巴拖在地上的大爬行动物。

Robert T. Bakker笔下的恐龙(左)简直是一身肌肉还会跳舞;Gregory S. Paul笔下的恐龙(右)身材苗条,像没毛的大鸟到处跑。图片来源:(左)dinopedia.ru;(右)gspauldino.com 

1990年代

那时人们刚刚在新墨西哥州找到陨石坑,“陨石撞地球把恐龙灭了”这个学说还是新鲜出炉。紧接着,重头戏来了: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了!

1993年版侏罗纪公园中的霸王龙。图片来源:jurrasic-world.wikia.com

以小说和电影为载体, 70年代后恐龙学学术界发生的变革终于强而有力地冲击大众文化。自此,已经延续了100多年的恐龙形象真正灭绝,人们再也见不到尾巴拖在地上的恐龙玩具和图书了。老式恐龙“灭绝”,“异端邪说”变成常识,这次,全世界都知道恐龙是温血、跟鸟有关、很敏捷、很聪明、会追车、会抓小孩子。

千禧年代

这时的恐龙复原还是承接90年代的造型,大众审美也保持在《侏罗纪公园》教给我们的样子。

但在学术的前沿,变革依旧在悄然发生着。

中国的发现持续登上恐龙学舞台的中心,各种像鸟的恐龙和像恐龙的鸟不停地被学者们描述发表。鸟是恐龙后代得到进一步确立,爱好者们高兴地强调“恐龙”被放在餐桌上、窗外有“恐龙”吱吱叫。

画家们也放心地把羽毛画到恐龙身上,最初比较常见是像长羽毛的爬行动物类,甚至可能只是脖子背部尾端加几条装饰羽毛;到后期逐渐改变了观念,原来像画鸟类一样来画恐龙就对了!

艺术家luisvrey笔下带羽毛的恐龙。图片来源:luisvrey |luisvery.wordpress.com

2010年后

最近几年恐龙学变得更为普及,每一年都有很多新发现,甚至几乎每一两个月就有新惊喜。连琥珀里的恐龙尾巴都被发现了,说不准哪天能在琥珀中找到个恐龙头呢!

琥珀中的恐龙标本。图片来源:R.C. McKellar | RoyalSaskatchewan Museum

学术圈外,新一代的恐龙爱好者、美术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他们自小就习惯了恐龙是鸟、恐龙有羽毛的观念,好像有个说法,管这些人叫羽毛党。羽毛党们不停宣扬羽毛恐龙的造型,大型没毛的恐龙则复原得有点像哺乳动物的感觉,貌似竭尽全力禁止把恐龙和爬行动物类拉上关系。当然这样的做法我们还不知道是正确还是矫枉过正。

另一方面,比较保守传统的一派粉丝依然大有人在,也就是坚守恐龙文艺复兴到90年代风格的这一派。中国的恐龙爱好者多是这一派,毕竟是喝“侏罗纪公园”奶水长大的,有着深厚的情结。

现在带领恐龙热潮的“侏罗纪世界”系列依旧保持着90年代风格,保守派爽翻了,羽毛党一定很郁闷。

《侏罗纪世界》中的恐龙造型

来到2018年,《侏罗纪世界2》上映后我很惊讶新系列的恐龙造型都刻意复古,体色也很灰暗保守,感觉甚至像60年代文艺复兴之前的恐龙。特别是植食恐龙,全都特别肥肿慵懒。旧系列出场过的恐龙,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有的设计风格,但相比起90年代灵活敏捷的流线造型,显得更笨重、更“爬行动物”。

这大概反应了导演那一代人心目中的恐龙形象,有如小说中亨利·吴和约翰·哈蒙德争论过的剧情:“公众要看的不是真正的恐龙,是他们心目中的恐龙。”导演也不要真正的恐龙,他要的是他心目中的恐龙(而且强逼观众欣赏他心目中的恐龙)。

不过电影里有两个细节值得仔细体会。

旧系列的恐龙皮肤纹理其实更像大型哺乳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类,而新系列的恐龙全身布满细密的小鳞片,在细节上很科学考究(虽然,其实有些兽脚类恐龙应该满身都是毛才对,加鳞片根本没意义……)

电影《侏罗纪世界2》中恐龙的外表布满了小鳞片。图片来源:《侏罗纪世界2》剧照

另一个细节是兽脚类恐龙的流线轮廓。90年代流行的敏捷纤瘦复原,盆骨的坐骨突都很明显。现在我们会把腹膜肋考虑进去,坐骨突不再明显,于是肚子看起来就比较大。这样的体型按鸟类型态来理解很合理,但轮廓换了却没加羽毛,肚子圆圆的迅猛龙、似鸡龙等在银幕上跑,尾巴还柔软地摇来摇去,看起来很像60年代的风格。

如此有影响力的的电影主张了这样的恐龙复原风格,一批走在时代尖端的恐龙爱好者可能会感觉不太好受。但在观众看来就无所谓啦——电影嘛,好看就可以了。(编辑:婉珺;白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