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之堂跟诊日记(61--70 )

 风的视觉 2018-07-04

61

接着老师谈到四诊,尤其是脉法。老师崇《诊脉心法》脉象之首脉为郁脉,老师说他多年切脉的感受,就是首先要找出郁脉。没有找到郁脉,就不知道是何脏受病。《诊脉心法》曰:

“郁脉乃粗意,与细正好匹,其意定部位,何经何脏立。”

“总按为第一,求得粗与细。分取为第二,细辨是何疾。”

这是老师诊脉的纲要,就是先用整体观念总按,再分部取脉象,辨证论治。

老师说,脉法很重要,四诊之中,我看病主要是号脉,我对脉法比较自信。脉法的整体观念很重要,所以第一是总按,没有把整体观念按出来,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跟西医就没什么差别了。

其次是,寸关尺三部脉象分取,这三部脉象不可能同浮同沉,如果按二十八中脉象,笼统的跟病人说是脉弦、脉涩、脉细,这说明此人还不会号脉。没分部位描述,说明他是在猜病人的状态,用猜病是经验,而非真正号脉。

当然有经验的中医,由于行医时间长了,他凭经验也会猜准,比如,他会看相用药,如脸颊无肉,是脾虚,眼睛跳动时肝脉急,鼻头出汗,是肺气不敛,长得肥臃。大腹便便,是痰湿,他通过望都可以望出经验,但望诊不能够代替切脉。

又比如闻诊,病人一来说话,就有股异味扑过来,很显然是胃气不降。嗅觉灵敏的人,一闻便知,还有说话声音大小、有力无力,也知虚实。

又如问诊,按十问歌细腻地从头问到脚,反复地问,也可以问到个大概。问得厉害的,如胃痛、腰痛,是血瘀还是寒湿,只要把病邪性质搞清楚都可以问通。

任何一门诊技,都有大用,望闻问切,也无所谓高下,各有所长。看好了病,才是王道。

所以,凡诊断的手段,都只是为你治病服务,并不能成为你炫耀的资本。

学好了,也不能混饭吃,最好是能把病看好,才是正途。

譬如,有人精于望诊,如江湖相命看相先生,他一望就知道个大概。你的家庭、父母如何,你的身体怎么样,说个精准,却没法下药。

所以说,四个诊法之中,学哪个学得透都有用。

接着,老师又在详细谈切脉,老师说,切诊,首先要整体观,要分上下内外。寸上尺下,浮外沉内。这是整体的,要搞清楚。但脉象里面,也有假象。

尺脉弱,主腰膝酸软无力。可病人腰脚正常,你这时精通脉象后,就可以通过号脚上扶阳脉,来补寸口脉的不足。

又比如病人寸脉弱,一般主头颈供血不足。可病人头好好的,你可摸人迎脉,脉象有力便无碍。

而寸口脉弱,他不仅主肺,也管大肠,也主上肢,还管脑袋。

心脉,也在寸口,心火亢,还要综合号手少阴心经。

号肾脉,也有假象,比如他肠道有积滞,比不是虚弱,只要一拉出积滞,脉象就有力了。

还有,肾脉有力却腰酸,医生给他一吃补肾药,他肾就酸痛得厉害,我估计这是以前医生没号准脉。那是鸠占鹊巢,要先祛除痰湿才能不进去,要先泻后补。

这就像一盆污水,要清理干净,是先注入清水,还是先放掉污水。当然是先放掉污水,再注入清水,才能得到清澈的水。

所以,一个医生,永远要给自己提个醒,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能因为个人的偏见所误导,傲慢与偏见,不利于诊断病人。

老师又说,脉涩、滑、细、弦,这些都要知个大概。把脉要把整体加细微就好办了。脉理一点都不玄,很多医生,号脉都不号这个整体。

 62

老师今晚还特别对我们初学医者,讲了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接下来,正是老师讲学医的很多误区,我们一一把老师说的,记录在案。

老师说,第一就是学医不要有秘方思想,不要到处找偏方、秘方。大部分都是常规的病,常规的方就可以医治。

真正养人的是普通五谷杂粮,广东人吃天上飞的,也吃地下走的,容易吃出各种杂七杂八的病。

我们只要用普通的药就行了,如陈皮、甘草、麦芽、鸡内金、山楂、山药、白扁豆、连翘,这些一下去,各种因为吃坏身体的疑难杂病,病人变得能吃能拉了,病情便一步一步好转过来。

可见,化腐朽为神奇,才是真的神奇。

在普通中,发现奇迹,才是真的奇迹。

人能在普通的大米中尝出香味,能在常见的大白菜中尝出甜味,这才是高手。真正治病的高手,就是知常达变,用最平常的药,就可治最复杂多变的疾病。

又如小茴香,这么普通的要,可以做香料,能否参悟这个道理,与人体气机联系上,就可以治疗腹部的疑难杂病了。这药普通不伤人,我们都是用非常普通的药,而不是一来病人,就用川乌、草乌、马钱子,来标新立异,故作神秘。

