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极端者就可能成为反社会杀手

 范eagle 2018-06-30




人类作为发展出璀璨文明的物种,意味着人类个体从出生后就需要接受漫长的社会化发展过程才能在成年后适应社会并取得积极的发展。用通俗的话来讲,一个婴儿要最终成为健康的社会一员,胜任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且幸福地生活,那么在他成年之前就要不断接受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其中教育是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概括地说,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范畴。现时代基础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公共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在实施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像在中国推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按照法律规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接受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其他一些国家甚至推行12~15年的义务教育。


既然教育是一个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径,那么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塑造和培养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社会人,不仅反映在智识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在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心智的成熟。可惜,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和绝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发展上,而忽略甚至有意无意地戕害到孩子的人格发展以及心智成熟。


例如,心理学者武志红就将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比喻成“巨婴”,其心理学含义指的就是中国社会,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成年后其实心智发展在许多方面还滞留在儿童阶段,生理成熟了但人格发展不健全,心智幼稚。


本文不拟讨论具体的案例,只从常识的角度大概地谈一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怎样塑造和培养出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学生。


首先界定“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上的含义,最基本的是没有心理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更严重的人格障碍等等,这应该是底线。但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含第二个层面心理保健,能自己积极且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负面的挫折或情绪,每个人遭遇挫折都会沮丧甚至愤怒,但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这些负面的东西,就需要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并灵活运用。除此之外,心理健康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社会适应良好,积极发展,快乐、自信。



换言之,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仅仅指他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他能自己积极应对和处置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负面挫折以及情绪,并在各种社会、人际环境下适应良好,积极发展。


而健全发展则指一个学生成年后的人格是健全的,没有明显的缺陷或者障碍。例如,一个健全发展的学生,他不会因为安全感的问题而在婚恋问题上屡屡受创,也不会在人际场合总是表现出退缩或令人不悦来。


好了,下面就从一个孩子出生开始的受教育历程。


不言而喻,学龄前,0~6岁,孩子接受社会化的主导因素是父母(或其他主要的养育人),孩子未来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困难,事实上大多数都是在学龄前父母引导失措或者忽略、耽误而导致。


可以这么说,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他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塑造。婴儿期的母婴互动对于一个孩子终其一生的安全感起着至关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婴儿的安全感来源于母亲的反应,一个敏感而反应型的母亲能够培养出安全感十足的孩子。什么样的母亲是敏感而反应型呢?当孩子发出需求的讯号时,母亲能够及时且正确的反应。例如,孩子饿了,嗷嗷哭;孩子便溺了,嗷嗷哭;孩子不舒服了,嗷嗷哭,母亲都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那么这个婴儿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安全感就是足够的。反之,就容易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或扭曲。


心理学家鲍尔比区分了不同母婴互动模式下婴儿所形成的不同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和两种不安全型的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其中焦虑-矛盾型依恋多见诸对婴儿反应不稳定或紊乱的母亲,例如,孩子无论什么原因嗷嗷哭,她都首先试图给孩子喂奶。回避型依恋多见诸忽略型的母亲,例如,内心对抚育婴儿有抵触,导致婴儿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关键问题是,母婴互动所形成的这种依恋的安全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接下来的人际关系,包括进入学校后与教师的关系,与伙伴的关系;以及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



一个婴儿到1岁半左右开始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就能了解“自我”与“世界”是有分别的,那么他就有强烈的心理驱动会去试图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边界以及如何与“世界”互动。这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从1岁半到3岁左右是他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无论父母是否有意识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他也会有样学样地模仿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塑造是他一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这么说吧,这个阶段引导和塑造良好,那么孩子接下来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有大问题;反之,这个阶段引导和塑造失误,那么孩子接下来的成长历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社会上那些令人侧目的“熊孩子”,大多数就是在这个阶段缺乏引导或父母误导了孩子。



孩子3~6岁是儿童前期,这个阶段是他一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城市家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送到幼儿园,而幼儿园能否胜任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问题。但是父母能够呵护和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父母不见得要花费多少时间陪着孩子游戏,关键是要有稳定的时间有效陪护孩子游戏,无论是涂鸦,还是对积木,或者看图画书,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父母能与孩子分享想象,鼓励和赞赏他的“创造”,这对于孩子一生自信和积极心态都相当重要。


要知道,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研究者或者科学家的“专利”,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就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要知道,一项针对北大新生的心理调查数据显示,40%的北大新生对生活缺乏意义感,严重的甚至生无可恋。(徐凯文,2015年)



6~12岁是一个孩子接受小学教育的阶段。这其中可以分为6~9岁和9~12岁。其中6~9岁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最初的三年,特别是其中的小学一、二年级。对教师和家长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获得通过努力取得成绩的成就感以及得到积极强化反馈的勤奋感。可以这么说,小学一、二年级的经验是他接下来求学生涯的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学习的兴趣的关键。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它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智力发展指标还是身体发育指标,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发展维度上自然的一群孩子都会呈现出大体相似的分布曲线来,即高斯分布,大多数孩子对称分布在平均值附近,但总会有些孩子分布在远离平均值的区域。


如果以身高举例,家长或者教师都能理解,毕竟一目了然。根据中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6岁的男孩平均升高大约118厘米,大多数孩子高于或低于118厘米,但相差不多,分布在 104.1-132.1厘米这个范围内,但总会有6岁的男孩身高超过140厘米的例子,也会有低于1米的例子。大体上,只要不是太夸张,都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包括智力在内的心理发展指标就没有那么直观。再举个例子,感觉发育,有些孩子到6岁学龄时感觉发育已经很好,手眼协调,但是有部分孩子却要相对滞后一些,他们的感觉发育落后于大部分同龄孩子。这本来不是问题,他们到7岁或者8岁后感觉发育起来了,就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感觉发育的不均衡,学校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善待,那么就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感。从小学教师的角度,感觉发育相对滞后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粗枝大叶,写字缺胳膊少腿,算术丢三落四等等。这会影响班级的平均成绩,教师着急,家长也着急,然后用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那就可能给孩子的学习生涯留下阴影,未来在中学或者高中阶段或者厌学、或者考试焦虑,都可能与6~9岁的错误对待有关。



