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江山携手 2018-07-03

禅修不是仅仅依靠打坐来维持的,因为他不是要求大家来练习腿功,增加脚力。禅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做家务呢?表面上看来似乎是 因为惰性在作怪,实际上则是你那颗四处窜动、无法安住的心。读书的时候羡慕那些工作的人,工作的时候羡慕那些读书的人,做家务的时候想着要去逛街,逛街的时候挂念着家务还没做完。如果不能收服自己的心,不能使它凝聚于当下,那么一件事也做不好,一件事也做不成,人生也就在莫名地担忧与烦躁中,日复一日,迅速消失了。因此,学会接受当下,包容当下,安住当下是最为紧要的。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人身的习气是无始以来积累起来的。比如都喜欢安逸,喜欢名利,喜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喜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种惯性的思维与宇宙运行的规律明显有矛盾,但人就是没有办法丢弃这种渴望居于极致而不更替,安于生活而不离弃的追求。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比如,你总是习惯于八点起床,我六点把你喊起来,就会觉得很不高兴,觉得师父剥夺了我两个小时的睡眠。于是整体就想着这两个小时没有睡很不划算,因此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而处于游离和不高兴的情绪中。这就是习气。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希望大家能够把禅修的思想带到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中。拖地板的时候就感受这个劳动 过程,感受汗如雨下,感受地板一点一点变得清洁起来,这时候,心也会慢慢地变得清洁起来。这样被清洁的地板,会给别人带来愉悦,也会增加自己的修行。带着禅者的心去做每一件不愿意做的事,痛苦就瞬间转化为喜乐。

人生莫不是由过程组合而成的。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只有今天,只有此刻,弥足珍贵。不是大喜,便是大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