当然,普通的药也有层次之别。如九制老陈皮,就比新的要好。道地的藏红花比传红花要强。同样的大白菜,乡村农家的比大棚种植的要好吃。大厨师调煮出来的味道,跟普通小饭馆煮出来的又不同。

普通的药物,能化为神奇,这就是真本事。因为它平和普通,不会出事,安全可行。

所以,不要特别追求秘方、祖传,所谓的秘方,其实都是相当普通的药材,炮制出来的。

接着,老师又谈到行医者的第二个误区。

老师说,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病人一来一望,就先下个病机,比如声音说得大点,就断他为肝火重。小声怯弱,就断他为肾气不足。

当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后,你所问的思路,都会围绕着这个问题转。这病人可能就是个简单的肠道湿热,你就往肝上想。或病人只是心情郁闷、怯弱,你就说他肾虚。

所以,不能轻率下诊断,先入为主。老中医有经验的,是可以凭经验,来治好很多病。有时经验确实能帮人,但也有时它会害了自己。

《大医精诚》说:“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詈毁诸医。”

行医的第三个误区,老师接着谈到。

不要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也是很多医生最大的误区。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独特之处。

其实人的贫富贵贱从高层的神来看,都是一样的。你所谓的钱,在他眼中只是废纸,你的汽车,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废铁而已。

目前中医的发展,就困在这里。动不动就说,那家伙不行,这家伙也不行,就我行,所有人都不行。这种眼光是没法发现美的,以欣赏的眼光来看时,看到的一切都是好处。

中医的同行,不是冤家,我们是战友,不是敌人。因为各有所长,相互弥补,才会相互提高。

所以有所能,就要做好自己本分。千万不要打击、诋毁对方。
63

《大医精诚》说:“不得专心经营财物。”

老师又说到行医者的第四点误区,就是很多医生喜欢宰病人,五付药,就收两千三千块。医生没必要宰病人,也没有能力判断病人的贫富。有人装穷,有人装富。而真正行医时,要特别注意,人活得越单纯越好,要一视同仁。不要抱有宰的心理。当你恶念一发时,人的形神是不统一的。当你看淡名利时,你的身心是很和谐顺畅的。

所以要有平等观,一来病人,如果就想着他的贫富,怎么赚他的钱财,这心就不平衡了,不平衡的心,就会让身体变得不平衡。

医生本身就不是赚钱的行业,想通过医生赚大钱,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大医精诚》说:“行医者,要胆愈大而心愈细。”

老师说第五点误区就是,心不够细。

行医者心细才能觉察洞悉疾病,一个医生要做好,要求是很高的。心不静下来,是没办法看到细微的差异。所以要当好一个医生,是很不容易的事。

既要有忍辱的儿女情怀,又要有作战的英雄胆略。

比如号脉,需要整体把握加细微把握,真正的号脉是一个不断修炼历练的过程。心要非常细,但又不能钻到牛角尖里。

《大医精诚》说:“不可自矜己德,偶然治愈一病,便昂头戴面,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师说到的第六点行医者误区,就是不要夸大自己功劳,逢人就说自己有多么高明,治好病人,好像病人欠他好大的人情一样。

其实医生治病,只是帮病人度过一个小劫而已,医生不能帮你渡过河后,还背你上山,你的路要靠自己走。

所以,病人也不能对医生期望太高,要求太高。

比如,感冒治好了,医生决不能保证你一辈子不感冒。你发烧胃痛了,医生治好了,也不能保证你一辈子不发烧胃痛。

所以,真正能挖根治好的病,没有几个。故病人不可把希望全寄托在医生、药物上。

医生,也不过帮病人度过一个个小小的劫难而已。更不能居功自傲,夸大自己的功劳,会对自己的提高影响很大。

确实,杯子水满了,人就会把它倒掉。人如果居功自满了,天就会把它倒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啊!

所以《易经》中“谦卦”是最吉祥的,居功自傲是最要不得的。

第七点,老师说,真正的西医是不反对中医的。

比如,德国的西医生,看了老师书后,特别过来请教老师,拿上百个疑难杂症、问题来问老师。

老师说,德国的西医水平要比我们先进几十年,他们对各种疼痛,都没有根治之法,只有治标的止痛药,他们都没有小看中医。

就拿头痛来看,有个上海的患者,顽固性头痛,当上火来治,吃了很多清热下火的药,吃后会舒服一些,过后又剧痛,总是反反复复,最后还把脚都吃得冰凉的。

人哪有那么大火呢?身体每个症状出现,都是一个信号。比如房子冒烟着火,应该治火而不是治烟,要看清真相。

这个病人脸色发黑,小腿发凉,还吃下火药,我就给他生附龙母的思路,没有用一味清火的药,病人吃后,上半身就哆嗦,其实,那是寒气从上面散出,不散出,以后会长肿瘤的。

结果,第三天就不哆嗦了,却觉得身体很虚乏,我再给他一些调补气血的药,一周后边痊愈了。

接着,老师又总结说,当对立的病症出现时,不可偏执于一端,应该两边都抓。如病人上半身火热头痛,下半身却很冰凉。

用温病派思路清火,会加重他脚凉。用火神派的附子、热药下去,也会出问题。吃大量附子会把肾水烧干,会取代人体功能,人会很累。

这种对立的病状,就应该让身体气机,自动循环起来。

第八点,老师说,行医者不要轻易下论断说这个病治不好。《黄帝内经》说:“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术也。”疾病都是可治好的,不能治说明医道还没有钻透。

