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时期与精神病有着紧密的关系 现在年轻人为何脆弱心胸狭隘?

 历史探奇 2018-07-03

在潜意识这个巨大的尚未被开发的领域,需要新的学科和理念来加以充实完善。它们也许有助于我们通过研究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来透视他们心灵的发展历程,通过及早察觉儿童内心的痛苦挣扎来避免他们误人歧途,从而有助于我们对人类进行更深人的研究。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心理分析最惊人的发现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他的婴儿时期。那此重新被潜意识唤醒的往事让人们明白:儿童恰恰是那些难以名状的痛苦的牺牲品。这一发现既令 人兴奋,也让人困扰,因为它与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童年时受到的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影响慢性而持续,可人们却从不认为它们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这类心灵伤害一般由喜欢发 号施令的成年人对孩子自然成长中不断施加的压抑造成。它通常与最能影响孩子的人密切相关,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应该认真区分心理分析的两个不同层次。其一为较浅的层次,它来自一个人的本能与外界环境的冲突。他必须去适应那种环境,而这又与他的意愿相违。类似这种矛盾冲突还是可以缓和的,因为他还能够在显意识中思考那些引起困扰的原因。然而,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人们不断加以探索。在童年的记忆中,有一种冲突不同于一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间的冲突,它是一个孩子与其母亲,甚至成年人之间的冲突。

后一类型的冲实在心理分析中很少涉及,所以也很难得到解决。人们也很少着手去解决这类问题,它们至多仅仅被当作引起疾病的原因。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也就是说,成年人的生活模式实际上很早就被确定下来了。

尽管身体上的疾病已引出医学上一些具体分支学科的发展,例如,胎教和婴儿保健,并且使社会更加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然而,人类精神方面的疾病却没有引发类似的进展。虽然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许多成年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他们适应生活环境的困难都起因于童年的遭遇,但是人们却没有尝试去缓解儿童的心理冲突。

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部分源于心理分析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去探索潜意识。这些技术只适用于成年人,却无法用在孩子们身上。人们无法让一个儿童去回忆他童年发生的一切,因为他依然是个孩子。因此,与儿童打交道时,更需要的是观察,而不是打探。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察必须从心理的角度来进行,以此来发现儿童与成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显然,这种方法不需要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只需要采用“观察”这一新的视角来对待儿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这种观察方法无需对心理疾病进行做艰难的分析,只需把握好儿童心灵中的现实生活是个什么模样,这包括他从出生时起的整个人生。然而,人们至今也没有谱写人类心灵发展的历程,没有描述过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的障碍,还有他与监护他却不理解他的成年人之间的冲突,也没有描绘过儿童那难以名状的痛苦、稚嫩心灵中的迷惑、毫无道理的失败和他们潜意识中的自卑。

心理分析给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供的帮助很小。而儿童心理研究却恰恰有助于心理分析的发展,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普通的正常人,其目的在于预防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心理冲突,而心理分析所关心的也正好是精神病的防治。 就这样,一个能够科学探索儿童世界的新领域诞生了。它与精神分析既类似又有所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正常人而不是精神失常者,而且它将致力于透视儿童的精神生活。它的目标是使人们重多地了解儿童,并敦促人们改变对待儿童的错误态度,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错误正是自己潜意识所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