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怕子孙后代挨饿,制定一项政策,结果反而搞垮明朝

 十方第一佛 2018-06-30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幼饱尝人间疾苦,他经常食不果腹,还曾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亲人被活活饿死。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后,朱元璋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子孙们丰衣足食,永远不上演这样的悲剧呢?为此朱元璋制订了一项政策,但他万万不会想到,这将会拖垮整个大明朝!

历朝历代都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有待皇室宗亲,因为他们和皇帝一样,都是天潢贵胄,身上有着开国皇帝的血脉。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制定了明朝的宗藩制度,这也为明朝覆灭留下了祸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宗藩将在二百多年后,拖垮大明王朝的财政。

朱元璋怕子孙后代挨饿,制定一项政策,结果反而搞垮明朝

洪武九年,朱元璋确定了宗藩们的岁禄,规定亲王岁支禄米5万石、钞25000贯,郡王禄米6000石,钞2800贯,“郡王诸子年及十五每位拨给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并除租税。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业”。到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觉得宗藩们的岁禄太高了,于是进行了调整。

规定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公主两千石、郡主八百石、县主六百石,品级最低的乡君也有两百石。这项制度被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所继承,之后的宗藩也是按此领取岁禄的。

朱元璋怕子孙后代挨饿,制定一项政策,结果反而搞垮明朝

那么这份岁禄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呢?我们把他们的收入与明朝勋臣、官员的进行一下对比。明朝开国功臣中“工资”最高是魏国公徐达,他和他的后代每年可以领取五千石的禄米,侯爵一级的功臣可以领取一千石的禄米。官员中最高的正一品年薪是1044石,最低的从九品是60石。

在洪武年间,明朝宗室男女有58位,朱元璋完全养得起,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明朝宗室的人数暴增,到万历年间,宗室在籍人数达到163800余人,到崇祯时期,宗室在籍人数达到332855人。这些宗藩们“禄之终身,丧葬予费”,完全是靠国家财政收入养活的一帮人。

朱元璋怕子孙后代挨饿,制定一项政策,结果反而搞垮明朝

到明朝后期,因为要养活这么多宗室,明朝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比如说山西省一年留存的米麦是152万石,但山西各王府宗室们的禄米高达321万石,全省的米麦都不够给这些宗室们开支。河南省问题更严重,一年存留米麦84.3万石,而河南宗室禄米需求为192万石。

万历四十二年,全年的田赋收入2836万石,而宗室所需禄米3075万石,而且这个缺口越来越大。后来辽东战事又起,朝廷只能增加赋税,饱受剥削的农民又遭受了自然灾害,到最后只能揭竿而起。当明朝面临统治危机时,这些宗藩们大多作壁上观,甚至不愿意出钱募兵。

对此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曾一针见血的评价明朝的宗藩,“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何为弃物,废物也!

参考资料:1.《明史》;2.《明神宗实录》;3.《大明会典》;4.《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