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怀味象——漫谈盆景、园林里的时空意象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7-04

第一时间发布盆景艺术计划最新状况


五邑大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来到这里和你们分享一些关于盆景园林以及个人创作方面的小见闻。园林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有点大,有点不好把握,因为我并非一个造园者,之前对园林的认识也仅限于我在杭州的生活经历,因此我把题目缩小一点,从我个人的从艺经历出发,谈一谈盆景、园林及相关的绘画作品的时间意义,感谢温老师的邀请,有说得不好的地方还望大家包涵指正!

   自我介绍:

   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绘画的主要画种是油画、素描、水彩及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绘画方向是具象表现绘画,题材是盆景。在国美毕业后我回到了江门,专注于盆景绘画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研究盆景与其他艺术类型的跨界可能性。


南朝 宗炳 山水画

题目来源

   宗炳“畅神说”——“澄怀味象,卧以游之”(山水画论),也叫澄怀观道,澄怀意思是怀着一颗澄明之心,味是品味、感受,象,则是对象,按照原文上下文意思来理解这里指的是作为山水画表现内容的物像,大意是怀着一颗澄明之心去品味山水意象。后人把这个理论推而广之的说法有许多,我在这里仅窃取一二。

   有人说,盆景是浓缩的大树、山水、天地,园林是一个大盆景,盆景是时间的作品,凝聚天地精华,园林里借助造境手法,象征时空的流动,时空意象——是这些作品有别于它的参考物——山水画的重要特点。


西湖   表现西湖的摄影作品很多,我偏爱能表现其真实感觉的作品

(刚才提到)我的大学时光是在杭州度过,学校就在西湖边,离西湖不到100米距离,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走出去就是西湖的柳浪闻莺。在国美,你会感觉到你的生活离不开那片湖水,我读书的几年,整个学习生活仿佛就是围绕着西湖展开的,许江院长在开学典礼上慷慨激昂地说道“西湖具有它自身的人文品格”,大一进入造型基础部,我们的教室安排在正对西湖(就在图中这个地方,图略),也许是希望新学子们远眺西湖,体味这片湖水的品格。大二时,我们进入油画系,分工作室,离开了远眺西湖的教室,学年下乡,我所在的工作室任务是去西湖“蹲点”写生。我蹲的点在孤山上,每天骑着自行车从柳浪闻莺到平湖秋月、穿过断桥、白堤,从西泠印社入口往上走通向孤山,爬到山顶,到达印社旧时遗址,面对四面环绕的湖水,到处是时间的印记——古塔、古楼、古道,继续往上爬到山巅,站在一块不知道矗立了多少个朝代,站立过多少位像我这样的懵懂学子的巨大圆润石块上,远眺湖水——深感它在我存在之前已经存在了多少个世纪,油然而生时空错落之感。西湖好比一个庞大的园子,经历多少个百年的反复塑造,得以形成今日我们所见面貌,它有浓重的人工痕迹,但又同时保留着许多自然印迹,随便一座山上,你能很容易地寻到一棵百年古树,它们老得让你相信,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生出《白蛇传》那样的故事,那些妖精——蛇精、树精,是古人对时空敬畏的产物。

群峰竞秀   大学二年级画的第一幅盆景油画
    大学的时候我就为博艺园的其中一个盆景画油画(上图)。当时仅认为盆景的根板很重要,它是一个从自然里来的东西,然后才是人工技术手段,但其实这也是我对盆景技法的不理解。龙眼木是大四的一张练习,当时有意识地表现自然之力。毕业后回到博艺园继续研究怎样把盆景画好,花了几年时间做了很多大型素描,每张作品尽可能做到与原树等大,例如这个(小名“田螺”),踏踏实实地研究当代盆景的整体造型和出枝技法。后来又不满足于全开的表现力,买来10米一卷的素描纸,裁开画了一幅3米多长两米多高的大素描。