《黄帝内经》说的这个术,不局限于中医、中药、针灸、艾条,也包括拍打、点穴、按摩、导引,更包括**参禅,这些都是医道、医术。

譬如,有大病绝症,先教育好他们,治他们的心,然后才用药,真正的高人是度人,治病算啥。医道通仙道,医道学得越精深,越高妙的话,自然会带领越多人上去。

行医起码有四个层面,一是治肉体的,二是治气机的,三是治心的,四是治神的。

所以,能调神的,**、参禅、练功,都是治疗疾病的医术。

今晚老师,做最后总结说,人生有很多疑惑,学医有疑惑,做生意有疑惑,当官有疑惑,有疑惑就要问,要问道。不疑惑是不正常,成长不了的。

老师现在也有很多疑惑,接下来,老师三月三号晚上,就要坐车前往海南,参加为期三天的道医会。上面会有很多高人聚会,各献绝技,老师也详细准备了一个月左右的发言稿。

这次,老师前去,也想解除心中许多疑惑,向同行道友问道解惑。
 
64

第十三天,3月2日。

今早,我们八点半准时到,任之堂大药房前已经排满了病人。来找老师看病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这些日子,江浙地带的病人挺多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疗效好,一传十、十传百吧,另一个原因则跟老师写的书籍有关吧,江浙地带文化水平比较高,很多知识分子书香门第,古人云:“江浙文人多,沪上名医擞。”

江浙比较多文人才人,沪上就是就上海,那地方名医辈出。

所以许多江浙病患,都带着老师的书前来找老师看病。从这里我们想到,老师上午看病,下午爬山、写书、整理医案的决策是相当正确的。因为给某个病人开方用药,只是治疗一人一时之病,如果把经验整理成书籍,却可以治一方民众,乃至数十上百年后的疾病,没有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正如那句话说得好:

劝人一世以口,劝人百世以书。

我们中医也是善道,行医也是在行善。治人一时,可以凭处方用药,但治人百世必当以书籍流传。所以,老师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把经验交给我们,老师说,他不教学生,他只把自己的经验和所学所知,全都教出来。

阴部瘙痒湿疹比较难治,老师面对这种顽固性阴囊潮湿、瘙痒的疾病,一般采取内外兼修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湿疹瘙痒没有特效药,且容易复发。俗话说:“治啥别治皮。”这皮肤病治起来,也让不少医生搔头抓腮。

第一个病人就说是阴部潮汗、脚臭、瘙痒,老师就叫我开六味药,分别为:

蛇床子100克,苦参50克,百部100克

黄柏50克,葛根150克,枯矾50克。

然后叫周师傅抓药并打成粉,吩咐病人一次抓一把,丢入开水盆中,待温度适宜,便用这药水洗涤患部,然后泡脚。

老师这个方子也是民间秘方来的,《太氏药谱》中谈到治疗最难治的皮肤湿疹,就用到这个思路,而且只有四味药,原来一位民间郎中有一外洗方,视为不传之秘,太树人跟他多次长谈,软磨硬泡,最后才从他口中套出这外洗方,专治疗这周身上下皮肤湿疹的,后来这个方子,还献给了国家。

方子为:

苦参60克,床子30克 百部3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煎水洗涤湿疹,如果患者全身湿疹,可以用药水洗澡,每剂药可以煎洗两到三次,根据身体情况,再辩证配合内服中药,效果更佳。

老师特别还在方中加葛根跟枯矾,因为病人阴囊潮湿、汗多,这枯矾可以收一收,湿热郁在下焦,清气不能上升,故加入葛根以升清气。

老师还把这种药改为打粉。

一是方便病人使用,少了煎汤的麻烦,一兑入热水中即可用。

二是打成粉后,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

第二个病人,是非常常见的妇科杂病,她胸肋有隐痛,小腹容易胀,小便次数多,手脚怕冷。

老师叫我开逍遥散打底,再加枳实、竹茹、木香、蜈蚣,加强中焦理气、降逆的力量。

还加入小茴香、益智仁。

小茴香,在日常生活中常作调味料,这药对于妇女、老年人阳虚、尿频、腹胀满,既安全且有效。

老师说,这种病人有水液储留在三焦之内,不能下行膀胱,所以时时有尿意,但真正解小便却解不出来。

这样的女性患者,往往在做B超时,可以发现有盆腔积液。这时单用补肾缩小便的方法不究竟,因为膀胱为脏器,既能收缩也要能疏放,所以老师特别配入益智仁以收缩膀胱,小茴香以疏放宣通下焦膀胱气机,促进水液运行。

