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吃”为文化的武汉人来说 大部分人是靠着美食的味道记忆着每一条街道 街头巷尾,数以万计的美食老店 在每个吃货眼里都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 一元路介于沿江大道与中山大道之间 因为直通江岸一码头,故取名“一元路” 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 这里不仅藏着武汉老街巷的人间烟火 更有惊艳味蕾的美食老店 今天,小味就让你仅凭味觉 也能记住一元路这家烧饼店或许是大多数人对一元路的第一印象。烧饼有怪味、甜味、辣味三种。烤好之后又焦又脆,便宜实在,这一火,就是好几年。 与其他家的烧饼不同,饼里并没有包裹馅料。老板在揉面的时候就会刷一层自制的馅料,烤出来的饼带有他家独特的香味。烤好后,会在烧饼上刷上一层酱汁,最后点缀一撮白糖,这怪味儿烧饼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人均:3元 地址:一元路4号(近一元路车站) 在坤厚里的门口,有着一家极有“个性”的小店,专做街坊生意,老街坊一吃就是20多年。 这家小店没有名字,每天下午4点开门。炒粉炒面炒饭、热卤凉卤煨汤应有尽有。一碗炒饭一碗排骨汤,再配点他们家的卤菜,这个宵夜,齐活! 客家甜品讲究的是天然食材的精致料理,舌尖上的妙趣与滋补是对客家食文化最经典的演绎。桃胶、皂角米、莲子、松仁制作出的甜品,以二十四节气命名,是中式甜品最讲究、最古法的味道。 一份普通的龟苓膏,里面所有食材全部使用中药材独家秘制而成。淡淡的苦味中带着粒状的中草药。若是觉得原味略苦,搭配蜂蜜、水果酱、炼乳都是极好的。 作为一家客家甜品店,双皮奶自然是其主打的招牌,曾有外地的游客一度任性的飞过来,只为他家的一口双皮奶。奶是定制的,入口微甜不腻,特定的配方及比例,每天售完即止,想要吃可能得赶早。 人均:26元 地址:胜利街一元路公交站胜利街194-3号 虽说是外卖店,但这里的三文鱼、鳗鱼、虾一应俱全,店家在食材上选用的虽是东北米,但搭配自调寿司醋,口感上更是大有提升。每枚寿司都独立包装带条形码,包装的小盒子简直萌萌哒好。 店址就在一元路烧饼旁边,寿司店每天就出品不算太多,傍晚时分就会被学生党扫光,所以想吃到记得要赶在放学前去吧! 人均:19元 地址:江岸区一元路4号 要说这家的徽州汤包家,乍一看就比别处的个儿大。每每还不到饭点的时候,店里就陆陆续续坐满人了,一笼汤包,实实在在的十个,汤鲜味美,让人欲罢不能。 汤包油少汤鲜,是女生们最爱的清淡口味。店里还有冷冻好的汤包出售,带回家只需蒸上十分钟就好,足不出户也能享用美味。 人均:7元 地址:1元路24号 这大概就是武汉人的口音,才会把烧麦叫做“烧梅”。 还没走进店里,就能闻到浓浓的胡椒香气。点一份皮薄馅足的烧梅,就着一碗解腻清香的花红茶,日子还可以过得更悠哉吗? 人均:10元 地址:一元路7号锋尚时代大厦一楼 开了好多年的小馆子,酸菜鱼当然是必点的。食材新鲜、酸菜味正,每一份都是从厨房直接上桌,鱼片嫩滑、咸香酸辣。 川味凉粉也是让人念念不忘。把纯豌豆制成的凉粉切成细条状,成条不烂,软而不断,加入辣椒油、鲜辣椒末、葱蒜等调料,十几种佐料全部裹在上面,让你每一口都被美味击中! 人均:60元 地址:中山大道1174号 盗墓小说风格一般的店名,24小时不打烊,即使在周围一片寂静黑暗午夜时分他们家也亮着灯。两层小楼的面馆古典气息浓郁,里面放着中式古朴的那种桌子和长条板凳,让人忍不住想喊一声“小二,上菜”。 小馆里主打云贵口味,味道较重,还是很适合武汉人的胃口的。千刀鸭面是招牌,面里加了鸡蛋黄和鸭蛋清,爽口弹牙。鸭丝炒面也不错,面条劲道,鸭丝很大块很实在,再配上几小碟凉菜,蒜苔丝,海带丝,别有风味。 人均:23 地址:江岸区一元路公安路口(近16中学) 米国煲仔饭,一个“米”字打头阵,强调了这里的煲仔饭选用的大米一定是日常比较少见的大米品种。 这里有武汉首创的芝士煲仔饭,乍一看有点像焗饭。勺子轻轻一挑,芝士遍被拉出长长的一条,吃在嘴里多了一份奶油般的鲜香,让人食指大动,这样的搭配果然讨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人均:40元 地址:汉口江滩一元路1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