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2日08:04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这就是古城墙呀?我还以为是堡坎呢!”站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毕节古城墙前,一位游客发出了这句令毕节人尴尬不已的感叹。 这段长度不足200米的古城墙,残存在钢筋水泥之中,有人以城墙为基修建了房屋,有人以城墙为壁搭起了商铺,中间40米的断口里更是触目惊心地露出了几个商铺的铁闸门,毕节古城墙正在现代文明中苟延残喘着。 ![]() 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古城墙尴尬又固执地矗立着。 据毕节市文化局副局长赵忆祖介绍,毕节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7年),此后历代进行了扩建、维修和加固,虽历经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坚实挺拔,它是毕节设卫录于贵州都司,撤卫建县的见证,也是明清时期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后中原文化进入水西地区的反映,与贵州始设行省有着密切关系。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毕节古城墙相继被毁,到九十年代末期,毕节古城墙仅余铁匠街、威宁街、西庵庙等处的残存段落,总长1500多米。1999年,毕节市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千米古城墙又遭到了致命性的破坏,几乎毁于一旦,仅余原来南门至水东门一段保留较为完整。由于毕节地区盐业公司拆除了位于铁匠街的30余米古城墙,81名离退休老干部联名写信给国家信访办,在毕节市引发了一场关于古城墙是拆是留的大讨论,毕节地委、行署专门邀请文物爱好者、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在广泛听取意见后,2000年8月,毕节市正式把遗留下来的100多米古城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年过去了,在毕节人的眼中看来,古城墙的保护工作依然毫无动静。“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同学跑到城墙上去玩耍,现在它和以前大不一样咯,也不晓得我还能不能看到它恢复原样的那一天?”站在日渐衰败的古城墙前,80岁的韦大爷无限伤感。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段古城墙已经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风貌。有墙无垛的毕节古城墙,除了老一辈毕节人知道它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古城墙,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虽然古城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正式挂牌保护。”赵忆祖说,目前毕节市境内有30多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缺口较大,地方政府财力又有限,在文物保护方面难免有些滞后。另一方面,被地区盐业公司拆毁的那段城墙至今没有修复。赵忆祖说,市文化局曾多次向盐业公司以及地区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尽快修复这段城墙,但该公司一直以资金等问题推脱,“由于当年立法还不够完善,现在很难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 在毕节市某宿舍区的角落里,我们找到了被盐业公司拆毁的那段城墙的石料,历经几百年烽火洗礼的它们如今横七竖八地躺在大树下、煤堆里。据这里的居民说,这些石料堆放在这已经4年多了,一直无人看管,有人就把它搬去搭猪圈、垒煤堆,现在数量已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了。曾有文物爱好者建议,在旧城改建拆除中,发现的城墙石应集中起来作修复之用,以原汁原味地反映历史。但是,这条建议至今未能被采用。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古城墙的保护已经逐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古城墙前已经修建了绿化隔离带,防止再遭人为破坏。同时,毕节市文化局也在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在今年内对古城墙实行挂牌保护,恢复古城墙的原貌,留一段完整的历史给后人。(作者:王雨) |
|
来自: fsn9oule12e45h >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