老师说,小茴香性温,走下焦,能够散小腹之寒,宣通小腹之气机。患者服药后,常常出现小腹转气,放几个响屁后,尿频即愈。

这种尿频一般是小腹受寒,老师经常单用十五到二十克小茴香,一般一天一剂,一剂见效,三剂即愈。
 
65

第六个是脸上长斑的患者,她非常关切地问老师能否治好。

老师说,你要是能配合治疗,肯定能治好!首先就要把水果给戒了,别吃花椒辣椒,凉茶凉药都不能喝,要多去运动,脸通红通红的,就容易好。病能得就能治,多少比你病得还严重的,照样治得好好的。

老师这句话就是一句安慰剂,病人心必须要安下来,对自己必须有信心,对医生也必须有信心,治起病来会顺利很多。

老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病人心中有有郁、有热。老师便开菖蒲、丹参、徐长卿。

菖蒲开心窍,威灵仙治疗各类脏腑、皮肤、骨髓、肾精疼痛麻木。

老师说,丹参与徐长卿,这两味药去心经风热极佳。两药相配,有类似西药扑尔敏抗过敏的功效,即各种过敏、瘙痒的专方专药。

这两组药对是治疗瘙痒的关键。

第八个是癌症患者。

老师交代家属说,老年人癌症不应该太过紧张,只要老头子能吃能睡,不要给他增加压力。

老师并没有特别因为癌症而用什么偏方、秘方,也是非常平常的方子,以调理老年人脾肾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这老年人以腰酸胀活动不利且疼痛难忍为主症。

老师便以《伤寒论》中的肾着汤为底加减变化,这个病人是湿浊郁在下焦,不能升腾起来。老师特别交待病人可到民间找百草霜这味药来服用。

百草霜原来就是农村烧柴火的锅底的黑垢,这农村的灶锅底垢是经百草烧炼而成。

老师说,百草霜此味药不简单,凡“天上的雾,地上的霜,半空中的水”,都是良药,百草霜算是天上的雾了,属纯阳凝结啊。

这癌瘤病患年老体弱,三焦水湿停聚,痰湿阻滞,用此药乃以阳制阴。

第十三个病人,非常有代表性。按病人的说法,他是得了疲劳综合症。年纪还轻轻,又没有什么重病大病,他老师觉得自己很疲劳很困。

老师说,神不足则思眠。

《医学传心录》说:“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这种病人不仅易困,而且非常容易感冒,西医常称之为胃肠型感冒,反反复复,最后得慢性鼻炎。

老师摸他脉后,说这是中焦关部有郁滞,是脾胃滞塞,清气升发不上来。老师便叫我开桂枝汤和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中,苍术、白术连用重用,还加入葛根、川芎。

老师说,头晕易疲劳都是因为大脑缺气,平时病人多思虑少运动,导致脑供血不足,中医认为是思虑伤脾,清阳不升。

老师在《万病从根治》中也常建议这样的病人用苍术、白术二药泡茶喝,等量各十克,对于平时少运动多坐电脑旁的白领阶层来说,有一定效果。可以让清阳上升,缓解头部晕晕沉沉。

加入川芎、葛根,专治疗脑供血不足。

这四味药苍术、白术、川芎、葛根,是专门健脾除湿升发清阳的。既然清阳都已经出上窍了,那接下来就要解决浊阴出下窍的问题了。

下窍是排浊的,主要是大肠与膀胱,老师加入鸡矢藤、火麻仁,鸡矢藤消肠中积垢,火麻仁润肠通便,令积垢排出,而黑豆便把浊水往肾膀胱一收,通利之中带补,则浊水去而精气生。

这三味药,便是解决浊阴出下窍的问题。

这种疲劳综合症的病人,由于缺少运动,血脉走得很慢,所以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凡粘性食品应少吃不吃,哪些是粘性食品,如鸡蛋、糯米、肥肉、糖果、鸡肉等,这些东西一吃入肠胃,便粘糊糊的,容易生痰湿,阻碍血脉流动。最后是能少荤多素,起码保证晚上那顿是全素。符合养生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的原则,而且因为晚上万物归藏,人阳气减弱,过食、饱食或食难消化之物,都会让人昏沉困倦乏力。

66

们从老师主编的《高手过招》中看到这样一个良方是苏忠德老医师的十六味流气饮,这方专从调气层面治疗周身上下一切肿块,善用者神效无比,凡身体气滞血瘀、水停,周身上下郁塞不通,皆可用之。

