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懂厦门,一定要吃一次厦门地道的婚宴。 当然不是豪华酒店那种,最地道的,是乡村里的婚宴。 乡里乡亲自己办桌的婚宴,请一群酒席师傅上门,光是海鲜就叫你吃到肚子圆。 ▼▽ 闽南语 ▽▼ 办酒席,闽南语叫做“ 办 桌 ” 吃酒席,闽南语叫做“ 吃 桌 ” 一场办得漂亮的婚宴,是一个家庭的面子。城里酒店的婚宴,一桌能飙到4、5千块,尽管排场好看、仪式隆重,还是有可能因为菜式不好、服务不行,被客人在背后说,主人家自己也很无奈。 乡下的婚宴,自在又随意,更有乡里宗亲来帮忙、捧场,热热闹闹又温馨十足。主人和厨师都拿出诚意来招待客人,吃得一扫而光、一桌狼藉,更是一桌好菜的证明! ▼▽ 在哪里办桌/吃桌 ▽▼ 乡里乡亲、朋友同事,办桌至少都要20桌起。如果自家是三楼小别墅,就在自家院子开火,在家里请客。如果地方不够,还可以和邻居借个院子一起办桌。还可以找个空地,搭个红色雨棚,摆40桌都没问题,每桌披上红色桌布,非常喜庆。
▽▼ 谁来办桌 ▽▼ 这就有特色了!乡里有办桌团队、甚至婚庆餐饮公司,只要上门,一切全包。烹饪手艺堪比星级酒店大厨,从搭台到桌椅、餐具、厨师、传菜洗碗都包了。以前餐具都是不锈钢,避免走楼梯、上菜时不小心打破不吉利。现在大家开化了,用白瓷餐具更多了。 ▽这位指挥全场的主厨,就叫做“总铺师”。村里有口碑的总铺师是很抢手的,如果碰到五一、国庆这样的热门婚礼日,还要提前很久去预订。台湾有部电影《总铺师》,说得就是酒席师傅的故事,闽南语飚得666,笑死林被了~很值得看哦。 ▽要有采购食材的好眼光,又要有烹饪的好手艺,当然,也要跟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保证有新鲜花样来镇场面。龙虾、佛跳墙、大斑节虾,也是这十年来慢慢出现在酒席上的大菜。 ▽ 手掌大的斑节虾,说真的,酒席上太常见了 ▽▼ 一桌多少预算 ▽▼ 这就要看料有多少了。主人家可以商量,每桌预算多少,要办多少桌。比较基本的呢,桌上也能看到龙虾、蟹、鲍鱼这样的大料。最高不上限,海参、佛跳墙、鱼翅这种土豪款都能见到。当然预算是要量力而行咯~ ▽▼ 什么时候开席 ▽▼ 厦门一般中午开席,请柬上说好中午12点那就是准准的12点,不让你饿得咕咕叫。不像酒店冗长的婚礼仪式,让宾客主人都累。 也有人选在晚上办桌、7点开席,这也跟各村习俗,也有讲究的分中午女方请晚上男方请,或者中午请好友、晚上请亲戚和乡里,风俗随各区各地变化。 ▽▼ 婚宴有节目吗 ▽▼ 渐渐地流行一些节目了,请个司仪,闽南语、普通话张口就来,新郎新娘向父母双亲鞠躬、交换戒指、喝交杯酒,短短就结束。让每个宾客都满足瞧瞧新郎官、新娘子的好奇心,更有甜蜜的气氛。 ▽▼ 有多好吃 ▽▼ 开桌时,就能看到菜单,基本都是16道大菜,好多是酒店里看不到的地道好料。一边上菜一边撤盘。每桌差不多8个人。吃得非常实惠,菜多份足。 龙虾、膏蟹、鲍鱼、鳗鱼、斑节虾、石斑、沙虫汤……海鲜天堂!每一种的个头都比酒店大出一圈,少有味精、鸡精调味,材料够好,鲜味就能让人口水直流。 ▽▼ 特色 ▼▽ 【 同 安 封 肉 奶 黄 包 】 厦门的酒席上都有一块“四角肉”,小孩子都是这么叫,其实就是封肉。这是手工菜,厨师要提前准备,土猪腿肉、虾米、香菇、栗子……好材料和好手艺,才能做出好味道,香甜不油腻,肥肉和猪皮入口即化。 【 炸 五 香 】 是厦门婚宴的特色,不用五香粉,而是用做扁食的扁鱼粉来让五香蓬松Q弹。 【 炸枣 】 结婚时还会准备炸枣,分送给亲戚,个头非常大,分绿豆馅和花生馅两种。 ▽▼ 传统婚宴是舍不去的情结 ▼▽ 去年结婚在翔安办的,老公那边风俗要请全村,再加上亲戚朋友可热闹了。办得还不错,可惜新娘不能上桌,等到晚上才上桌而且只能吃前面八道菜。 不管世界怎么变,新娘是穿白色婚纱还是红色龙凤褂,这场囍事不变的是婚宴。乡亲邻居、亲朋好友,开开心心地聚在这一天。一场热闹的乡村传统盛宴,不仅是厦门特色的美食味儿,还有更难得的喜庆和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