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往事——林肯的忧郁人生

 流连忘返zuokc 2018-07-04

拓荒者之子

肯塔基的中部在19世纪初还是很荒凉的,无边无际的森林覆盖着它。肯塔基的拓荒者,就是用斧头,为自己砍出了一块块田地,种植玉米。1809年2月,亚伯拉罕·林肯就出生在这里,一个穷苦的拓荒者家庭。

他的父亲是个木匠,但也是一位好猎手。每当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狗叫声,孩子们就会欢快地跑到门前,这是父亲狩猎归来的标记。他们常常会和背着猎枪父亲撞个满怀,然后,抢着将父亲肩头的猎物卸下来。狩猎不仅给一家人带来了食物,还给他们提供御寒的衣物。他们的衣服都是兽皮缝制成的。

相比坚硬的父亲,林肯更眷恋温柔的妈妈。在严寒的冬天,当裹着兽皮的小林肯在四面透风的木屋中冻醒的时候,看到妈妈正在火塘边为大家做早餐,红红的火焰让他的心里充满了依恋。

更让林肯依恋的是妈妈会用婉转的歌喉哼唱古老的歌谣,有时候还会讲一些圣经故事。在林肯的脑海里,《圣经》上的诗句总是和妈妈那温柔的声音联系在一起的。

妈妈还经常带小林肯去看望他们的一位婆姨。在林肯的心目中,婆姨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她那虽然苍老但依然美丽的身姿,仿佛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但对小林肯的探问,妈妈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着,这更增添了小林肯心中的几分神秘。

在林肯十岁的时候,一场流行的疟疾夺去了村里许多人的生命,他的妈妈也在其中。

只是看到母亲的床上空荡荡的时候,小林肯才突然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攫住,这时他才醒悟到自己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是来自亲爱的妈妈。

妈妈总是一刻不停地为他们操劳着,每当伤心的时候,总是抬起头凝视着他,嘴角边泛起一丝淡淡的笑容。然而,如今这样的笑容,这样的目光,只能在小林肯心头可望而不可即地萦绕。

多思的小林肯从此显得更加沉默寡言,忧郁开始伴随着他了。

为了追逐更加肥沃的土地,更加繁茂的森林,不安分的父亲,带领着全家不断的迁徙。从肯塔基州,到印第安纳州,又到伊利诺伊州,在林肯的心目中,几乎没有什么故乡的概念。赶着牛车,载着一家老小,吱吱格格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林肯就这样在迁徙中渐渐长大。

妈妈去世后的一年多,父亲又给他带回了一位新妈妈和三个孩子。听说,父亲原来就和这个新妈妈认识,如果不是因为她已经订了婚,林肯很可能就不会来到人间。林肯因此感到很失落,原来自己的妈妈并不是父亲最爱的女人。

但是,新妈妈很和善,她坚持让所有的孩子都到附近的木房子学校去上学,这让林肯特别感激。

尽管林肯的上学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加之他那聪颖的领悟力,丰富的感受力,使他成为周围人群中知识最多的人,当然,也是读书最多的人。

他的好奇心,也终于使他弄清楚了,原来他常去看望的婆姨,竟是她的外祖母!他的母亲,是外祖母的私生女!

只是,对于那个“外祖父”,林肯几乎一无所知,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个男人一定是个南方人。他会是个什么样子?是一个军官吗,还是一位绅士,或许是一个奴隶主?

不知所措的茫然攫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一种深深的受挫感加剧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忧郁和孤独。

身强力壮的林肯除了干农活,还经常给别人打短工,当水手。有一次,他随船到了南方的一个市场,第一次目睹了野蛮的黑奴买卖。

近乎赤裸的黑奴,被拴在一条长长的链条上,有人用皮鞭抽赶着他们,逼他们在看台上绕圈走着。其中还有一位混血的黑奴少女,羞愧地低着头,从林肯的面前走过。身边是奴隶贩子厚颜无耻的叫卖,和买主们淫荡的笑声。

作为一个天性细腻敏感的年轻人,和一个不懂得女人的正派青年,那近乎赤裸的少女的酮体,让林肯心惊胆战,血脉贲张。他的头脑中不断涌现出那未曾谋面的外祖父。可能他也是一个所谓的绅士,就像这帮残忍的大老爷一样......