这汤方我们也没有试过,老师的枳壳、桔梗、木香,在里面也有,自古以来十六味流气饮,就有许多个版本,为什么叫流气,就是让周身气机顺畅流动起来,凡积滞肿块气血流动所过者化,之所以会有积滞肿块就是因为气血长期不能通利流动所致。

这方歌就只有两句话,即:

三物二陈苏芪防,

槟枳乌桔青木香。

三物就是指四物汤去熟地,以其碍腻妨碍气机故也。三物即川芎、赤芍、当归。

二陈即二陈汤,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接下来分别为:

苏叶、防风、黄芪、槟榔、枳实、乌药、桔梗、木香。

这是中医理气派的基本用药思路,在民间理气派的郎中也是非常多的。这里提到十六味流气饮理气的思路,就是因为老师今天正谈到气药的用处。

这时,董xx看老师治疗肝郁脾滞的病人,木香动辄用到三四十克,非常不解。

董xx他在老师旁边,也跟老师号脉,我在一边抄方,这时正看到第十五个病人。

老师说,这个病人看似心肺阳气不够,实则是大小肠不通,有肠积,所以要重用理气药。

那病人会不会气力不够营养不足呢?

老师说,这病人天天忙于吃喝应酬,身体营养足够,只是肠积有滞而已,气力不足,并不一定是营养不够。

董xx还是有些不解说,用枳实会不会破气太厉害?

老师说,有病则病受,肝郁脾滞,用木香、陈皮是顺气为主,而青皮则是偏于破气,所以木香重用,治疗肠积并不伤人。

接着,老师又说,为何枳实降气之力要大于枳壳呢?因为枳实沉一些密度大一些,枳壳轻一些空一些。

即《药性赋》所说:“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这个时代,吃喝应酬病很多,《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书上常说,肝郁脾虚,用逍遥散。可对于肝郁脾滞的人来说,逍遥散的力度就明显不够了。这时,老师就会加入枳壳、桔梗、木香,加重理气之力。

可见,并不是医生喜欢用理气、破气的药,而是因为很多病人确实是饮食没有节制,把胃肠血脉都吃到走不动了。很多病人,老师这里是治好了,又胡吃海塞,把身体吃坏了。吃坏了,又来老师这里吃药调理,可见身体的疾病,单靠中药,也不能治本啊!

必须有中医养生的观念,饮食有节,疾病总是三分靠医生治,剩下的七分则要自己来调啊!没有医生会保证给病人治好感冒、胃痛后,叫病人一辈子不复发的。所以老师常说,真正能挖根治好的疾病没有几个。

大多疾病是病人病在饮食生活观念上,真是“痰生百病食生灾”啊!

当今时代,吃喝病、应酬病占了大半,针对饮食过度引起的肝郁脾滞、食积难化,该如何调整饮食习惯呢?

老师说,少荤多素这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饥饿疗法,佛家丛林二十条准则中,其中一条就是专门论治病的,把这条咬透实行,疾病起码可以减轻一半。这句话就是:

疾病一减食为汤药。

《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相关的饥饿疗法,就是通过适当减少饮食,生出饥饿感,把胃气养出来,然后用消化病气。

所以古人说:“忍的三分饥,胜服调脾之剂。”

而我们也发现人在生病状态,胃口自然会较弱,这也是身体一种自救的行为,它是在消化病气。病人自动都会吃少吃清淡,给他好吃的他还不喜欢。所以平时养生保健
电热幕生产厂家治病期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时常保持饥饿感,少荤多素,饭到七分饱。

67

从老师这里的病人看来,不孕不育的疾患也非常多。

不孕不育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人群的普遍关注焦点,女的称为不孕,男的称为不育。

第二十二个患者,正好是不育症。

未谈治疗,先谈医嘱。不育症药物治疗知识辅助手段,病人真正身体强壮,才是孕育之道。

古籍《辨证录》说:“凡男子不能生育有六病,六病何谓:一曰精寒,二曰气衰,三曰痰多,四曰相火盛,五曰精稀少,六曰气郁。”

我们从这六方面就知道,不能生育者应该注意什么?

一曰精寒,冰冻、凉饮、生冷水果都应该戒掉,俗话说:“冰冻断人种,烧烤毁人容。”北极南极终年冰寒,寸草不生。赤道周围温暖如春,草木生生不息。老师也强调,空调决不能对着背吹。、

二曰气衰,人年纪老了,叫年老气衰。如果没有修道,不能生育孩子,是很正常的事。还有言多伤中气,多话者不利于生孩子。服务业、跑业务的,一天讲话不停的行业,患这种病症的几率也较多。

三曰痰多,痰是粘滑之物,能够使精子活力减退,不能游动。平时喜欢吃鸡蛋、肥肉、糯米、动物内脏、糖果的人,都是偏于痰湿体质,血液粘滞、精子活力差。所以孕育首先要少吃或不吃粘性食物,鱼生痰,肉生火。还有西餐大都是粘性食物,容易生痰助湿的。

