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赵玉杰:寿从笔端来

 xiaoyao110 2018-07-03


提起习书作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临摹先人作品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而著名书法家赵玉杰却醉心于书法创新,独具创意的“寿”字图,不仅得到老领导的赞许和首肯,还作为国礼赠送给尼泊尔总统等外国政要。他的作品笔力遒劲又不失洒脱,让人们领悟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更是得到文怀沙、范曾、韩美林等书画名家的赞誉。让我们一起走进赵玉杰的翰墨人生。

承孔孟之道 与书法结缘

生于孔孟之乡,长于礼仪之邦。赵玉杰自幼痴迷传统艺术——书法,临遍颜柳帖,写尽大仿本,没钱买笔墨纸砚,就在河边用树枝在沙子上练习。空闲时,他四处寻找废旧报纸用来写字,写完正面用反面,报纸湿透了就晾干再用。即便日后工作繁忙,他也有计划地研习书法,先后师从武中奇、周而复、欧阳中石等先生,经过系统学习、潜心钻研,其艺术创作能力不断升华。展纸挥毫,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颇有大家风范。

通过多年的习字临帖,赵玉杰悟出一个道理。“书法得道,没有巧径,关键在于勤奋;写字如人,不能儿戏,关键在于意境;下笔如神,讲究贯通,关键在于取舍。”他认为,练习书法能塑造一个人埋头苦干、坚忍不拔的品格,是一项滋养灵魂的艺术。

汲古今文化 博众家所长

真草隶篆法为基,亲临苦练风骨琦,博采众长细领悟,气韵生动展神怡。随着艺术造诣的提高,赵玉杰不再满足于创作现状,一次次审视自己的作品,他感到无论怎样神似都是对前人书法的一种重复,缺少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如何突破与创新,是一个难题。赵玉杰没有让自己陷入困顿之中,而是潜心研究书法名作,细细品味书法渗透出的精致内涵和韵味,流连忘返于各大画展,汲古今文化,博众家所长。凭借多年的不懈努力,赵玉杰独创的《九九吉祥图》,体现了人们对延年益寿的美好追求,更丰富了“寿”字的文化内涵。该作品构思精巧、造型独特,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证书。之后,他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研究出“健康长寿”四字相形组合书法,借用四个字的主体结构,并将其融为一体,寓意健康是长寿之基。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并成为“迎香港回归”“中美建交35周年”大型书画展中的主要展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练纸上气功 通全身气血

钻研艺术创作、在基层开展书法培训、到世界各地交流参展……忙碌的生活并未让耳顺之年的赵玉杰露出丝毫疲惫,反而神采奕奕、睿智儒雅。

记者向其讨教养生秘诀,赵大师呵呵一笑:“是书法的魅力,书法不仅给我带来美的享受,还让我保持健康状态。书法被公认为是养生之首,犹如纸上气功,需先默静思,排除杂念,然后运气于指、腕、臂、腰,调动全身之力于笔端。横竖撇捺,皆尽力送之,或似蛟龙戏海,或似蜻蜓点水,使妙笔得以生辉。习字时神凝笔端、调节呼吸、刚柔相济、虚实相间,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可融通全身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书法修身养性、健脑静心,是延年益寿的绝佳方式,希望有更多老年人喜爱书法,并全情投入其中,体会艺术精妙,收获健康体魄。”赵大师侃侃而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