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与中医师之间应该如何交流?

 为什么73 2018-07-03

本来是想继续写《伤寒论》的读书笔记,突然有感就稍微放在后面。




昨天去了一趟上海,与朋友聊了一天中医及传统文化.


回来后我就在思考,中医师与中医师之间应该如何交流,同步得到提升.


在当下的中医界,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即:


谁也看不惯谁,谁也不服睡。


但是又因为医生总有治不好的病,又缺少一些相互之间交流的方式方法,故而越来越故步自封.


中医师与中医师之间的交流,大致有一下几种模式。


一、指责型


比如读到一个医案,发现这个医案后面写着疗效不佳,就开各种指责。会说这辩证不对,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种大致上就是犯了人之患好为人师的毛病。


二、沉默型


这种类型的中医读到医案时,会以疗效说话,疗效好你的理法方药都是对的。疗效不好,你的理法方药都是错的。这种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大致上抢师傅饭碗的徒弟都是这种模式。也有可能是当你运气好的时候病人都捧着你,运气不好的时候病人就把你从天上摔下来。


三、反思型


这种思维方式的中医,一般心中已经没有是非对错,更多考虑的是,这个病换做是我,应该怎么治?别人为什么要那么治?我与他之间的差距在哪?


四、提问型


会这种交流方式的中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思想,超越了是非对错的观念。在交流的时候会通过提问的方法,因为他们深知,他们所看到的医案都是经过医生处理过后的第二手信息,而通过提问逐渐还原这个医生四诊时的第一手信息。同时又能寻找出自身与别人在思维上的漏洞,并逐渐完善。


这就比好破破案,从一个结果,通过望闻问切来推测案情的动机、手法等,然后布置各种人力、物力来抓住凶手。


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的能力是沟通。


像我和愿意交流的医师,基本上都是提问型。在提问中,我就能学会他的思维方式,并用他的思维方式来完善自身,达到一种海纳百川。


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


比如有次聊到,从医案中学习中医怎样?


聊到后面,已经跳出了这个问题本身。比如古人留下的医案,大多不适合初学,因为他们看的病人多数是权贵阶层,权贵阶层的人生病与普通阶层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