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窑山荐读(六)】窑山的传说~

 来来永胜 2018-07-02

反映瓶窑新变化


介绍古镇的历史


用文学艺术的魅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瓶窑镇推出的【窑山荐读】系列,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第六期】窑山的传说

搜集:马文星   整理:马拉 阿革

      瓶窑的窑山古时候叫亭市山,它座落在镇老街,苕溪西侧,山上有一座与众不同的“三教合一”太平庵。供奉着原始天尊、如来佛、孔夫子、这三座佛像均非泥塑木雕。造型与南山摩崖石刻一样,均是元代所建,而且石刻的手法都好像出自一人之手。


      窑山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漫步其间似乎有走不完的路,又似乎有数不清的路,外地游客从外窑拾级而上,并不一定能从原路返回。


      窑山西面山头与南山相隔百米,遥相呼应,南山很久以前叫狮子山,而窑山像一座猪山,从南山向西而望,只见猪头昂首挺立,猪槽在蓼头村,尾部拖延至南山脚下,两则合一,可不得了,狮子代表了威风八面,猪则代表大富大贵。于是,有懂风水的人便说,如二山年复一年靠近,风水成熟,瓶窑定出威风八面大富大贵之人。既要威风八面,又要大富大贵,那么,除非出的人是皇帝。


       话说明朝宰相刘伯温,那一日偶观天象,但见东南方有一股霞光,直冲云霄。刘伯温大吃一惊,这股霞光,可是帝王之相呀!眼下,朱元璋灭元建明,百废待兴,如果那道霞光形成气候,东南方会再出一个皇帝,可一山不容二虎,天下怎可有二皇,一旦天下有二皇,必定会战祸连绵,百姓又将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保大明江山万代,也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第二天上早朝时,刘伯温出班启奏,说自己不知何故,身染顽疾,需请假一年养病。


       朱元璋糊涂了,皇宫之内,御医上千,个个妙手回春,刘伯温自己亦是杏林高手,是何顽疾需请假一年呢?这朱元璋既争夺得天下,自是精明异常,他知道刘伯温可能有难言之隐,当下假装愠怒,宣布退朝。


      傍晚时分,朱元璋在书房单独召见刘伯温:“刘爱卿,现在书房之内,仅你我二人,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刘伯温


      刘伯温等待的也就是这次与皇上单独的会面,要知道,自朱元璋登基之后,刘伯温单独见到皇上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少了。旁人在的时候,自己岂能对皇上说:“皇上,东南方皇气冲天,又要出个皇上了。”这样的话如果传到别人的耳里,岂非天下大乱,朱元璋也绝不会放过刘伯温。单独见面就不同了,刘伯温将天象之势跟朱元璋说了,并恳求朱元璋给他一年假期,让他去破了东南的皇气。当然,这一年的假期对外只能宣称是去养病了,否则,一年朝庭的宰相请假一年,别人会有其他想法的。


       朱元璋一听东南方又要出皇帝了,心里自然着急,他知道刘伯温自小受异人指点,精通奇门之术,肯定有办法破了那股皇气。于是,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颁下圣旨,称刘伯温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特准假一年,待病体康复后,继续任宰相之职。


      准假后,刘伯温拒不见客,慢慢地,人家知道刘伯温不见客,也没人前去探病了,刘伯温这才打扮成一名风水先生,向东南方寻去。


       那一日,刘伯温到了瓶窑,入住客栈后,天降暴雨,刘伯温故在客栈品茶闲聊,雨停后,便在苕溪边上漫步,但见苕溪上竹筏成行,三、二处灯火闪烁,朝前看时,见一整装待发的竹筏就像一条巨龙,高昂着头,面朝正南,河水刚好退却,边上露出了一块泥沙堆积的空地,”就像一条龙舌头。刘伯温倒抽了一口冷气,心中暗想:“难道这就是出龙(皇帝)的地方,于是刘伯温买来了丝瓜籽,挨家挨户地分发让老百姓将龙舌嘴的土挖到堤塘边种丝瓜,老百姓果然上当,那丝瓜滕是缚龙的绳,龙舌嘴的土被挖得千疮百孔,这地方风水也就破了。


      破风水的事儿也仅二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刘伯温暗自得意,心情也好极了,既然使命已完成,就可回京复命。临走之时,他想到码头上买些径山茶带回去。


       因为心情舒畅,刘伯温便沿途欣赏起了风景,当他朝窑山方向看时,心里又吃了一惊,这座山造型奇特,瑞气缠绕,怎么会这样呢?刘伯温仔细打量起了窑山。老天!这是一头侧卧的猪呀!前几天破风水的地方是“龙”,这个地方是“猪”,莫非真正的风水宝地在这里。再一看瓶窑这个地方,果然是一个水陆码头小镇,但青山绿水,商贾云集,市面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看来,自己确家是太大意了,虽然破了“龙”,但“猪”依然在,“猪”代表了大富大贵,“大富大贵即皇帝也。”


       刘伯温不敢再往下想了,为了避免自己再犯大意的错误,刘伯温没有直接想法破这“猪山”,而是选了个开阔地对瓶窑的地型进行目测,这一测,吓得刘伯温汗流浃背,你道为何?