龙眼木   素描  125X280 CM  


田螺     此盆景作品未命名     素描 全开



国士无双     素描  235X350 CM   2016年5月拍摄的进程图,从开始到现在,已跨越两年时间,绘制期间对盆景的理解不断加深,预计还有半年能完成。

毕业后,我回到了博艺园,在丈夫和他父亲的帮助下慢慢参与到博艺园的日常管理中,我的工作是画画,但却并不是想象那种很诗情画意的事情,由于盆景是不断生长的活体,让我在盆景绘画上遇到了不少问题,也许今天,叶子全都清理干净,经过修剪后枝条展示非常清晰,但我一幅画要画很长时间,几天后,它逐渐抽出新芽,一个月后,我的画还没完,它又全被叶子覆盖了。

八仙     水旱盆景    

     盆景是一个活体,它的塑造需要借助人力进行,然而真正完成这个作品的主角是时间。盆景有不同的形式,有表现古老大树的大树型盆景,有表现浓缩山水的山水盆景、水旱盆景,更有表现存与亡的舍利干盆景技法。相对山水画在二维空间中构建时空幻境的乐趣,盆景则在三维空间中更直观地引人入胜,它象征生命的存在、延续,人力与面对不可逆转的时间、变幻莫测的自然相抗衡、合作,我们可以借助宗炳提供的方法论,用澄明的心去通过盆景的实象(有)感知意欲表达的意象(无),享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浮生千重变    雀梅   缩小大树型/正格树

      在盆景园里住久了,和盆景相处久了,生活方式会改变,做事的方式也会受到影响。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年轻人,虽然毕业都五六年了,心态上还是有很多幼稚的东西,因此我其实是不具备说“澄怀味象”这个课题的心理状态,然而我却走在这样的路子上。盆景的生长周期很长,人可以去塑造它,然而人只能尽力使用一些农业技术手段让它长快点,在南方气温高,盆景修剪周期快,塑造成型快,仅此而已。因此,做盆景的人大都比较平静,盆景会让人放慢脚步,去享受制作的过程,即使是劳作,也会感觉很享受。

    在盆景创作中,我们经常会去参考学习一些山水画的布景手法,远近布局、散点透视、经营位置……大致就是“谢赫六法”那一套东西的活学活用,然而,现代人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会加入现代的元素,如旧物新用,旧物行使同样的功能,然而欣赏方式改变了,这里可以参考最近我们参观的浙江台州月波园在使用旧门楼的用法。
浙江台州月波园  江南现代私人盆景园林  园主: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李晓波

    在造景方面,盆景与园林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园林是放大的盆景,盆景是缩小的园林,这里确实有共通的地方。例如(下图)博艺园其中一个代表作《海市蜃楼》的布景方法,我们来分析分析。
海市蜃楼    九龙木  藏家:陈万均

       这是一个云头雨脚型的盆景作品,树种是九龙木,这个树很特别,它是一个下山桩,它的形体是天然形成的,你们可以去想象它在大自然里遇到的各种状况,怎样恶劣的环境才能形成这样的形态?用我们上面说到的根据你观察到的、存在的东西,去感悟未知的故事背景,进入想象的空间。然后是布景的技巧,每个盆景的性格不一样,这个作品具有做“海市蜃楼”意境的条件。我们用一大一小的两组房屋,一高一低的位置来表现这个意象,在展览的时候,下面的水上放个内置喷雾器,放几尾小鱼,若隐若现,画龙点睛,效果就出来了。
海市蜃楼  展览效果 局部

很多人觉得我在画写实绘画,特别是最近画了许多小幅手绘作品,其实写实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死磕进去的过程,目的是帮助我顺利地重新走出来。我希望打破盆景艺术和其他艺术类型的界限,甚至把它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来拓宽盆景的玩法,每一代人在面对同一个艺术形式的时候因为不同的时代、教育背景,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同样,有些人会觉得盆景是一个还原实景的“缩小山水”,然而并非如此,造景更类似于一种主观的艺术行为,盆景有画面、有空间,更好玩的是有时间因素,时间是一个值得探寻的可能性的所在,我这个年纪说澄怀味象,其实是抱着被大人笑话的感觉在说,我希望借助我的作品,一路走下去,用跨界的手法,找到让我内心澄明宁静、见其物象畅以游之的玩法,谢谢大家。(内容有改动)


盆景手绘    雀梅    画手绘的原意是作为油画的草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