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冠心病支架的发展史与手术全过程

 糖果堡宝 2018-07-01


心脏支架算得上当代心血管内科学科中最具代表性,最常被谈论的器械了,它的出现,改变了心脏病学的历史,医学先贤们靠着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将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得以发展至今。



1977年9月15日,这是冠脉介入史上划时代的一天。格林特茨格为1位38岁的男性心绞痛患者巴赫曼成功施行了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格林特茨格也为誉为“介入心脏病学之父”。


1986年,法国实施了第1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图为法国医生乌利齐·西格瓦特(Ulrich Sigwart)展示金属支架原理。冠脉支架降低了术后急性闭塞发生率,减少了急诊搭桥和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的发生率也降至20%~30%,是介入心脏病学第二个里程碑。


2001年9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第一项药物洗脱支架(DES)临床试验RAVEL结果的公布标志冠心病介入治疗翻入新篇章,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0,荣登当年美国心脏协会十大研究进展榜首。


我国冠脉介入治疗(PCI)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冠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申报数据、省级质控中心核实数据及军队医院数据计算显示,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增加趋势明显。目前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受益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


了解了冠脉支架介入的发展历程,那么你见过这个小小器械的真面目吗?想知道它是如何放进心脏血管中的吗?


1、建立“通道”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通道,进入到血管中去。通常是类似打针一样,用特殊的针直接穿刺血管。最常见的是选择手腕上的桡动脉或者大腿内侧的股动脉。


用来在穿刺血管建立通道的针和鞘管


2、放入导丝



然后,顺着针放进金属丝,这时针便可以退出,留着金属丝在血管里。以这根金属丝为骨架,医生放入鞘管,将血管撑出一个通道,由此便可以顺着通道将导丝和导管一路深入到心脏去,直到抵达冠状动脉。


3、血管造影


在一路抵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 X 光透视来观察情况,也需要通过导管推入 “造影剂”, 在 X 光下清楚显示血管,找到病变部位。



X 光透视下的冠状动脉,箭头示病变狭窄的血管


4、放入球囊、支架



顺着导管,医生将一个包裹了金属支架的球囊送入病变部位的血管,将球囊充气,用大约 10 倍大气压的压力将金属支架撑开,支撑住狭窄部位。


为了避免裸露的金属上长血栓,再次引起狭窄和梗阻,新一代的支架在表面有一层药物涂层甚至生物涂层,大大减少了再次狭窄的发生率。


以上便是心脏支架植入的主要过程。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需要急诊的病人,能否最快时间开通梗阻的血管,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


来源:孙宝贵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