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专项练习

 心静如水vqolwc 2018-07-03

1、影响气温

1)海拔:迎风坡、背风坡

2)迎风坡,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背风坡由于空气干燥,气流下沉时升温较快,一般在高山背风坡气温比较高,比较干燥,夏季可能出现干热风气象灾害。

2、影响降水

1)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多雨,高山迎风坡降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低山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逐渐增多,山顶降水最多。

2)迎风坡等降水量线会比较密集,一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数值先变大后变小,低山从山麓到山顶数值一直变大。背风坡等降水量线可能会非常稀疏。

3、影响风速

由于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会很大

例题1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3) 

例题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

例题3:2011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鄱阳湖湖区简图          

例题4“狭管效应”是气流经过峡谷或海峡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流管截面积突然变小,导致风速突然增大的现象。

1图海峡中,此效应特别明显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

2下列城市区域,也能产生类似效应的是   

A.高楼林立的街道    B.高层建筑的顶部

C.建筑稀疏的郊区    D.比邻的高层建筑室内

例题5: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福建海坛岛平潭县冬季曾一夜之间18个村庄被风沙所掩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平潭县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并分析其原因。

 

海坛岛在台湾海峡的位置示意图                   

判断风力大小:

1)风力来源:是否靠近冬夏季风源地,是否位于盛行风带

2)风向与地理事物的走向关系:平行风最大,垂直风最小

3)地形是否构成狭管效应

4)下垫面状况:水面、海面或地形平坦的地区摩擦力小,风大

【练习】

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图,回答13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结合图示地形和所学知识,说明南美洲热带雨林为什么分布如此之广。

 



 

 

5、简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3分)

 

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示意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


1

2

3

4

5

6

210.3

128.4

89

55

39.3

23.9

11

30

35

60

142

288


7

8

9

10

11

12

41.4

48.5

67

180

349.6

418.5

411

349

288

143

26

17

材料二表中与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__(),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形成原因。

7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Z16­3          图Z16­4

材料二下表为图Z2中甲地(海拔1800)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甲地

1

7

气温()

18.0

19.2

降水量(mm)

58.3

242.3

(1)据表简述图2中甲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成因。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阿根廷为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丙地是其小麦主产区之一。下表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6.6

7.8

9.6

11.6

13.4

降水量

(mm)

90.1

93.3

98.9

143.3

234.1

223.8

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气温

()

17.5

16.7

13.5

8.9

5.1

1.6

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量

(mm)

14.7

19.1

23.1

15.2

22.3

18.6

17.4

14.1

11.3

13.9

12.9

14.1

说出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

例题1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例题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1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1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1分)

例题3:该地冬季风和夏季风均从湖面而来,摩擦力小,对风的削弱作用小,故风大;M地附近湖面狭窄,东西两侧高,湖面地势低,产生狭管效应,加剧风力。

例题4BA

例题5:风大,气候较为干旱,多沙

气候干旱、多沙的原因是海坛岛位于台湾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多沙质土壤。

风大的原因是当地冬季盛行东北风,与台湾海峡走向平行;下垫面为海面,摩擦力小,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小;海坛岛位于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地势低,东西两侧的陆地地势高,形成狭管效应。

CAB

4位于赤道附近,受低压带控制时间长、范围广;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口袋形地形和信风的作用,让水汽深入内陆;西部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5、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武夷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所以东侧温度较高,西侧温度较低(3分)

6。原因:拜蒂克洛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北季风从孟加拉湾带来湿润气流,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7、多雾的原因: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岸多峡湾,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内陆;沿岸地区水汽充足,而冬季陆地温度相对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8(1)特点: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大。

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较高(1800)7月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带来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1月受来自大陆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

(2)差异:西岸多于东岸。成因:无论是东南风还是东北风,到达西岸前都经过湖面的增湿;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9.差异: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的小,甲地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的时间比乙地的迟。

原因:两地地处西风带,西侧为海洋。甲地在盛行西风迎风坡,且距海较近,气候受海洋影响更大。(或两地地处西风带,西侧为海洋。乙地在盛行西风背风坡,且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