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一定书屋,夜话阳明心学

 GPF生活教育 2018-06-30

酒狂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

龚一 

00:00/04:08

在一定书屋,遇见了《一心平天下﹒王阳明》的作者唐文立先生,这样的机会难得,激动不已。

世人称,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圣人的有两个半,孔圣人算是一个,曾国藩称为半个,剩下那一个便是王阳明了。

唐先生作为心学公社的创始人,用50余万字,将这个高高在上的圣贤写到了你我生活周围,褪掉了那一层神秘的色彩,还原了本真的面目,原来圣贤之人并非生而有之,也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即便你我没有圣贤之心,也可以用那“格物致知”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好。

——1——

你所想要的,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王阳明在少年时,反驳私塾老师,说一等事并非读书登第,而是做圣贤之人。一个下孩子的话,周围人可以不必信以为真,但关键是王阳明自己信了,而且穷其一生都在为这做圣贤的一等事努力着,最终的结果是他真的成了圣贤。

王阳明的圣贤之路很苦,苦到开始被父亲用书砸,再后来被皇帝用板子打,被太监刘瑾派锦衣卫杀,被皇命发配到龙场磨……凡此种种,不论是哪一件搁在普通人的身上,足以改变既定的方向,也会以此为理由放弃最初的选择。可是,王阳明没有,唐先生在书中说王阳明做圣人是认真的,换做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他从小立志的那份初心始终坚守着,真的是穷其一生的坚守,只要方向正确,其实这样的坚守最终是会有个好结果的。

心理学上有个一字之差的故事,就是你可以告诉自己一句只有一字不同的话,“今天,我做某某事”/“今天,我做某某事”,实验发现,我们在做某件事前面用“”的时候,可能80%这件事都没有做;在做某件事前面用“”的时候,80%这件事最终都做了。没错,就是这么神奇,不信你可以试试。

其实,这就是你在立志或者制定目标、计划时的最初动机,究竟只是说说而已呢,还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苏轼有句特别经典的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曾经一段时间有个词很流行——“佛系”,表现出的是一种豁达和宠辱不惊,不与之争。其实这很好,但是当把这两个字用在减肥、健身、读书、工作等一系列提升自己、减少熵值的计划前面时,就成了“佛系减肥”“佛系健身”“佛系读书”“佛系工作”。

这样以来,你有没有发现,制定的那些减肥、读书等一系列计划,最后几乎都难以执行,纯属是对自己的安慰,体重有增无减、书本未读几页,一切都只是说说而已。也有一些牛人,一段时间再见的时候,他们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未必会把自己想要的说出来,即便是说出来的时候,也真的是在你看见的背后认真去实践,所以当你再次看见的时候,只能纳闷,为什么当初制定了一样的计划,别人成功了,你依然如故。因为,所有想要的一切,都不是说说就能得到的。

——2——

认真做事,便是最好的修行

有人问僧人:“得道之前,都在做什么?”

僧人说:“砍柴,挑水,做饭。”

“那得道之后呢?”

“砍柴,挑水,做饭。”

又问:“既然都是这样,何为得道?”

僧人说:“得道以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做饭时想着砍柴;得道以后,砍柴时就是砍柴,挑水时就是挑水,做饭时就是做饭。”

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但是能从中投射不少的生活。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吃饭的时候,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工作,结果饭没有吃好;工作的时候,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游戏,结果工作中错漏了不少;游戏的时候,心中念念不忘的又是下一顿要吃什么,结果游戏也不尽兴。看似一天之中很合理的安排,好好吃饭、好好工作、好好游戏,但是那一样都没有做到好好,而且自己还很累,这可能是多数人的一种普遍状态。就像有朋友说,看书的时候就想玩手机,玩手机的时候又想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又想到工作还没有完成,……完了,一切都已经进入了一种恶性的循环,这样的循环带来的耗费是巨大的,时间、精力还有身体。

想到这里,你是不是怀念初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句你曾经很不以为然的话——“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认认真真地学。”

王阳明在两次科举落地后,明白了,做圣人的理想是要坚持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眼前的事,圣人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其实这都是需要平的,连一个小小的科举都拿不下,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个平台从哪里来啊?认认真真做好眼前的事吧,要读书就认认真真读书,要科举就认认真真科举,要在龙场悟道,就认认真真去讲学悟道,即便面对的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未教化之人,要平叛就认认真真平叛……就这样,似乎一切在王圣人身上都显得很轻松,其实那是因为王圣人想明白了——

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都是需要在具体的事上来磨啊

“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不是王阳明的前几任官员没有平叛的能力,实在是心中有不平叛的杂念啊,心神杂念、思虑不纯,怎么能让平生所学“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呢?