在愤怒和羞愧中,林肯从那个罪恶的地方仓皇地逃了出来。

年轻生活中的这一幕,在林肯的心头刻下了深深的伤痕,让他终生难以痊愈。同时,这一幕,也让林肯的生活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林肯二十一岁时,一位叫奥弗特的农场主看中了他,派他和表兄汉克斯一同再次驾船去南方,为此他每月将获得十六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报酬。林肯答应了。

船只离岸时,林肯望着自己亲手建造的木屋在眼前一点点消失,他知道,他是不会再回来了,他将独自驶向远方。

 

初恋的悲哀

奥弗特对林肯工作的非常满意,他打算在小镇钮萨勒姆开一家商店,想让林肯去经营。

林肯没想到,自己因此将会在这个小镇度过六个年头,感受到人生最幸福的爱情。

小镇很小,他很快认识了小镇的所有人。闲暇之余,他拼命地找来各种各样的书,特别是法律方面的书来读。由于他读了许多书,大家都认识他,每逢小镇集会,人们就请他上去讲话,他也毫不推辞,三步两步蹦上讲台,滔滔不绝的谈论起诸如道路的修建,开设银行,小镇规划等问题,大家都很喜欢听他的讲话。

有一个叫若特雷治的人,是这里的第一个移民,也是他建立了钮萨勒姆小镇。他拥有一座磨坊,还经营了一家客栈,是小镇的殷实富户。他觉得林肯口才不错,可以到州里去竞选议员,林肯颇受鼓舞。

年轻的林肯中午常去他那里坐坐,有时晚上也去。这其中的奥妙并不在于若特雷治,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女儿。

她叫安娜,身材美丽修长,皮肤白皙细腻,红色的头发泛着光泽。她总是坐在那里刺绣,见了林肯常常是低头浅浅一笑。

年轻的林肯曾做过许多爱情之梦。在梦中,豪华的马车拉着富家小姐和贫穷小子在平原上飞奔,却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沮丧、疲乏、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纠缠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梦幻之网,融成了一首诗,甜蜜美丽而又充满惆怅。

更遗憾的是,十八岁的安娜已经名花有主了。未婚夫英俊能干,十分有钱,也是一个外来人。自惭形秽的林肯,对此自然不敢多做他想。

或许就是这种遗憾,这种心驰神往,吸引着这个惶恐不安的青年,使他不由自主地喜欢到安娜家串门。

假如奥弗特不是那么倒霉,林肯还会以怜爱的目光继续追随着安娜。可惜,小店开张不到一年就倒闭了。林肯必须另谋生路,过起了为人打短工的漂泊生活。

后来,他和一个朋友,将那个倒闭的小店又开了起来。然而,林肯完全不懂经营,朋友又是一个酒鬼,小店一开张就亏损。林肯不得不兼职干起了邮递员的工作,后来又学会了当土地测量员,以此谋生,并弥补小店的亏损。

但小店还是倒闭了,欠下了一千多美元的债务,酒鬼朋友也死了,他只有单独面对这笔巨额债务。

这时,林肯也第一次竞选上了伊利诺伊州的州议员。

艰难中的生活,也经常闪现出希望的光芒。林肯听说,安娜的未婚夫原来是个骗子,他抛弃了安娜,逃之夭夭,害得他们家破了产,安娜也只好到别的人家去帮工为生。

林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鼓起勇气,向安娜求婚,得到了姑娘的同意。

那几个月时光,是林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他守在姑娘的身边,忘情地享受着那短暂而永恒的幸福。两人柔情蜜意,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即使有时无言相对,那目光也是柔情似水,含情脉脉。

然而,又一场疟疾席卷了钮萨勒姆,林肯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许多朋友被疟疾夺走了生命。这其中还有,还有他那美丽的心上人——安娜!

痛苦使他几乎疯狂了。

走过了漫长、艰辛的青年时代,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人,他第一次可以尽情地欣赏那爱情之鸟在自己的身边欢笑蹦跳,他仿佛听到了一首美妙绝伦的乐曲。

但正在他试图演奏它时,它却一下子飘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比过去强烈百倍的孤独和绝望又塞满了他的胸膛。在安娜死后的一个星期,在森林的河边,他像疯子一样晃来晃去、自言自语。他有时一动不动直挺挺躺在安娜的墓前,像死去一样。

朋友硬把他拉回去,带他下地割麦子,摘果子,可他干着干着,却突然疯狂地大喊起来:“我受不了啦,我怎么能把她一个人留在下面!雨水怎么可以漏到她的身上!”