       原来,与猪山相隔百米之遥的南山,形状就像一头趴在地上蓄势待发的狮子,在狮子的脖子处,有一大片野棕榈,风儿一吹,野棕榈哗哗地响,就好像脖子上的鬓毛,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


      好险呀!如果自己大意,光破了“猪”,留下一了“狮”,那将来还不出个反王呀!


      还好呀还好!幸亏“猪”与“狮”还没有连在一起,要是来晚了,猪山与狮山连接了,自己就算想破这风水也无能为力了。有人要问了,这山又不会走,怎么会连在一起?原来,狮山与猪山相隔的地方,有一条小河由于连年涨洪水,河里泥沙堆积,渐渐地,河床越来越高,河面越来越小,照这样下去,猪山与狮山不就能连在一起了吗?


       “唉!”刘伯温测完地型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如果不是保当今的皇上,破了这么好的风水,恐怕后世都得遭报应。”


       说句老实话,破这个风水,刘伯温自己也很矛盾,像这样的风水,乃是千百年聚集天地之灵气而成,自己的道行将毁于一旦。


       刘伯温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客栈,一夜辗转难眠。这一夜,刘伯温想了很多,朱元璋白手起家,自己帮着他南征北战,赢得了天下,朱元璋更是待他亲如手足。眼下,战事刚平,老百姓刚刚过上了几天太平日子,如果战事一起,老百姓又将流离失所……


      刘伯温的思想天平倾向了朱元璋,毕竟他还是当朝宰相。


       第二天一早,刘伯温直奔窑山,到了山上后,举目四望,刘伯温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这座山不但像一头猪,而且下山有十八条小路可通镇上(18条小路即现在的18条弄),这些小弄分别为:吴家弄、圣殿弄、外窑弄、陈家弄、方家弄、汤家弄、八房弄、商会弄、小学弄、花家弄、才人弄、井头弄、祠堂弄、李家弄、再兴弄、水家弄、骆家弄、刘王弄。


       为了进一步探明究竟,刘伯温从商会弄下山,刚行至半路,见有当地百姓正在井中取水,走近一看,只见井水清澈,似乎透着一股甘甜。刘伯温心里“咯噔”了一下,其他弄是否有井呢?刘伯温又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摸遍了十八条弄,但见每条弄内都有一井,每口井水都甘香清澈,刘伯温明白了,这座山是座母猪山,这十八条弄象征十八条乳线,而十八口井呢,就像母猪的十八只乳房。


       这下,刘伯温才下定决心,要破了这里的风水。你道为何?原来,这母猪山,放竹筏的龙舌嘴以及南山这三处风水相接,刚好是出一个皇帝,一个皇后,一个武将。眼下出皇帝的风水已经破了,仅剩下出皇后与出武将的风水,如果没了皇帝,仅出一名武将与皇后,那么,武将又不懂如何治理天下,他当了反王,势必造成天下大乱,更何况,皇后的十八条乳线代表了子孙满堂,寻常百姓子孙满堂是好事,放到帝王之家就不是好事了,一旦这些子孙成人,每人都窥视皇位,天下又将大乱……刘伯温拿定主意后,经过一晚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建窑烧瓶的想法,由于时间仓促,他直接跑到了县衙,出示令牌后,让县令召集能工巧匠,在窑山的山坡上建起了十八口窑,就地取材,制造瓶罐。同时,他还让人采集狮山的石用于修筑运河,就这样,狮子脊梁被挖断了,风水自然也就破了。由于是县衙出的告示,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进展相当顺利。半个月后,就烧制出了第一批瓶罐,人们将它取名为“寒瓶”,也有叫“韩瓶”的瓮,而罐呢?有黑陶和黄陶的,无耳,大小各异参差不齐,反正是以破风水为主,瓶罐质量好坏也就无关紧要了。因为这山上有十八口窑,所以大家叫它窑山,窑山上出瓶,整个地方就叫“瓶窑”了。


       说也奇怪,刘伯温破了瓶窑的风水后回到京城,真的病了足足三个月,他知道是自己这次破风水的举动冒犯了神明,所以,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看风水了。


看的津津有味的你,
留个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