四曰相火盛,哪种人相火盛?熬夜的人特别容易相火盛。老师交代他们要把熬夜上网戒掉,别以为上网只是伤眼睛,眼睛模糊戴个眼镜就好,从中医整体观来说,肝开窍于目,肝主筋,熬夜上网,抽用的是肾精肝血,损伤的是筋骨。长期面对电脑、手机也是令浮火上腾于双目的一种举动。浮火上亢了,腰肾便寒冷,精子动力便差。

五曰精稀少,纵欲者不治,老师说,精子要七十多天才能长成。所以治疗精少、没精的病患,不可能一两个月就解决,除非是精子活力差的。

六曰气郁,生闷气的令肝经收缩,不能疏泄。肝经是下络阴器的,精子要足够动力,必须靠肝疏泄畅达,有不少阳痿不育的患者,仅用几味疏肝理气的药物便可解决,如四逆散加蜈蚣。说明,生闷气是很杀精的,他会把精子郁死在下焦,正如老师说,你累了,它也累了,你烦躁,它也烦躁,你走不动,它也走不动。

那么这个病人,又该怎么治呢?

我边抄方,边发现这个病人,说话声音低怯,底气不足,很明显是虚证为主。老师建议他吃聚精丸,并说着聚精丸是由鱼鳔胶与沙苑子两味药组成,偏于粘稠,可以用苍术泡水送服,然后老师开方。

我们后来把老师这个方子总结了一下,叫不育一二三四五。

那天中午,我们与东梅、王蒋一起吃饭时,谈到每日跟师必须有一得,我们便说今天这一得,就是老师的治不育一二三四五,记住这个口诀,以后碰到相关病人,在这个底方上适当作加减变化,应该就**不离十了。

那什么是不育一二三四五呢?

即:

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芪当归补血虚。

三药入肾续杜皮,四君五子衍宗奇。

若还晨勃无气力,蜈蚣鹿片仙灵脾。

那么这一二三四五蕴含的医理药性又是什么呢?

首先鸡矢藤消积化滞,有积滞便有气郁,有气郁身精子便乏力。鸡矢藤消积滞的同时,也消滋腻的药物,是身体易于吸收。因为补肾的药物大都偏于滋腻,鸡矢藤消积开胃气,使身体易于受纳。

当归补血汤,是气血并补之方。专门治疗气血两虚、贫血、出血等病。

续断、杜仲、五加皮,三味药转入腰肾,引药入肾,补而不腻。

四君子健脾养后天之本,五子衍宗丸补精助先天之本,以子通子。

老师说,病人成勃正常后,生育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这蜈蚣、鹿角片、仙灵脾(淫羊藿),都是兴阳之品。

特别是淫羊藿,大有来头。在西北有很多牧羊者,发现羊吃一种草后,一日可以交尾数十遍而不殆,所以人们称这种类似豆叶的藿草为淫羊藿,羊吃了后,大大增加繁衍生息的能力。

当今临床上用以治疗男子真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效果极佳。

还有个经验,以淫羊藿配石楠叶,可治疗女性性欲冷淡。

这淫羊藿又叫仙灵脾,也是沾仙带灵的药草,需要重视起来。

如果是女性不孕的,老师便常把四君子换为四物汤,原方打底不换。
68

虽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的小康社会,可很多人却因为过度温饱而不健康,身体这种东西很奇怪,太过了会生病,不及了也不行。故《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

一天到晚都看电视、电脑,过用了肝血,导致肝气都走不动了,郁在那里。吃饭也经常过量,引起胃肠长期超负荷承载,这样胃肠也走不动了。

这个皮肌炎的患者,嗳气,长期过度温饱,她脸上、手上尽是红斑,今天来复诊,已经是很多次来复诊了,我问她好些了吗?

她说,腿脚本来没什么力的,现在轻快多了。以前吃激素强的松,吃到嘴巴都烂了,胃也病了,一直减不下来。后来在这里吃中药后,才把激素减下来,以前人也很胖的,现在好多了。

这个皮肌炎的患者,虽然现在还没有根治,但在老师这里吃药,却很有信心。

可见,中医中药不单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调理病人被西药毒坏了的身体。许多西药要病人终身服药,而且药量越来越大,这是一条不归路啊!俗话说:“不服药得中医。”中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病人不吃药也能获得健康,哪有终身抱着药罐子的。

现在病人吃激素,一天吃到十五粒,吃到人都肿了,如果不是中医中药,她怎么可能减下来呢?

我问她,你现在每天吃多少片激素了?

