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逆向者也 2018-07-01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之外,河南的粮食得以高产,还有一帮在农业科研方面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没有他们,我们全国人民都可能吃不上这么好吃的粮食。或者说,全国人民可能都得饿肚子。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王小米 | 文

▌玉米的爸爸:程相文

早在2014年的时候,农业部安排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主办、农民日报社和中国种子协会协办“大地之子—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介活动”推举了十个在种业育、繁、推领域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知名度高、具有首创精神的杰出典型。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而这十个人中,除了袁隆平、李振声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位程相文。他是河南郑州人,1936年生人,今年已经82岁了。

他本人是研究玉米的,一生中,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1977年,他主持浚县农科所的工作。先后为当地引进、推广和选育出玉米新品种36个,使当地玉米亩产由原来的5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要知道,即使在现在,玉米亩产一千多斤也算很高了。

他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程相文不是农民,却种了半辈子地。有人是家和工作两地,来回跑,但程相文有大概五十年的时间都在海南和河南两地跑。

他冬天在温暖的海南育种,夏天回到河南。如果袁隆平是水稻之父的话,程相文就是玉米的爸爸。

2011年度程相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郭天财

今年65岁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是我从小立下的志向。”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省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小麦小麦,(亩产)不过一百(斤)”,现在随便到农村找个农民问一问,一亩地一般都是一千多斤的收成。河南省小麦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作为小麦高产的领军人物,郭天财和他的学生们功不可没。

他本人是搞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不同于小麦育种,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被视为为育种者“作嫁衣”,既无名又无利,还很辛苦。

但郭天财偏偏就做了,“十一五”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他领导的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创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半吨粮(1524.74公斤)的高产典范。

现在你知道河南小麦为啥高产了吧?没有专心致志搞科研的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郭天财永远都带着团队在田间地头第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地,给农民讲课,制定对策。“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交口相传。

2011年郭天财当选中原学者,这里来科普下,中原学者被称为“院士摇篮”,含金量非常高,当选者都是河南的“最强大脑”,最关键的是,中原学者中产生的院士是咱省自己培养出来的两院院士。

同时,他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第一麦:茹振钢

在豫记的上一篇河南科技学院的稿子中,作者曹延召提到了母校有名的农业教授,茹振钢教授。在评论留言中,许多人纷纷响应,表示是茹振钢教授的学生,教授人真的超好。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可不是吗,教授不仅人超好,专业程度也是元老级的了。教授搞的是杂交小麦的研究,据说,咱中国人吃的每4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河南;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茹振钢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

他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他带着团队培育出了被誉为“中国第一麦”的“矮抗58”,由此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个命名为“矮抗58”的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又经过了大约3年时间的进一步验证,产量由每亩1000斤提高到每亩1200斤,最高可达1500多斤,而且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都能够持续稳产,具备了“高产、稳产、抗倒、抗冻、抗病、品质好”的优点。

自2005年至今,“矮抗58”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被誉为“中国第一麦”。

茹振钢2015年当选中原学者,前面有水稻的爸爸和玉米的爸爸,那茹振钢就是小麦的爸爸。

▌水稻的妈妈:王桂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科学巨匠繁育的种子是籼稻种子,主要种植区域在长江以南。黄淮流域乃至东北种植的是粳稻。在黄淮稻区,一提起粳稻育种专家、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王桂凤,无人不知。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与科班出身的教授不同,王桂凤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家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南省新乡县杨任旺村,只有高小文化水平。

1993年,王桂凤看到家乡的水稻亩产300公斤左右,农民辛苦一年,只能得到这么点收成。那时候她是村里的妇联主任,看到这种情况就有了行动。

王桂凤经常拿着水稻病株,骑70多里地的自行车到驻扎在辉县的新乡市农科所去请教专家,弄清病因后,回村就召开广播会,印发明白纸,向群众传授技术,指导生产。由于专家白天经常下乡不在家,她就改为晚上登门拜访,常常都是深夜才到家。

