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波的短篇小说

 冬天惠铃 2018-07-04

《王小波全集第八卷:短篇小说》【中】王小波

上周的共读,期间内没读完,因为同开两本共读,时间分配不均匀,一小时不太够用。于是知道昨天才把这本书看完。大约也是因为共读的失却,动力更加不太十足,而且后面几个短篇没有前面的精彩,于是更加昏昏沉沉。

这本书中,短篇不少。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只有三篇,首推“绿毛水怪”,看得差点做了水怪的梦。其次“歌仙”,语言和故事实在又美又深,大段大段描写都很喜欢,故事太让人刻骨。最后是“我在荒岛迎接黎明”,有一些自白写得好棒,深有感触,有他手写我心之感。当然,我是没有王小波的才情,更没有他的犀利。他的许多短篇我还看不太懂,因为我不明白他所处的时代,比如那篇“挖猫眼睛”的文章,其实我也读过两三次了,想说的到底是本来他只是看客,最后竟然自己也成为了会“挖猫眼”的人,还是想表达什么呢?

他的很多故事,絮絮叨叨的,你有时候分不太清,到底是故事里的主人在独白,还是他在自白。时而诗意,时而直白。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比喻,读完就会觉得自己的想象力真的是很匮乏。他思考的很多问题很深也很真,编在小说当中,能感受到他那一颗爱美爱人悲天悯人的心。但是他始终是很顽皮的,幽默穿插其中。

不过现在回想想起来,大部分的故事都没有什么很好的结局。让人不会太高兴,特别是越往后,越沉郁。电子书中错别字越来越多,故事基调本来就不高,让人也是越来越不高兴。

又想起去年看他的《爱你就像爱生命》,那里的王小波也是可爱得很。

顺带想起了看漫说庄子的这句话。

何止那人不一定会了解,有时候连自己都对自己的爱和喜欢一无所知。

总得来说,王小波的书,都是很值得去读一读的。不过挑点好天气,可能读了之后不至于那么丧而混乱。

不知不觉,六月份也马上要过去了。书读得越来越多,就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无知。但是,知识那么多,怎么读怎么学都是无穷无尽的。

读得快乐就好吧。很多人觉得读那么多书,也记不住,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今天看到一段关于如何解决“阅读失忆症”之焦虑:

“······阅读带来的效益,首先是开放自己。眼里是否看得见他人,对陌生的食物有没有兴趣,对外面的世界有没有感觉。······阅读到底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很可能到最后,如果日常生活还有记忆,只会留下那些别样的生命态度。因为他们活得与你不同。”

这大概就是阅读的部分意义,用有限的生命时间,感受无限的不同。就算记不住所有的字句,但是那些感觉已经从你的身体思想中过滤了一遍。他们总会默默留下一些痕迹。只是你也不知道而已,在某个关头,某个瞬间,突然开窍,醍醐灌顶。开窍这样的经历,也是很有意思的。

这么一写完,心生畅快。

那么祝你看得也愉快了~

图片版权源自LOST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