她高兴地说,由十五片,现在减到三片了,但还不敢全停,现在胃口好多了,腰腿也有力,还可以带小孙女,逛超市、花鸟市场,以前出门走不远就没劲,现在逛完花鸟市场回来,仍然有劲。

老师说,她本身的阳气,现在正逢春天,要往外发。却因长期饮食过量,温暖过度(暖气),那阳气就升发不畅,所以现在还经常嗳气,我们把她的脾胃调调。

然后老师就叫我开平胃散与枳术丸合方,然后再用寒温并用的思路,加大黄、黄芩、附子、肉桂、石膏、代赭石、降香、金银花,这些药物打成粉,给病人服用一个月,一共才三十九块。

真正的中医就这么实在。

能看好病,或令疾病好转,用的方法中药,有很简单,这叫简验。病人服起要来不麻烦,而且买药价钱不高,这叫便廉。

简验便廉也正是真正民间中医的特色。

以前有个当地扫地的妇女,得了酒渣鼻,每年春季,鼻子都红肿。

她找上老师问该怎么办?

老师把脉后对她说,你得吃一周的药,大概要一百多块。

她说,太贵了,吃不起。

老师说,那这样吧,我配些不贵的药粉给你抹抹,怎么样?

这病人点了点头。

然后,老师就给她配颠倒散,即大黄、硫磺各等份研末,一包才几块钱。

她回去抹几次后,居然彻底好了。

后来,她又介绍几个相同的病人过来,有些效果特别好,但也有些用颠倒散效果不明显的。

譬如,一个酒渣鼻的老年人,他就刚开始用颠倒散,效果不明显,老师说他肠胃中有积滞,上冲肺鼻,得先吃保和丸,疏通肠胃,然后用颠倒散,一抹就好了。后来,果然是这样治好的。

可见,治疗疾病,还是按老师说的,要内外兼修,即便是小小的皮肤病,也有它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变化。有时不懂,病人单用软膏涂皮肤,阻碍肺气宣发,反倒加重疾病。

颠倒散用大黄、硫磺等份打成药末,凉水调敷患处,是治疗各种粉刺酒渣鼻的经典方剂,这种酒渣鼻粉刺的机理就是,体内有郁热化火,但肌表又有寒湿之邪困阻,是郁热难于疏泄,寒湿不得消散。

老师说,一味寒药大苦大寒的大黄,加一味温药大辛大热的硫磺,药力激荡,寒热对流,这样郁热得泻,沉寒得散,病就自然好起来了。

而且硫磺本身还能杀虫,不论寒热都有效。

对于这种病人,最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饮食习惯,一是少吃花椒辣椒,以免身体积热,二是要把水果戒了,水果凉药,能把身体阳气郁在里面,透发不畅,形成寒包火的各种皮肤病、粉刺、牙痛、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69

火车票是定在明天晚上,我们中午吃完饭后,回到宿舍,连觉也不能睡了,必须要把跟诊日记做完。

每天几十个病人,我们只要随便抽出几个典型的来写,就够写上一个下午。所以这几天来,早上忙着抄方、摸脉,下午则忙着整理医案,连去爬山都不可能了。

中午吃饭时,深圳的一位患者说,他刚去游完龙泉寺,龙泉寺在十堰市也比较出名,我们也想去看看。

那深圳患者说,这里只需要坐八路或六十七路公车,到张湾区政府,然后转二十四路就到龙泉寺了,一个下午可以游个遍。

后来我们还是决定整理医案,我们到一个地方,最喜欢游览三点。

一是寺庙、道观。因为“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道观的建址,一般都是风水宝地的所在,还有寺庙道观一般都有佛经道书免费流通,可以请些经典回去阅读,甚至有缘的话,还可以遇到高人,所谓“深山藏古寺,禅房卧蛟龙”。寺院道观是有不少隐逸高人的,“千点万点,不如高人一点。”人的很多智慧,并不一定全在书中,所谓“家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有时一句话,人可以受用终身。

二是我们喜欢逛二手书市场。旧书店里面有不少宝,现代出的很多书都偏于泛滥,以前出的很多书都很凝练。中医跟西医不同,中医师越古老越有味,西医是越现代越发达。我们比较好传统文化,所以平时都喜欢往故纸堆里钻。

三是就是山林,尤其是森林公园,有泥石黄土地的那种,人越走越有劲,越走越有味道。特别是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面元气很足,空气中就有百草药的飘香。人爬山能得健康,道理也在这里。中药治病是用它的四气五味,而山林之中,药草飘香,就有它治病的气味。老师也常说,山珍海味再好吃,最终也会吃青菜萝卜,轿车奔驰再好坐,到头还是要穿布鞋爬山。可见人健康的生命归宿,最终还在自然的山林中。

晚上我们吩咐大饭堂炒一盘手撕包菜,然后就吃,刚吃到一半,东梅就打电话来,叫我们别吃了,老师要一起请我们吃饭。

我们说,都快吃饱了,就干脆吃完后再过去陪你们吃饭好了。

吃完饭我们会大药房,原来王蒋、东梅已经找到新房子了,我们、老师、周师傅一起帮他们搬家具。人多力量大,一个来回就把那些行李家具都搬好了,然后老师就带我们一起不远处的八百亩餐馆吃饭。

由于明天我们就要南下了,董xx他正是今天晚上南下的火车,他现在已在火车上,发短信来跟我们说,车上特别多人,叫我们要带上凳子,不然站票就真的没地方坐了。

谈到董xx上来跟老师学一周的脉诊,在饭桌上,老师说,今天早上他终于搞明白了郁脉。

想到董xx他上午还跟老师学脉,那时老师摸完一个中焦郁滞的病人,董xx他摸过后,突然跳了起来,兴奋地说,哈哈!我摸到了!我摸到了!