后来王桂凤自己在2亩荒废的苹果园开始了水稻的繁育、提纯复壮试验,她不是专业出身,做这个可想而知很难。后来她让全村水稻由原来亩产350公斤提高到了615公斤,个别地块达800公斤。那可是1993年啊。

1997年,她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豫粳6号”。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享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豫粳6号”推广面积遍布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每年销售量达500多万公斤,黄河流域种植面积达80%以上。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经过多年研究,她先后主持培育出了4个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影响力的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新丰5号、新丰6号、新丰7号),据不完全统计,累计直接或间接推广 “豫粳6号”、“新丰2号”、“新丰5号”5000余万亩,使稻农增产稻谷45亿公斤。

王桂凤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星火计划二等奖。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当真是不假的。

▌一个淡定的院士:张新友

当张新友得知他当上院士之后,很是欣喜,“可能很多人认为,当院士是不是欣喜若狂?我说我一点这种感觉都没有,我欣喜决不若狂,而且没有功成名就这种感觉。”

张新友出生在1963年的河南太康。是俺们周口人呐。他研究花生可是真有一手。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大多数人都知道,河南的花生是一年一熟,由于花生的生育期很长,一般是130多天到150多天,种花生就不能种小麦,种小麦就不能种花生。

张新友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张新友培育的所有品种,125天以内成熟。在河南全省,包括安徽、山东、河北,周边地区都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花生效益比玉米和大豆要高很多,所以农民更愿意种花生,花生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985年,河南省的花生面积才有550万亩,到1995年,10年时间上升到1100万亩,翻了一番。到2000年以后,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早熟高产品种的培育。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他和团队建立的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简单的来说就是能让花生种子产出更多的油。不仅研究出高油品种的花生,张新友团队培育的高油品种的推广面积排在全国首位。

看看这些成就,要不然,人家怎么当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呢?

所以,可以把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院士张新友叫做“花生爸爸”了。

▌你能吃到好吃的香油全靠他:张海洋

张海洋是研究芝麻的。他跟袁世凯一个地方的人,都是项城的。他也是中原学者之一,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芝麻虽然小,但研究起来可一点都不小。张海洋的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建立了芝麻远缘杂交技术体系,通过种间杂交创造出一批高度抗病耐渍、高油、高蛋白芝麻新种质。

除此之外,其他的科研成果,我想你们应该是看不懂的吧.........比如,明确了芝麻相对大豆具有较高的种子含油量的原因,主持完成了芝麻基因组计划,建立了芝麻基因组精细图,为国内外芝麻遗传解析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也是继水稻之后世界上完成的第12个主要农作物基因组。

这是科研上的理论结果,应用到推广方面,他和团队先后选育出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18个,其中豫芝8号、豫芝11号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科研推广使我国近五年芝麻平均单产提高到92公斤/亩,比前五年平均增产19.5%,平均单产位居世界第一位。

▌心没有那么大,装的满满的都是玉米:汤继华

如果程相文是玉米界的标志性人物,那汤继华就一个强劲的后浪。

他所从事的是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所研究的“豫综5号和黄金群玉米种质创制与利用”和“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中国人吃饱饭的不只是袁隆平,还有这七位河南科学家

他也是中原学者之一,现在是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也是他学生们的一名老师。

学生们找汤老师,不是在实验室里,就是在试验田里。“从老一辈玉米人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科研、怎样做人,希望我能把这些宝贵的品质传承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汤继华这样说。

老一辈的搞科研的,大多生活朴素,淡泊名利,扎根科研。就像程相文一样。汤继华的学生觉得老师一点也不像个穿白大褂的科学家,“经常穿来穿去就那几套衣服,鞋子上一直沾着泥巴。”

我突然想起爱因斯坦那个小老头,有时候科学家心里装着世界,心很大,可有时候又只装着世界,心很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