后来,在朋友们的规劝下,林肯离开了钮萨勒姆,这块他的的伤心之地。这个地方,也是他一生唯一享受过如痴如醉的爱情生活的地方。

 

 

在斯普林菲尔德

斯普林菲尔德是伊利诺伊州的议会所在地,作为州议员的林肯,来这儿发展,未来的天地,肯定要更加宽广些。于是他决定就在这儿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从那以后,除了当选为国会众议员,他在华盛顿待了两年,其余的时间,他都生活在这里,直到他当选总统,住进了白宫。

来到斯普林菲尔德的那天早上,林肯已经身无分文,而且他还欠下了一千多美元的债务。这是他和朋友在钮萨勒姆开店时欠下的。朋友已经死了,林肯原本可以要求分割生意失败的责任,找个借口,一走了之。但这不是林肯的处事之道,他请求债主们给他时间,保证连本带利,偿还全部债务。在以后的十四年里,林肯省吃俭用,即使当上了国会议员,他也按时拿出自己的部分薪酬,偿还债务。

由于林肯此前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法律方面的知识,他的朋友斯图尔特约他合伙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在斯普林菲尔德简陋的办公室里,林肯开始了自己的专业律师生涯,那是1837年,林肯二十八岁。

凭着在长期动荡的生活中对当时社会深刻了解,以及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拥有深厚的文功底,再加上他几年的社会生活所学习到的政治经验与论辩的才华还有他的善良、坦诚与勇敢使林肯很快就在当地成为了一名较有影响的律师。

律师他一生中重要的职业,也为投身政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到斯普林菲尔顿,林肯不得不借住在朋友处,好几个年轻人挤在一间房间里,但他们毫不介意,他们都有自己的宏伟寄托。

这帮年轻人在这个小城市里仿佛有用不完的时间,使不完的劲儿,他们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他们仿佛是这里的主人,对社会的整治和管理发表各种各样的见解。他们时而兴高采烈地读报纸,时而高谈阔论。不久这儿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论坛。林肯在这里结识了年轻的赫尔顿,他不仅是林肯今后律师生涯的重要助手,更是反对奴隶制的好战友。

在斯普林菲尔德,富有的爱德华斯家是当地上流社会的一个活动场所,一些政界人士和律师们经常在这儿聚会,林肯也不时出入这儿。

在爱德华斯家,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妻子,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托德家族,这可是许多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们想攀附对象。而爱德华斯妻妹,玛丽·托德的到来,更给这个小城引来一番轰动。

玛丽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有抱负的漂亮女孩,她立志要嫁一个能使自己如愿以偿的男人。

姐姐写信告诉她,斯普林菲尔德这个新兴的小城已经有了一个政界群体,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于是,玛丽就独自来到斯普林菲尔德,搬入了姐姐家。她决定就在斯普林菲尔德物色一个自己满意的人。

青春焕发的玛丽活泼可爱。她曾在一所显赫的法语学校上过学,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对巴黎宫廷的礼仪也颇为熟悉。她谈吐优雅,见识广博,气质不俗,在交谈中能不时地引用古典文章中的词句。

她既不看重男性的外表,也不注重他们的风度,更不在乎他们的家庭和财产。对于这样一位受过淑女式上等教育的女孩来讲,这真令人费解。其实不然,她只不过是在反复观察,谁将会成为未来的政治明星?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总统的夫人。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间,玛丽最终的目光落在了林肯身上。虽然林肯太短的裤脚、有些粗鲁的举止让玛丽不满,但林肯的沉稳和坚定,演说时的慷慨激昂,都使玛丽确信,他就是自己想要寻觅的对象。尽管她的姐姐竭力反对,但玛丽毫不犹豫。

在林肯的印象中,玛丽是个盛气凌人的高傲姑娘,还有她那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也让林肯感到惊讶。她和各种人都能谈得来,即使谈的是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也能谈得很亲热。这种本领,林肯在他周围的女孩中从未发现。

林肯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和玛丽会成为恋人。即使在斯普林菲尔德这个小城,比他优秀的人还多着呢,高高在上的玛丽怎么会看上他呢?