之前听金一南将军的讲座,讲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便劝诫年轻人不要怕做事,尤其是遇到那些看似比较难的事,不要轻易打退堂鼓,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好了,因为每做一件难事,你必须调动自身所有的能量全力以赴,甚至还要激发从未看到过的潜能,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所有人都知道,去南赣平叛是件难事,不仅可能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丢了性命,所以大家都在退缩,只有王阳明保持了原地不动,正是那次惊心动魄的平叛,才让他在后来的宁王叛乱中立下不世奇功。金一南将军亦是如此,所以,他最后总结一句话叫“做难事必有所得”,深得大家信服。

我们都在渴望变得优秀、变得强大,都在不断的修行,其实最好的修行不是参禅问道,不是静坐冥想,而是认认真真做事,在做事中去磨练自己,在做事中去找寻规律,这不就是真实苦苦追寻而不可得的东西么?

——3——

要懂得,在绝境中寻求希望

给皇帝上书,就挨一顿板子,被打的皮开肉绽,还要被投进大牢;去龙场驿站上任,要躲避锦衣卫的追杀,还差点被老虎吃了,即便到了龙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窝在山洞里,缺吃少喝更不用说,还有那烟瘴之气,对于体弱多病的王阳明来讲,似乎每一个因素都是致命的。

奇怪的是,王阳明自己在龙场待一段时间后,神清气爽了,面色红润了,而自己的三个仆人却病倒了。为什么?

因为,三个仆人看到的全是烟瘴弥漫、荆棘密布和缺衣少食,王阳明却在读书学悟中看到了一丝源源不断的亮光,那亮光是什么?是希望。

希望,似乎是个很模糊柔软的东西,尤其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好像是不复存在的,即便是有也会被看得很空幻;希望,又似乎是个很清晰坚定的东西,尤其是在深陷困境的时候,就成了所有不竭动力的源泉,刹那间变得那么真切、那么有力。

人生中会有不少的困境,甚至是绝境,看似一切都不可能了,也不要放弃寻找机会、制造希望。欧冠历史上的伊斯坦布尔奇迹是这样的,上半场AC米兰3球领先,似乎已经把奖杯搬进了球队的荣誉室,下半场利物浦在杰拉德的带领下,竟然在6分钟内连进3球,最后点球大战中成功击败AC米兰,捧起了奖杯。之所以被称为足球历史上的奇迹,是因为历经艰辛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所以,不到最后不要轻言放弃,即便陷入绝境,也要努力寻找希望。

《肖生克的救赎》也是这样的,他用一把小锤子花费20年的时间,挖开了通向自由的墙洞,是什么在苦苦支撑这一切?答案只有两个字——希望。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在王阳明先生这里更是这样的,被打、被贬、被追杀,悟道、平叛、立学说,真是“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王阳明这一生都不平顺,很多时候险象环生,真的是在艰难困苦中跋涉,所有这一切的动力就是做圣人的那一丝希望,就像扒开了一道缝,让那些光亮一点一点渗透过来一样的,最终成了豁然开朗的别样洞天。

唐先生在书中讲,命运犹如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我们灵魂的摆渡人?答案是:我们自己。

何为一心平天下?不假外求。想明白自己是什么,自己要什么,同时积极付诸行动,这边是知行合一的精髓所在了。

每次来一定书屋,都有不小的收获,这一次更是。

明月照幽巷,书屋得真言。

何须空冥思,心静慧可生。

修心且炼胆,只在事上磨。

茶沉香亦久,知行本为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