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师徒缘,一辈子丹青情——赏竹

 当代艺术家画廊 2018-06-30


  赏  竹

浙派花鸟画家,1948年生,20岁时拜花鸟画大师陆抑非先生为师,研习书画,是陆抑非先生的得意门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画师、中国美术学院竹林会馆的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客座教授。




赏竹出生在浙江诸暨枫桥的一个乡村,村里墙上有趣的涂鸦,让幼年的赏竹爱上了画画。当时学校里的美术课少之又少,也没有专职的美术老师,赏竹只好自学画画。一次写生,赏竹的画作让老师们赞不绝口,老师甚至说“吃不消教了”。老师的这样一句“吃不消教了”肯定了赏竹的画,也坚定了赏竹学习画画的决心。



赏竹作品欣赏


赏竹画的樱花,艳而不俗,清新干净。赏竹为了画好樱花,一到春天就出没于杭城各处樱花胜地写生采风,他的樱花作品中流露出杭州的韵味,更能看出他扎实的功夫、高雅的格调、和谐的用色,有着中国画的写意,又透露出现代的格调,在中国花鸟画中独树一帜。


师承陆抑非

陆抑非先生,字抑非,晚年号非翁,著名花鸟画家、教育家。说起陆老与赏竹的相识,还要从文革时期开始,当时许多老师都受到压迫,赏竹登门造访,一颗求学若渴的心打动了陆老。于是陆老与他高谈阔论,增加他的见识,也关心他的艺术进步和生活琐事。

时年陆老六十岁,赏竹二十岁,两个年龄相差整整四十年的一老一少,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结成了地下师生关系,赏竹成了陆老的入室弟子,陆老对赏竹也是倾囊相授。

赏竹画的小鸡造型精准、形态灵动、浓淡有致。有书画圈里的“养鸡专业户”之称。除了积累与观察,赏竹觉得与他集众家之所长以及和恩师陆抑非指点分不开。

陆老经常指点赏竹,告诉他许多技巧“画小鸡必须要有焦墨的小鸡,这样的对比能够提起它的精神。”

赏竹画作   陆老修改题字

每次从先生那里回来,赏竹总会以日记的形式将恩师的教导追记在案。陆抑非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赏竹也是将所有的笔记整理成文,准备出版一本画论纪念恩师。画论名为《陆抑非论画笔录》,近八万字,已经修改了好几稿。

“我觉得应该把老师的好的东西传承下去,只要学生真的肯学,我也真心愿意把自己的知道的学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

一辈子很短又很长,写生、书法、画画对赏竹来说都是一辈子的事,和陆老之间的感情,更是值得记一辈子的事。

对赏竹来说,当初儿时的涂鸦或许是一时兴起的事,然而要画好却是一辈子的事。

“一辈子”,并不是一个轻许的承诺,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实践。而这样一种对画痴迷的爱好和师承的延续,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们的传承和发扬,正是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驰骋千年的艺术的原因。



赏竹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