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发项目应该依赖人才还是依靠体系?

 百战归来 2018-07-03


过度依赖一个个体人才的能力,在人才和体系两者之间的失衡是值得警惕的事。建立体系才是管理人员的本分,仅仅去找到一些能人然后就把完成项目的责任交给他们是逃避管理者应尽的本分。


尊重人才不是依赖“牛人”


为提高项目的研发效率,很多企业花费大量资源吸引技术人才,找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了事实上的捷径。于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被当作企业的“宝贝”,不仅管理者宠着他们,企业的其他员工也给了他们很多宽容,因为大家对这些人才充满期待。


事实上,没有比这种提法和做法更具迷惑性的。过度依赖这些人才,会让企业陷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陷阱。尊重人才的企业是有希望的企业,但依赖少数“牛人”的企业却是脆弱的,必将难以持续下去。


近十年来,在我接触过的数百家研发企业中,普遍存在把“宝”押在“牛人”身上的现象。这些企业常常疏于(甚至不懂)对人才进行管理,更有甚者因为害怕人才离去而对他们不敢严格管理,“牛人”成了非常特殊的一群人。要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必须处理好“尊重人才”与“依赖牛人”的关系问题。


通过吸引人才而致胜的企业事例时常见诸报端,但拥有人才并不等同于拥有成果。企业需要提高的是研发能力而不是增加对专业人才的拥有量,前者是目的,后者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可能手段。


以人为本不是知识个人化的借口


人才的重要性广为人知,而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却时常被忽视。对研发项目管理的要求可以定义为四“快”,即进入角色快、发现问题快、给出解决方案快、交付项目成果快。应该对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予以提炼形成企业的知识财富,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研发效率。


企业拥有属于组织的知识越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体知识和能力的依赖性会越少,研发效率就会越高,抵抗人才流失风险的能力越强。将员工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组织的知识/技能,是组织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容忽视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自身的职业安全感,时常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以形成企业的知识,他们一般不愿意将知识和人分离,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的个人化。


“需要时,需要的人来得了;不需要时,不需要的人走得成”是研发企业人员管理的目标。但是,由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欠缺,导致“需要时,需要的人来不了;不需要时,不需要的人走不了”。由于知识、技术和人员不能分离,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很多研发项目的瓶颈。


一个常见现象是,牛人们在多个项目中间疲于奔命,成了救火队员。这既造成了企业研发效率的低下,也对专业技术人员自己的发展不利。


尽管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但如何减少对人(特别是牛人)的依赖更重要,以人为本不能成为知识牛人化的借口(见图1)。



图1  以人为本不能成为知识牛人化的借口


研发项目的根本是开发出目标产品


研发包含研究和开发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的研究,后者指对新产品、新服务等的开发;前者主要是创造性活动,后者多是研究成果的集成性、应用性活动。没有研究,企业就没有未来的竞争力;没有开发,企业眼前就难以生存。


于研发企业而言,常按研究工作和研究线路划分为若干专业研究所、研究室,而将新产品开发工作作为项目对待。但是,这种安排时常是研发项目效率低下的导火索。


专业技术人员大都很热爱自己的技术,内心里更看重研究工作,技术牛人更是如此,因为“有技术含量”“有挑战性”。甚至研发部门的负责人也同样持这种态度。“重研究、轻开发”“重技术、轻工艺”是企业的常见病。


内容来源 |项目管理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