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理解五行学说(真的重要)

 水木年华138 2018-07-01

正确理解五行学说(真的重要)

五行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古人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天地万物都是这五种基本元素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互相制约、不断运动的结果。古人对世界万物运动和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原始的系统循环论。

一、五行定义

所谓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好理解就是数字,代表数量。“行”在易理上有三个含义:一是“行”为性质,五行就是五种性质;二是“行”为元素,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元素,五行即是五种元素,是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五种最基本物质;三是“行”代表运动,即运行之意。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生活在北半球的华夏先人,在傍晚仰望星空时,很容易观察到北斗七星的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就周年视运动而论,当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时分指向东方时,地面上则是春季;指向南方时,则为夏季;指向西方时,则为秋季;指向北方时,则为冬季,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对应的来历。

仰观天文,斗柄指东;俯察地理,地面为春。在这个季节微风和煦,冰雪消融,种子生根、发芽,草木根须下伸、枝叶上冒。在春季,是气的展放、疏泄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树木的根须和枝条皆喜展放条达,故古人便将气的展放、疏泄运动形式,以“木”来命名,因此“木”在五行中,并不是指具体的树木或木材,而是代表自然界在春季的气的展放疏泄运动。

斗柄指南,地面为夏,气候炎热,草木在地下的根须长势明显减缓,而在地面上的枝叶则繁茂生长,动物更加活跃,自然界一派欣欣向荣、蒸蒸向上的景象。由于火性炎上,故以“火”字来命名。因此主升的是火气,而不是木气。

斗柄指西,地面为秋,气候凉爽干燥,草木枝叶枯萎,根须末端干枯,养分向主干内收,向果实和种子内贮藏。说明在秋季,是气的内收、收敛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金属密度大,象征着收敛密集,故以“金”来命名。

斗柄指北,地面为冬,气候严寒,万物闭藏。种子深藏土中,生机潜闭,处于滞育状态;冬眠的动物深居洞中,基础代谢降至最低水平。阳气伏藏、阳气下沉、地气下降、潜藏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水性润下,象征着下降、潜藏,故以“水”来命名。

从春至夏,是由木气的展放到火气的上升,为气的阳性运动;由秋到冬,是由金气的内收到水气的潜降,为气的阴性运动。其间由阳转阴,需经由夏秋之交的转折过度,此时中医称之为“长夏”。在长夏,暑热未去,阴雨连绵,气候闷热潮湿。此时草木枝端长势减缓,已经开花结果,正在化育种子和果实;动物孕育胎儿,繁育后代,已不如春夏求偶交尾之活跃。此时是平稳运动的气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就是气的展放和内收运动相均衡,上升与下降运动相均衡,保持了一种动态的稳定,而土性最为敦厚平稳,于是便用“土”字来命名。

其实由春季木气的展放,转为夏季火气的上升;由秋季金气的内收,转为冬季水气的潜降;由冬季水气的潜降,转为春季木气的展放,都存在着平稳过渡的一段时间,于是《黄帝内经》就有了“土旺四季”的说法。所谓土旺四季,是指在四季的最后18天,都是平稳运动的土气占主导地位。

伴随着天空的斗转星移,伴随着地面上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气机进行着展放、上升、平稳、内收、潜降这样有序的运动和变化,古人分别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它们的运动特性,这就叫五行。

当然季节更替的决定因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周期性变化决定的,并不取决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斗柄指向只不过是观察天象的参照物罢了。

二、五行字意

木:木者触也,触地而生。木者,冒也,言冒地而出。字从于中下,象其根也,其时春。从木字的字形来看,一横就像是地面,而下面三画,就像是在大地扎下了根。

火: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火者,炎上也,其字炎而上,象形者也,其时夏。从火字的字形来看,整个字体,就像是腾腾的火焰一般,向上灼烧。

土:土之为言吐也,含吐气精,以生于物。土字,二以象地之下,与地之中。以一直画,象物初出地也。其时季夏,季,老也,万物于此成就。土字,底下两笔代表了地下和地中,而一画画出,则象征着万物皆出自于地。季在这里需要着重解释下,季为老的意思,所以孟仲季,季为末尾。季夏即是夏末。

金:金者,禁也,阴气始起,万物禁止也。土生于金,字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也,其时秋也。而金字的形状来看,金生于土中,所以金字下半部为土,而其左右两点象征着金在土中成形。

水:水者,准也,平准万物。其字象泉并流,中有微阳之气,其时冬。从水字来看,象泉水流淌,其中有一根主干,象征着中间藏着阳气。

三、五行特征

木:曲直。取古人的圆规“中钩”。直,建房,打线即是用绳子打直。延伸为舒畅、调达、伸展、生发、生长……

火:炎上。火始终是向上烧。延伸为向上、昌茂、繁盛、化物、炎热、红亮……

土:稼穑。稼为种植,穑为收割,代表了生成两种含义。延申为承载、生化、长养、受纳、化育……

金:从革。从,金融化可以成为想要的形象为从。革,金器可以斩断脆弱的物品为革。延伸为收敛、萧杀、清静、洁净……

水:润下。水始终是向下流。延伸为寒冷、向下、滋润、闭藏、静藏等

四、五行学说的普遍意义

五行作为五种符号,代表可以划分为五类的事物状态。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但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具有更广泛而普遍的意义。

五行若理解为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充其量只能叫五材,而不能称五行。“五材”的概念,古己有之。《左传》就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说法,《尚书大传》也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的记载,指的都是五材,五种具体的物质和材料。即使将其说成是五种元素,也仍然属于五材的范畴。

五行并非五材。所谓“五行”,应是指自然界中气的五种运行方式,或说是五种运动形式。汉代的《白虎通·五行篇》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意思是说“行”字,是用来表述大自然之中气的运动、运行方式的。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得更清楚:“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其行不同,故为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显然是说,五行是指天地之气的运行,有了阴阳,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之所以用“行”字,是因为天地之气的运行方式不同。这些都说明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间四季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的学说。

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己由具体的五种物质或材料的原义,升华到五种气的运动形式的高度,己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万事万物普遍规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古人把世界分为有形之质和无形之气,根椐其特性和运化规律归纳出组成宇宙的五大元素:木火土金水。这五大元素并非指狭义的树木、金属……而是把具有大致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所以,在五行的世界中,金生水是广义上的五行“金”气与“水”气相生,而并非自然界中的金属与水相生,更不是牵强附会地说“金加热融化后成水”。

五行各有不同属性,万物都可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他们分别对应太阳系的五颗行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以及人间的五德:仁、礼、信、义、智。古人认为,这五类事物在天、地、人之间形成映射关系,比如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之物,以及人的“仁”性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所以说,正确理解五行学说何等重要,不然只能徘徊在易学的大门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