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0斤的二胎妈妈,我欠你一个拥抱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01

“我去个厕所,你看会儿孩子”,终于可以用这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把自己送到厕所“放风”,当推拉门哐当一下关上,好像所有的吵闹与烦躁都可以与我无关了。

每天的这个时候,是我“偷”来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在狭小的卫生间,有一种自由的味道,很好闻。

可是,就在暗自庆幸自己暂时逃离成功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被通缉,行动宣告失败。

当玻璃门上印出一只小手,啪啪的拍门声和奶声奶气的喊叫声同时响起,我就再也不敢质疑“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残酷现实了。

没错,我就是一位在现实中自由极度缺失的二胎妈妈。

一个二胎老母亲崩溃的一天,会从早晨的第一声“妈妈”开启……

“妈妈,我饿了”。我猛地从梦中醒来,原来是老大伏在耳边,眨巴着睡眼说。

我嘱咐好老大不要吵醒妹妹,结果还没到厨房就听到老二“妈妈,妈妈”的嚎叫。

于是一整天,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嬉笑怒闹就一直萦绕耳畔,我的空气中充盈着各种噪音,循环播放。

体会岁月的又“静”又“好”,在二胎家庭的白天几乎是不存在的。


02

几天前,闺蜜发了几张她拍的照片给我,没有文字,也没有语音。

那些照片拍得很美:雨后院子的木甲板湿漉漉的,落了橙黄色的叶子;枯萎的紫色杜鹃花低垂着,柔弱委屈的样子竟然很好看;玉兰树抽了新芽,小小的毛绒绒的;秃了很久的外墙,爬山虎又悄悄的蔓了上去……

看到这些照片,我突然感觉“松绑”了几秒。

接着,语音来了。她向我吐槽了疫情期间她的黑暗时光,孩子们和家庭琐事让她应接不暇,分身乏术。

她可能觉得,我应该最懂她,我们相似的经历能带给她极大的安全感。

她是个三胎的妈妈。

我给她回复了“我在听”三个字后,就一直默默地听着。

她从白天的鸡零狗碎,马不停蹄一直讲到夜晚的喧嚣散去,归于宁静。

那种陷入“报复性熬夜”无可自拔的恶性循环;

那种看到身体不断敲响警钟而出现的恐慌;

那种明明很想做好每一件事照顾好每一个人,却不停怀疑焦虑甚至歇斯底里的咆哮;

她诉说的一切,好像一面镜子,照出来一个一模一样的我。

她说,她已经暴瘦到跌破80斤,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和大腿,我的体重已经是两个她了……

想想这些年的睡眠不足和饮食失控,让我彻底告别了青春洋溢的形象,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160斤的油腻主妇。

她的暴瘦和我的暴肥,都是我们被生活摧残的证据。

我很想安慰她,但却开不了口,原来,没有什么比无力更绝望。

“你照片拍的挺好的啊”,我想打破这些绝望的倾诉。

“我想喘口气,出了屋居然发现院子的景色很漂亮”,她说。

“你看到这样的景色开心吗?”我问。

“也奇怪,拍这几张照片,短短不过几分钟,我就觉得心里自在多了”。

几分钟的自在?

可能只有自由极度缺失的二胎老母亲能够懂得这几分钟的珍贵!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几分钟”,曾很多次挽救我们于崩溃的边缘。


03

几分钟虽然短暂,却是心无旁骛的完全沉浸。

著名漫画大师蔡志忠曾在采访里说:“如果你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一定会找到这样的感觉:

宇宙和你在一起,时间像水一样慢慢流过你的身体,你只能听到笔在纸上刷刷的声音,甚至连心跳都听不见。当你真正的投入到那个领域,你没有一个念头的多余,万籁寂静,那种幸福感不是外人能够得到的。

不论你是什么身份,当觉得无法喘息时,生活一定会给你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停”在某件事上

 “我们只要学着专注于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和感受,哪怕一秒钟心也会得到自由。”

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为何看到这些照片时会有一种轻松的感受。闺蜜用几分钟停在了屋外的美景上,她的照片告诉我,那一刻,她是专注的,所以她很自在、很喜悦,就像当厚重的乌云露出一条缝,阳光自然就能照射进来。

林清玄说:“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可以无事,每一刻都尽情地、充满地、没有挂虑地去生活,活活泼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专注于某个当下的愉悦,忠于自我内心的记录,确实可以疗愈内心。


04

可多数时候,我们都觉得聚精会神地专注于某事,在鸡飞狗跳的二胎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忙碌杂乱的生活就要求了妈妈们都必须是三头六臂八面玲珑。

刷碗的时候,我经常在想着孩子的作业什么时间辅导,睡得太晚早晨又要赖床磨蹭,今天的碗盘怎么那么油腻那么难刷……

哄睡的时候,我的脑海又是万马奔腾,希望孩子能够瞬间秒睡,我可以赶快完成家务然后休息……

一天下来,疲惫不堪,难道真的是做的事情太多让我这么累吗?想想以前也曾经历过繁重的课业、和工作,虽然疲惫,心里还有一种内心充实和满足,也没有这么多抱怨。而现在,每一天我都感觉自己在被生活和孩子无休止地驱赶着,只能狂奔不止。

我焦虑,因为我的委屈;

我委屈,因为我的付出;

我不停的付出,可依然觉得不足够。还没做好这件事,就迫不及待惦记着下一件事。

但就算停不下来地做事,还是不自主地陷入到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慌的情绪中。

所以我想,让我感到如此疲惫的不是做的事情,而是做事情时,我失去了专注。

现在无论是做什么事,这颗心都没有投入其中,这些事与真正的我也没有发生关联,都是为别人做的,所以就会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的时间。

所有的妈妈,可能最缺乏的就是留给自己的时间,失去了这个时间,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由。

我们把每天的24小时细细分割,给孩子给家务给工作,最后留给自己的怎么都不够。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本能的争夺,躲进厕所,盼娃午睡,盼娃入梦,手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能够让心早些“下岗”,实在争夺不够就克扣睡眠,就算付出健康的代价也要享受“夜的自由”。

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我们越来越疲惫,形成恶性循环。


05

如何在养育好孩子的同时又不会失去自己的时间和自由,这的确是个难题,尤其是对我这样的二胎妈妈,我想虽然我们不能额外地再变出一些时间给自己,那么不妨试试专注于当下,把散乱在外的心收回到当下所做的事情当中,打开所有的感官努力感知自己所作的一切。

如果我们能享受陪伴家人的乐趣,享受他们的笑脸;工作或家务时,享受并观察事情从无到有的改变;拍一张照片,享受相机瞬间抓住眼前美景的珍贵,我们就不会丧失那些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时间,从而在那些时间和浓浓烟火气里,得到滋养。

就如一行禅师所说,“无论是陪伴孩子、陪伴家人,或者工作,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时间。”

匆匆而过的这一生,如果没有内心的抗拒,我们是不会被任何事物消耗的。

我们不必明确区分属于自己的和不属于自己的时间,它都是你的,那些自由和快乐也是。

最重要的时刻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现在;而最重要的人,就是当下在你身边的他们。

晚餐之后,屋里还飘荡着饭菜的余香,灯光映在玻璃上反射出孩子们欢闹的身影,喳喳的叫声和嘎嘎的笑声,让小小房间温暖又明亮。

突然,妹妹跑来抱住我,姐姐也来了。

一瞬间,我好像也紧紧地拥抱了自己,这是最好的一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