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能吃饱,这群科学家才是真英雄 | 豫记

 卧龙动 2021-05-23
沉痛的消息。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今日在长沙逝世。

巨星陨落,全网哀悼,长沙的街头满是自发为袁老送终的人。

两个月前,91岁高龄的袁老还奋战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长势,他将一生奉献给了稻田。

饥饿问题是中国长久以来的问题。从古至今,中国的土地上有大片死于饥饿的人。

在新中国成立十年之后,中国人宣告,以占世界不足9%的土地,养活21%的人口。饭碗终于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改变的背后,就是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

实际上,截止2020年末的数据,2019年全球依然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在全国,在河南,依然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粮食的研究,为每一个国人“吃得饱”而努力。

米香弥漫,每一餐,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茹振钢
 
我们的作者曹延召曾在一篇稿子里提到了母校有名的农业教授,茹振钢教授。在评论留言中,许多人纷纷响应,表示是茹振钢教授的学生,教授人真的超好。
 
教授不仅人超好,专业程度也是元老级的了。他搞的是杂交小麦的研究,据说,咱中国人吃的每4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河南;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茹振钢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
 
他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他带着团队培育出了被誉为“中国第一麦”的“矮抗58”,由此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茹振钢在田间地头给博士们讲授小麦育种知识

自2005年至今,“矮抗58”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被誉为“中国第一麦”。
 
2019年阅兵的时候,茹振钢还受邀乘坐了“不忘初心”彩车,今年,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名单公布,茹振钢教授入选。
 

堵纯信
 
郑单958称第二,没有玉米品种敢称第一。
 
郑单958的选育者之一堵存信老师直到73岁退休仍然是河南省农科院的一个副研究员。他搞科研从来不是为了评职称。

2017年,在海南,堵纯信(右),程相文(左)

也许没人相信,一个获得国家大奖的科研课题,是他临近退休之年的自选动作。退休10余年,仍然提着小布兜每年到海南育种不间断。
 
 郑单958,是一个超前十年的育种成果。连续几年国内种植面积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止目前,“郑单958”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横亘种子市场十多年。
 
 
程相文
 
程相文,今年已经85岁了。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望袁隆平、程相文(最右)

他一生中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获49项科技成果奖。
 
他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
                                
程相文不是农民,却种了半辈子地。有人是家和工作两地,来回跑,但程相文有大概五十年的时间都在海南和河南两地跑,袁隆平也总是在海南。
 
之前有人在评论区里说,“和程相文老先生有过好几次接触,是个真的能让你心灵震撼感动的科学家,见时,他已近八十,单位就是他的家,起早贪黑在玉米地里是他的日常,他没有节假日,你没亲眼见过,你不会由心而生那种敬佩,真正国家的宝!”
 

2011年度程相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郑天存
 
年逾七旬的郑天存,为了种子已经工作了47年。
 
他被称为“周麦之父”。“周麦时代”就是郑天存开启的。
 

他培育的周麦系列小麦新品种,被老百姓誉为“神麦”,20年来一直是黄淮麦区主推品种,总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为社会直接增产粮食16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2006年,他退休后,因为听农民说“周麦磨出来的面咋有些黑”,心里不是滋味,解决了小麦高产问题,但还缺少既高产又强筋优质小麦品种。
 
于是2008年,郑天存又披挂上阵了。他倾其所有,又把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家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为育种,老郑这家人牺牲了太多。
 
 
郭天财
 
在河南,只要有麦田的地方郭天财基本都去过,他还有个响亮的外号——“郭小麦”。
 
河南省小麦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作为小麦高产的领军人物,今年67岁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和他的学生们功不可没。
 
他本人是搞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不同于小麦育种,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被视为为育种者“作嫁衣”,既无名又无利,还很辛苦。
 
但郭天财偏偏就做了,“十一五”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他领导的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创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半吨粮(1524.74公斤)的高产典范。
 
郭天财指导农民麦田追肥(中)

现在你知道河南小麦为啥高产了吧?没有专心致志搞科研的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郭天财永远都带着团队在田间地头第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地,给农民讲课,制定对策。“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交口相传。
 
2011年郭天财当选中原学者,这里来科普下,中原学者被称为“院士摇篮”,含金量非常高,当选者都是河南的“最强大脑”,最关键的是,中原学者中产生的院士是咱省自己培养出来的两院院士。
 
同时,他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桂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科学巨匠繁育的种子是籼稻种子,主要种植区域在长江以南。黄淮流域乃至东北种植的是粳稻。在黄淮稻区,一提起粳稻育种专家、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王桂凤,无人不知。
  
1997年,她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豫粳6号”。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享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豫粳6号”推广面积遍布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每年销售量达500多万公斤,黄河流域种植面积达80%以上。
 
经过多年研究,她先后主持培育出了4个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影响力的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新丰5号、新丰6号、新丰7号),据不完全统计,累计直接或间接推广 “豫粳6号”、“新丰2号”、“新丰5号”5000余万亩,使稻农增产稻谷45亿公斤。
 
王桂凤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星火计划二等奖。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当真是不假的。
 

老一辈的搞科研的,大多生活朴素,淡泊名利,扎根科研。就像程相文一样。汤继华的学生觉得老师一点也不像个穿白大褂的科学家,“经常穿来穿去就那几套衣服,鞋子上一直沾着泥巴。”
 
其实我觉得,科学家、工匠精神才是引领这个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人类的功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与使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
 (排名不分先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