在林肯的内心深处,他对爱情已经抱着一种非常怀疑的态度了。自从安娜去世以后,林肯再也没有和哪位姑娘产生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

那是林肯唯一一次的真正恋情,但却在苦苦等待并即将得到时,突然又离他而去。以后,林肯虽然又遇上了第二个姑娘,可是他找不到感觉,磨合了一段又摆脱了她。他所希望的是有一个温柔的、惹人怜爱的女孩伴随自己度过一生,而不愿一个精力旺盛的家庭主妇来管束他的生活和工作。

然而,玛丽的示爱,还是让他受宠若惊。

毫无疑问,在林肯所认识的姑娘中,还没有哪位,像玛丽这样能干,这样优雅,这样高贵,只是,他好像不能适应这样的姑娘。但是,玛丽身上放射出来的光芒,还是紧紧地吸引着他。她那随机应变的本领和活力四射的能量,正是自己所欠缺的,林肯相信,有玛丽的帮助,他今后的道路会更加顺利。

尽管充满了矛盾和犹豫,林肯和玛丽还是订婚了。

然而订婚后,林肯又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他是个信守承诺的人,一旦订婚,他就要对玛丽的一切负责,和她相守一辈子,他担心自己挑不起这副重担。

可是他也没有力量冲破这种束缚,他感到自己十分孤独。也许是对婚姻的恐惧,也许是对自己爱情的怀疑,在爱德华斯家人为林肯和玛丽准备的盛大的订婚仪式上,林肯居然躲了起来,只托人带来了他的结婚协议书!

简直不可思议!不仅玛丽觉得不可思议,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就是林肯本人,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可思议!但在订婚之夜,他还是躲了起来,将骄傲高贵的姑娘尴尬地扔在了一边!

第二天,强壮的林肯就病倒了,忧郁折磨着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他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婚姻的真相

林肯的犹豫和退缩,气得玛丽恨不得撕碎了他。但是最后,她还是原谅了林肯,她坚信自己的眼光,相信林肯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又过了两年,在朋友们的再次撮合下,他们又恢复了恋爱关系。紧接着,在玛丽的要求下,他们于1842年,非常低调和简单地举行了婚礼。那年,林肯三十三岁,玛丽二十四岁。

在婚后的生活中,有了玛丽的帮助,林肯的事业发展比较顺利。他连续多年被选上伊利诺伊州的议员,后来又竞选上了国会众议院的议员,不过只干了一届。

他全身心的投入和超群的能力,使他成为了辉格党的一位优秀的发言人。接着,他又进入辉格党的高层,深得辉格党党魁克莱的赞赏。

在克莱竞选总统期间,他是克莱的竞选助手。四年后,他又为泰勒将军当选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的林肯已经是美国政坛上比较活跃的政治家了。这些都为他日后竞选总统做了重要铺垫。

在律师的职业生涯中,由于他的能力和名望,以及诚实守信、匡扶正义的良好品格,在伊利诺伊州他已经是一位名律师了,许多重大的诉讼,当事人都希望能聘请他做代理。林肯的收入因此大为增加,基本摆脱了贫困。

在这期间,林肯和玛丽生了四个儿子,但二儿子在三岁多时夭折了,这使他们很伤心。

但是,在感情生活上,林肯却充满了困惑和痛苦。

由于玛丽的贵族式的淑女教育,她对于苦难的生活在林肯身上留下来的粗鲁的举止、不修边幅的穿着,越来越看不顺眼了。她心目中的夫君可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贵族绅士,而林肯呢,简直像个粗俗的乡下人。尽管婚前她原谅了这些,但她可没想到要一辈子迁就他。何况她的林肯总有一天要成为华盛顿的上等人,他必须要有上等人的气质。

她最看不顺眼的是林肯走路的姿势,林肯走起路来脚提得太低,没有气派,活像个印第安人。她成天逼着林肯在房间里学步法,要他在走路时先将脚趾着地,因为这种步法是她从贵族女子学校中学来的。

林肯喜欢只穿着衬衣坐在桌边,若是有人敲门,他便直接站起来,去开门。玛丽却忍受不了这些,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绅士穿着举止哪能这样随便?她怎么愿意和这么一个丈夫出入当地的社交场合呢?

玛丽的这些要求,对于马虎随便惯了的林肯,简直就是个折磨。婚姻使林肯感到十分困惑。别人的婚姻难道也是这样的吗?

他问自己的好朋友斯皮德:“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婚姻让你感到幸福吗?”

