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豆、薯类:适宜于经常选用的有薏苡仁、玉米、米皮糠、红薯、黄豆、白扁豆、蚕豆等。 薏苡仁的醇提取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有抗癌作用,有效成分是薏苡酯。薏苡仁煎剂对于癌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薏苡仁浸膏对小鼠的吉田肉瘤、宫颈癌的发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艾氏腹水癌小鼠有明显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对癌性腹膜炎病人使用薏苡仁浸膏制剂腹腔注入,24小时后腹水中癌细胞的原生质显著变性,症状也逐渐改善。另据实验观察结果提示,每天服用50g以上的薏苡仁(用水煎煮),疗程维持在3个月以上者,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效果,但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佳者慎用。肿瘤病人/大多都有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情况,尤其是胃、肠、肾、肺、子宫等部位的肿瘤病人,可以适当吃一些薏苡仁。薏苡仁经过煎、煮,大部分内含物已经溶解于水中,因此,不一定强求将薏苡仁的渣质全部吃下去(吃多少可根据各人胃的受纳能力不同而定),多吃常会使胃部饱胀难受而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综上所述,薏苡仁是非常适合于癌症防治的食品,尤其适用于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官颈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血管肉瘤、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也可在肿瘤手术后或在放疗、化疗时同时使用。 玉米含有较丰富的赖氨酸,赖氨酸既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又有减轻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的效果,因此赖氨酸对于某些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玉米中还含有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谷胱甘肽,它含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硒,从而可以防止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形成。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镁元素,也有抑制癌细胞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玉米中又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刺激肠壁蠕动而加速大便排泄,使大便中所含的致癌物质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减少直肠癌的发生。我国广西巴马县、意大利、西班牙及非洲地区的居民,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癌症的发生率要较其他地区低得多。玉米中还有多种维生素B族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Bi、维生素B2、烟酰胺、泛酸、生物素等,它们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米皮糠含有一种多糖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实验证明对移植的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米皮糠中所含的纤维素可以吸附各种有毒物质,并随大便排出体外。我国古代就有用米皮糠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记录。我国台湾医学界提倡每天吃1汤匙米皮糠,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为防治消化道肿瘤,建议正常人以吃糙米或粗粮为好。在淘米时不宜反复搓揉,以免损失过多的纤维素及维生素。小麦,尤其是其制品麦麸,具有防治癌症的功效,特别是对大肠癌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从麦麸中提取的麦麸多糖,以每千克体重250毫克的剂量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连续10天,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可达61.9%。从麦麸中提取的多糖体能非特异性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提高人体对癌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从而使人体抗癌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应该多吃一些粗面粉、标准粉,而少吃一些精白面粉。从麦芽中提取的植物血凝素(PHA),可使淋巴瘤细胞、艾氏腹水癌细胞直接凝集,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 红薯含有一种可以防止癌症并可使人长寿的物质,名为脱氢表雄甾酮。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补充这种物质后,有延缓衰老、抑制癌症发生的效果。红薯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在肠内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对于防治大肠癌有效。红薯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有防止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已有实验证明,红薯中还含有另外一种活性物质,对于白血病、癌症均有抑制作用。 黄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钼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量的纤维素等,这些物质对于肿瘤的防治都十分有利。黄豆及其各种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衣、豆腐脑等都是适合肿瘤病人的菜谱。 白扁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实验证明它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白扁豆所含的植物白细胞凝集素能使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使肿瘤细胞表面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发挥细胞毒的作用,同时可促使淋巴细胞转化,增进对肿瘤的免疫功能。 蚕豆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用蚕豆瓣与冬瓜一同煎汤服用,适合于癌性胸腹水或有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癌症病人。食管癌、胃癌病人可用蚕豆粉加水调服,每次用30g加少量红糖,每天2至3次。 刀豆在古代就有记载:用老刀豆研粉对胃癌、食管癌的反胃呃逆治疗有效。现代研究证明,从洋刀豆中提取的植物血凝素(ConA),可以使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在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时,在常规的化疗方案中加入ConA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