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玄之又玄”,道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盛_王_朝 2018-07-01

一个“玄之又玄”,道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在道经的开篇,老子就告诉我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并不想刻意去逐字逐句解读道德经,那样会把这个智慧经典给解歪了。象老子这样的圣人,他要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则一定要从整体上去理解解读。也就是要抓住纲,顺纲往下走,才能脉络清晰。

前面讲到过道德经的体系是从道经到德经。那么,在道经部分,也应该有个纲。这个纲是什么?

这就是道经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前五章。尤以第一章为核心。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在现行的道德经书籍中,对每一章的命名是不统一的,多是以第一句话为名,有的干脆就不起名,直接讲某某章。其实每一章都是有其独特的内容的,完全可以命名。我推崇南山空同写的《道德图》,该书把每一章节都命了名。不仅如此,该书还纠正了很多误传的观点。尤为重要的,是第五章中第一次复原了守中之道,内容如下:

知源而有支、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行躁而心静,实言而行践,此谓之守;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自居清静,此谓之中。守中之道,在于损益、言出则行践,易行于守中,无有障碍。

在此之前,人们都在讲中庸、中道,却不知该如何去做到“中”。《道德图》的面世,道出了守中的具体策略,对后人学习理解并践行道德经指出了方向和方法。

让我们回头看看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

“道,可道”:表明一切规律,都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被掌握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道”;

“非常道”:但是这些规律,却是不断的发生变化的。

“名,可名”: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认知这些规律,我们为了方便识别事物,会给他们命名,来加以区分;

“非恒名”:但这些名词所包括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规律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非常道”与“非恒名”意味着:从规律本身到表面现象,都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要想真正的认知这些规律,必须要在动态中去把握,便是要识别变化,也就是“识易”。

所以,第一章的命名应该是:知道识易!

清静经开篇有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也说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家的人都知道,本源的宇宙称为混沌,无名无始无终,一切自然而然。但是人类因为要认知这个宇宙,就不得不对各种特定时间空间里的事物进行命名,所以,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就是真实的宇宙与名宇宙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一点,老子是这样描述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处要特别注意这个“同”,是指规律与表象相重合。实宇宙也好,名宇宙也好,从理论上讲,都是一回事,都是一体的。但实际的情况是,人类的文字在表述事物时,就如同一根根篱笆桩,文字一立,就有了区别,就有了界限。所以,人类认知实宇宙的“名”,永远不可能完全表述清楚实宇宙的实象;同理,人类践行自然之道的行为,也永远不可能与道完全地相合,而只能是无限地接近道。

不仅如此,道也好,名也好,这二者却又都是不断变化的。正是这不断地变化(玄之又玄),才导致了世间万物的不断生生化化,景象万千,生生不息。

玄,通俗的讲是变化,佛家里就是空。它还一个同义词,就是“易”。就我理解,玄字与易字,易侧重于多方的相感与交易,而玄则是纯粹的变化,在对“变化”这种状态的描述上,玄字更究竟一些。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说。玄之又玄是一个绝对真理。

如果一个人能将玄之又玄之理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个人一定是一个智慧的人,他的人生也会更加顺畅、更加自在、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你是个企业家,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则上,就不能墨守成规,僵化死板,而要充分地考虑到变化的因素,关注变化、应对变化、顺应变化,不要让所谓的“百年老店”的僵化思维把自己捆住,只有这样,才能可能让自己的企业传承上百年。不然的话,再优质的企业也挡不住时代的向前发展。 这样的事例我想就是不用我去找,大家也都能找出一大批名单来。

玄之又玄,不仅可以用在企业上,也可以用在情感关系上、用在社会交往中、用在个人健康管理上。

所以老子才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