一次,林肯正在家里和一位同事讨论问题,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玛丽厉声问他买没买她想要的东西。林肯抱歉地说他忘记了,玛丽忍不住大叫起来:“我被侮辱了,被忽视了!”而后摔门就走,弄得拜访者既惊异又尴尬。

林肯则不动声色地说:“您要是知道这样小小的发泄,对她是多么有益,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每当这样的不愉快发生以后,赫尔顿便会清早就看到林肯在办公室里。他躺在沙发上,眼望着天花板,脚搁在窗台上,对赫尔顿的问好,只是咕噜回答一声:“好。”尽管他家很近,中午,他却愿意留到办公室吃点奶酪和饼干,一直待到晚上......深夜时分,这个高大的身影才会慢吞吞地向家里走去。

“他走路的时候,忧郁仿佛会从他的身上抖下来。”赫尔顿用这个奇怪的比喻来描绘林肯的情绪。

林肯对玛丽的相处原则是:“永远都不要吵架,对日常的小事不要去计较,忍一忍就什么都过去了。”

因此,林肯积极要求参加伊利诺伊州的巡回法庭。参加巡回法庭,他起码能有半年时间待在外面,远离那每天都给他畏惧和压力的家庭,远离那一成不变永远都是在同一所房子里、在同一条街道上徘徊的生活。而且,他也无需准时坐在桌前就餐,无需为孩子们担忧,不用到了晚上还规规矩矩系好领带,陪女士们聊天。

然而,这样的轻松和幸福,又常常使林肯感到很内疚。他想到,他的妻子,一个从小娇生惯养、心地高傲的女人,独自面对三个孩子和一地鸡毛的家务事,该是多么的痛苦。

“如果我不总是时时想到我对那个不幸的人负有责任的话,那我可能会感到比较幸福。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折磨着我的心。我不断地谴责自己,我只顾及自己的幸福,却忽视了她也有幸福的愿望。”林肯对朋友忏悔道。

可是他又有什么能耐,让自己的妻子感到幸福呢?

也许,当林肯走进白宫,圆了玛丽的青春梦,她大概会感受的一种真正的心里满足了吧?

然而,富丽堂皇的白宫,真能给他们带来这些吗?

 

 

白宫囚徒

离开斯普林菲尔德,前往华盛顿时,林肯面对送他的朋友们,他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他对朋友们说:“我的朋友们,此刻我离你们而去,不知道是否还能回来,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因为我面临的使命比华盛顿还要艰巨。”

林肯已经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白宫岁月,是对他人生最大的考验。

像他这样一个在华盛顿人生地不熟,以前有从未当过官的人,不但一下子被置于全国最高的位置上,而且还遇上了这个国家史无前例的困境。他没有一个的得力的助手,各种局面,他都得独自面对,做出决定,孤军奋战。有史以来还没有哪一位总统碰到过这么棘手的问题。

那些见多识广的政治家看他的目光,或多或少都有些不信任。他的内阁也全是陌生人,一半是民主党人,一半虽是共和党同仁,但这些同仁却都是他曾经的对手。

林肯所以组成这样的内阁,一方面是要体现共和党的共和精神,让不同政见的各方都能介入到国家重大的事务中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那些有影响的国家栋梁之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危难之际,人才第一啊!

的确,在林肯成为总统之前,林肯的内阁成员几乎每个人的名气都比他要大很多。所以,林肯因此便不能不遭到许多轻蔑和难堪,使他孤独的心灵倍感痛苦,然而,他又必须将这痛苦压在心底。

国务卿赛华得就是因为林肯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居然赌气要求辞职。这位纽约州州长、共和党最有力的总统竞选人根本看不上林肯。在内阁会议上,他那半眯着眼睛打量林肯的样子,让林肯有点如坐针毡。如果有人在赛华得面前抱怨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赛华德会毫不客气地告诉他:“您说您很失望吗?而我呢,本来有资格参加大选,却被人甩在了后面,不得不看着他们顺手抓来这么一个小律师来当总统。”

陆军部长斯坦顿,是林肯多年前的老熟人,然而,这个相熟,却像一根芒刺,一直扎在林肯的心头。那是在辛辛提那,有一件政府部门和铁路公司纠纷的大案,委托方从东部请来了两名大律师,其中一位就是斯坦顿。出于某种需要,他们还聘请了一个来自西部的小律师,他就是林肯。

尽管林肯是对这件案子最熟悉的人,但是,到了该由他出来辩护的时候,斯坦顿无理地打断了他的话,事后还对朋友说:“我不能和这个荒村野夫一起出庭辩护。”整整八天,他们同住一家旅馆,斯坦顿一直都在中伤这位西部小律师。

