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语文的样子:【2020届王润熙】《雷雨》最悲剧的地方……

 水晶冰清jiajia 2018-07-02

写 在 前 面

没讲《雷雨》之前就建议同学们看全本,写写感受。我看了之后不满意,讲完之后要求写二稿,有些孩子终于像我要求的那样,沉到故事里、人物里,不是简单从阶级性分析、简单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有肉眼可见的成长。

王润熙的这篇文章不仅写了周冲、周萍、周朴园之间的转化,看到周朴园要求专制的本质,看到周朴园专横强势背后的孤独,看到周朴园功成名就背后背后丧失了爱的能力的悲剧(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还看到《雷雨》最悲凉的地方在于,当时的社会不仅让好人活不下去,让那些为了适应那个社会不断放弃人性中美好东西的周朴园,也并不幸福(这更了不起)

这是面对新高考应有的样子:读进去,写出来。也是学语文唯一的方法,绝无捷径。当然,这是慢工,有多少孩子嫌不能立竿见影地提分,就不干了。

你说我也读了,但是我怎么没读出这些内容呢?——没关系啊,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你想一下子就能读懂,读一遍原著就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这是不切实际的要求。看看原文,看看人家的分析,融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写写感受。不要怕这是人家的东西,谁的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没有好的输入,谁也不能无中生有。从来不写,永远也不会提升。

那些总是喜欢问要读什么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的,看,这就是我说的重要的不是读什么,而是怎么读。——上过中学的家长,谁不知道《雷雨》应该读呢?

这是一部悲剧,不只因为它粉碎了人性的美好,更因为它不会在某一个人身上停止,也不会在某代人中停止,它是世世代代的轮回。

周朴园,也曾年轻……他也曾留学海外,了解平等博爱;他也曾藐视世俗,大胆追求真爱……但是,现实却使他处处碰壁。在风雨中,他弯腰、曲膝、贴近地面,终于,在世俗的冲涮下无影无踪。

他也承受过父母专断的压迫吧。毕竟爱得天翻地覆,面对家族的压力他又怎能甘心?只是,时过境迁,已为人夫的他,又成为下一位暴君。他对家庭,公司都要求着绝对控制。繁漪生病与否并不重要,药是否合适也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认为你病了与“我”让你吃药。让两个儿子劝药,也只是为了向他们证明自己有绝对的权威。当得知鲁大海是自己儿子时,他并未强调事情的真相,也未强调罢工的对错,而是强调“反抗我”。似乎顺从便是真理,反抗便是原罪。——顺从啊顺从,只是当家庭与顺从捆绑,又有多少位置留给真情?空荡荡的房间,孤独在生长。他用力紧握,又握住了什么?

他与侍萍曾经一定爱过吧。几十年后,谁初心未变,谁的爱已消失殆尽……

侍萍一定还爱着周朴园吧。一句句对话,一点点诱导,只为了解你心是否依旧。时局变幻,时过境迁,当时间熄灭了恨与怨,我不要补偿,不需要忏悔,只想知道你是否爱过。侍萍不是诉苦,也没有乞求,只想要一个答案。所以,当她听到周朴园所谓的怀念,竟会平静下来,因为最大的不公不是待遇,而是情感的投入。

可周朴园的爱却已荡然无存。因为爱是相互付出,而他将自己视为上帝,将自己每一份投入都视为施舍。侍萍在他眼里则像一个木偶,她的苦难也只是一部精彩的悲剧。剧终,他留下或伤感或愧疚的泪,侍萍便应心满意足。再施舍几张她见都没见过的大钞票,大善人!

真情投入,却被对方一次次辜负,看似侍萍已一败涂地。只是,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在不断下坠中连爱都变得低劣与无耻,这是不是真正的悲剧?

只是,周朴园又何尝不曾是周冲,周冲与周萍又会不会是下一个周朴园呢?当周冲与鲁大海因撕裂的社会而决裂,周冲说出“想不到父亲是对的”时,我的心黯淡了一半;当周萍对繁漪始乱终弃,又搬出伦理大旗掩饰自己懦弱时,我的心一片灰暗……而社会中,在一个个李公馆、赵公馆中,又怎会只有一个周朴园呢?

或许,结尾的死亡,正是因为作者不忍心写下另一个结尾吧……

而且,周朴园抛下了一切,只是为了适应这个社会,结果呢?坚守内心价值的人或死或疯,顺应世俗下坠的人深陷忏悔与苦痛。这社会不仅没给好人出路,它又给人出路了吗?所有人乘着小筏顺命运潮流而下,你抛掉一切出卖人格去加固的小船,在命运掀起的浪中不过多了一声呻吟。终于明白,当时人的信命,不仅是安慰,更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