更进一步地,公共教育通常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以及衡量标准的,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这个人为设定的标准发育成长的,因此,总会有学生“吃不饱”,也会有学生“吃不下”。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计划和衡量标准并不适合他们。这是其一。


同时,每个孩子的智力不同方面的发育也不均衡,按照现在教育界广泛引用的多元智力理论模型,每个人的智力都可以分为8~9个不同的智力类型,从语言-言语智力(与语文以及文科类学科高度相关)、数理-逻辑智力(与数理化等学科高度相关),到人际智力(如何了解他人以及如何沟通)、内省智力(如何认知自己和把握自己),几乎没有哪个学生这8~9种智力类型都同等优秀;即便是同一种智力类型,例如语言-言语智力,阅读、写作、口头表达是不同的方面。因此,即使一个孩子总体上是适应公共教育教学计划以及衡量标准的,但未必在每一个细分的维度上都适应。这是其二。


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过于倚重其中的2~3种智力类型(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和空间智力),而忽略甚至压制了其他的5~6种智力。换言之,如果一个孩子恰好在前3种智力类型上占据优势,那么他们适应学校教育并获得积极发展的概率就很大;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占据优势的智力类型恰好不在前3种,那么他在学校教育中就更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回过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试图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得到帮助,那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从他个人的纵向比较,并鼓励和赞赏他的点滴进步,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学霸”对更多的学生其实是一种心理损害,他们在教师或者父母不恰当的横向比较中体验到的是挫败感,严重的甚至发展为习得性无助,不仅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在未来成年后的整个工作、生活中都表现出退缩,得过且过。


学龄期的孩子还可能表现出一些过去认为是缺陷的问题,例如,阅读困难,或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倾向于认为,阅读困难或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未必是真正的“缺陷”,而完全可能是儿童神经发展多元化的一种表现,甚至连泛自闭障碍也包含其间。传统的作法是试图通过各种心理的或者药物的方式来予以“矫正”,事实上矫正的效果很可疑,至少对于泛自闭障碍来说基本上是无效的。现代心理学的建议是,要帮助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正确作法不是“矫正”,而是根据他们的特异性来建立特殊的沟通学习模式,以及给他们提供特殊的评价标准。换句话说,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教育的要义是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发展,而不应该是用平均化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否则就很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心理损害。


整个小学阶段,大概对应孩子6~12岁的年龄阶段,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来看,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是勤奋对自卑。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赏识和鼓励,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支持,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使他们未来的发展更加地顺利;而一旦他们不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教师或者父母给他们带来更多负面的感受和体验,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就会有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面对未来的学业以及人际交往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习得性无助以及退缩。


因此,与人们惯常认为的小学、初中、高中越来越重要的看法相反,小学才是一个孩子一生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像美国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要求要远远高于高中教师,考取小学教师执照远比考取高中教师执照更难。而在中国社会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要求递增的现象,也就是说,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最低。这其实并不合理。


在小学中高年级,孩子大约9~12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自尊体验的发展对未来青春期的自尊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9~12岁孩子的自尊水平会逐步提高,到12岁左右达到一个峰值,然后进入青春期略有下降,然后又逐渐回升。也就是说,小升初对于孩子的自尊发展来说有很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从小学升入初中,孩子的总体自尊会有所下降。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长期拥有低自尊,那么青春期对低自尊的孩子来说就充满风险。所谓的边缘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有着低自尊的共性。



因此,无论是家长与孩子的亲子互动还是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师生互动,都应该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尊体验,致力于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低自尊的孩子更容易反映出更多的行为过失,以及品行问题。那么,对待有着品行问题的儿童,单纯的惩罚或者规训是不够的,只有尽可能提升他们的自尊水平和积极的自尊感,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他们的行为反应模式,否则就很容蹈入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使那些有品行问题的儿童发展为成人后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儿童期的品行障碍,经过青春期的发展就可能成为成人后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后者是大多数暴力犯罪的病态人格基础。


概括一下,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前,从出生到学龄前的家庭教育阶段和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奠定了孩子人格能否健全发展的基础。0~1岁半发展的依恋类型,1岁半~3岁的最初行为塑造,3~6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这几个关键期能顺利地引导孩子健康发展,那么小学阶段就能更好地适应。而小学阶段发展的勤奋感和通过努力获得成绩的成就感能使孩子更积极地应对未来的学业问题。家长和教师通过对每个孩子的充分了解和发现,能够因势利导,有助于每个孩子,哪怕是有特殊需要的一些孩子,都能更好地适应以及积极发展。


可以这么说,青春期以及成人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疾病或者问题,大凡都可以从0~12岁的年龄阶段某个方面的忽略、误导以及损害中找到肇因。例如,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厌学或者学习焦虑问题,往往起源于小学低年级段学习受挫的经验。再例如,高中或者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问题,如过度依赖他人,或者过于孤僻,其实根源就在从婴儿期就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验。再例如,高中阶段或者大学阶段的各种行为过失问题,很可能与小学阶段长期处于自尊受挫的低自尊状态有关。等等。


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孩子,个个相似;而心理不健康不能健全发展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家长或者教师,如果希望能使自己的孩子或者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人,那么前面所概述的内容就是一个参考,如果不能做到或者无法付诸实践,那么就意味着孩子成长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