林肯深受伤害,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那座城市。

可现在,林肯却邀请他来担任陆军部长,这可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职务,从此以后,他们可就要朝夕相处了。何况,斯坦顿还是一个民主党人。但林肯还是决定这么做,原因就是,斯坦顿毫不动摇地拥护联邦,集见识、谋略、勤奋于一身。

除了周围的冷漠,玛丽的折腾也在不断地加剧着林肯的忧郁。虽然终于成为了总统夫人,但华盛顿的生活并没有给玛丽带来想象中的富丽堂皇。豪华的宴会偶尔有之,但却没有典雅的沙龙。在华盛顿的社交界,贵妇人们都在刻意排斥这位总统夫人,因为她的丈夫主张“解放黑鬼”。

空虚的玛丽不得不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在自己的衣着打扮上,她大笔花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她还蛮横的规定,未经她的允许,林肯不能接触其他女人。闹得林肯不得不在每次社交活动之前,向玛丽通报第二天他可能接触哪些贵妇人,以免难堪!

白宫对这位总统夫人也有很多抱怨,他们经常会在林肯面前流露。林肯总是苦笑着回答:“上帝呀,原谅她吧,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其实,在林肯的心头,他的苦是局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就在这样阴郁暗淡的生活中,林肯的两个小儿子病倒了,几天以后,比利,他十二岁的儿子,他最为疼爱的儿子,永远闭上了他那好奇的眼睛。在这之前整整五天,林肯一直守在病榻前,听着孩子痛苦的呻吟,心如刀绞。他不停地摇头叹气,追问命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焦头烂额的总统还被成群结队的人缠绕着,数不清的介绍信、鉴定书,要求林肯帮助解决工作、获得赦免,甚至请假探亲,等等。他们在林肯赶往午餐的路上拦截他,甚至在大街上阻挡他的马车。

在痛苦不堪中,林肯终于爆发了。

那是一个晚上,一个负伤的上校走进他的房间,告诉他,自己的妻子来战场上照顾他,回家的途中,她乘坐的船触礁沉没,如今尸沉海底,他要去打捞妻子的遗体。但他的上司不准假。他说着泪流满面。

当时林肯坐在那儿,一言不发,身边放着一堆文件。突然,他跳了起来,大声说:“难道就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吗?难道我一分钟也没法摆脱这没完没了的拜访吗?您也要为我想一想,我还有其他的许多事要处理,您难道不知道,我们现在在打仗吗?现在举国上下,哪家不是痛苦缠身,可大家总不能都跑到我这儿来诉苦。我的担子已经够重了!”

这一席话,令那个军官惊慌失措,赶忙逃离了白宫。

他只听说林肯是如何的仁慈,没想到结果竟会这样,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旅馆。第二天一早,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竟是总统。

“昨天我太粗鲁了,”林肯内疚地对他说,“我实在累的精疲力尽了,真不该那么无礼的对待一个为国杀敌的人,特别是当他满怀悲痛的来找我时。”林肯说,他已经为他办好了一切休假的手续。

最让林肯感到难以忍受的,是残酷的战争所带来了太多的不幸。

尸横遍野的战场、荒无人烟的村庄、失去亲人的哀痛,使林肯柔软善良的心地,每时每刻都浸泡在在忧郁和苦痛中。

一天,朋友给林肯送来一本诗集,林肯翻开读到:

“青青的野草地是烈士们的葬身之处!

没有寿衣,没有坟墓,他们就这样长眠......”

他的声音颤抖,将诗集递给朋友,哽咽地说:“您来读吧,我读不下去了。”

林肯的忧郁源于他苦难的人生,林肯的忧郁更源于他内心的敏感和细腻,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往往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尤其是在残酷的战争期间。但是,林肯的忧郁和痛苦则使他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善良,与他博大的同情和怜悯融为一体,在生活的绝望和冷漠中,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林肯以他深沉的忧郁和痛苦拯救着人们的灵魂,这也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独特色彩。

虽然他自己永远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忧郁,那么的痛苦....

林肯去世后,他的小儿子泰德问一位来访者,他的父亲是否已经到了天堂。

“毫无疑问。”来访者说。

“那我就高兴了,因为父亲来到这里就没有快乐过,这里对他可不是个好地方。”孩子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