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个主动脉夹层患者,没有抢救回来……

 好大水 2018-07-02



这是死神挥刀时的快门!



作者|文烈心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危急重”症。10年前,甚至更早以前报道数量并不多,主要是因为临床诊断少,而尸体解剖开展极少,故误认为是罕见病。随着CT、心超的普及,且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急诊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重视,临床诊断数越来越多,据笔者估测,国内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可能高达万分之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血压国内高血压仍存在三低,即知晓率低,民众对高血压的认知、不知道自己是否高血压;治疗率低,诊断了高血压也不治疗;控制率低,治疗就是象征性的吃点药,控制得如何,不管它。相信随着慢性病管理的切实开展,控制了高血压这一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可能会有一定逐渐下降。


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可以迅速致死,其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以上3个死因都是要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时才会发生,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预后的截然不同,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


A型,即累及升主动脉的病例,其死亡率极高;而B型通常预后良好现分享一例罕见的,CT检查中主动脉夹层致心包填塞死亡的病例,以便于大家直观认识A型主动脉夹层的凶险性。

病例简介


患者,女81岁,因急性胸痛就诊。入急诊后,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床边心电图未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予查胸部平扫CT。


图1:见心包积液,升主动脉内可见内膜片影。


迅速联系急诊主动脉CTA及心超检查,与家属谈话,告知高度怀疑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危重,有随时死亡的可能,签署病危通知书。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后,行主动脉CTA检查。


平稳送入CT室,注射碘海醇,嘱患者屏气时患者仍有遵嘱动作。开始扫描,医生从CT控制室屏幕即可见图像严重异常,遂迅速进入CT检查室,查看病人已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开始心肺复苏(CPR),经抢救无效死亡。


图2:可见心包内大量积液,右心室明显受压,造影剂充盈肝静脉。


图3:主动脉根部塌陷,右室流出道严重受压。


图4:上腔静脉、肺动脉内可见造影剂。


幸好该患者在平扫CT时已发现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征象,及时做好了沟通工作,患者家属对死亡无异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