原来董xx他摸懂了老师所说的郁脉。

老师是崇《诊脉心法》的,《诊脉心法》说:“脉象之首脉为郁脉。”

所谓郁脉就是不顺畅之意,六部脉象相对偏粗,即为郁脉。

老师说他多年来切脉的感受,他说没有找到郁脉就不知何脏受病。

这时,董xx激动异常,因为他瞬间体会到老师郁脉的意思。

后来,与老师辞行前,董xx执弟子礼,并言不虚此行,对老师感激之行更是溢于言表,临行前说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有空我还要过来学习。”

饭后,我们同老师一起送王蒋、东梅会宿舍,我们则跟老师会到大药房。

我们把跟诊日记交给老师,算是基本完成任务。

老师问,这些日子学得咋样了?

我们说,基本理顺了许多临床治病的思路。特别是老师断病咽喉炎、食道炎、胆囊炎、颈椎炎、腰脚不利索、视物模糊这些病症问题。我们跟老师这么多日,都隐隐觉得有些诊病断病的把握,这些东西都不是书本上可以直接学来的,在现实临床中,老师手把手教,学得很深刻。

老师又说,好,之前也有个福建的小伙子,他也是学中医的。他是利用度蜜月的时间来这里学习的,来我这里看到病人两眼就发光,学得非常刻苦。后来,本来打算同他老婆去武当山的,到头来还是舍不得去,直到假期结束才走的。

老师说,这小伙子学到了东西,他只待那么几天,用升清降浊的思路就清醒了。他很高兴,还时常与老师联系,请教一些疑难杂病。

老师说,这小伙子能学到东西,是他心摆得非常诚敬。

可见学东西,不在乎时间的长短,有人跟师三年,未必能得师精髓,但有人跟师临证数日,便豁然开朗。这正是印光法师说的:

有一分诚敬则有一分利益,

有十分诚敬则有十分利益。

老师说,枳壳、桔梗是很好的药对,还有龙骨、牡蛎,可以解决不少疾病。

人身体气机升降好比交通,该左走的左走,该右走的右走,不管大病小病,有病没病,都要各司其属,都要这样,清升浊降,各归其位。

老师又说,中医调的是心神气形,调气比调形更重要,调气后,就要调神了。所以治病期间,要重视话疗。

老师所谓的话疗,就是通过语言把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态告之患者,令患者能够遵从。

明天晚上老师就要坐车去海南参加第二届道医会了,去年是第一届,这第二届道医会主要是献宝。就是那些修道学医的人们多年的临证精髓,会纷纷地在道医会上发表演讲,老师也准备了讲稿。

老师说,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他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多做些善事。这并不是说老师有很多钱,而是老师很知足,家里每天的开支很少,这正应了那句话,人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之后,老师又将起他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还有大学时到废品收购站去买各类二手书,后来又谈到立体几何。

老师说学中医要把病人的立体感找出来,像把脉一样,脉一摸,气血的立体感就要出来。

所以,老师还想再续写《医间道》,老师说《医间道》上的“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知识从平面上来绘画看的,以后还要继续深化,人体是一个空间立体。这样老师也说他还需要继续完善提高自己的医学体系。

老师问我们是不是急要赶回南方?我们说并不急,没有什么特要紧的事。老师说,既然这样也可以多留些日子。

我们想了一下,觉得也是,古人学一门技艺,都要有石上坐三年的决心与毅力。我们在老师这里前后学习还不到半个月,虽说每天都学到很多东西,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传统中医师来说,还远远不够。这样我们就决定再呆一个月,并且每天写跟诊日记,整理医案,上午抄方把脉,下午读书写心得。

老师说写跟诊日记很有意义,可以令很多没能来任之堂的中医学子,直接学到很多东西。
 
70

第十四天,三月三日。

《大医精诚》说:“一人向隅,满堂不乐,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

现在许多家长带小孩来看病,心急如焚,宁愿代小孩受病。

今天第一个病患就是小儿发烧咳嗽,家长特别关心,问了老师很多。

这小儿发烧,起源于父母过于关爱小孩,想给小孩进补,用玉屏风散煮羊肉给小孩吃。

老师看了后说,春天不能随便进补,春天阳气往外往上升,不要随便喝温补的东西。

老师又说,春天肝阳上亢的病人很多,我们要帮他收收。小孩子是少阳之体,正逢春天,阳气上越,会把下面的阴水消耗掉,这小孩是明显的脾肾阳虚、肝阳上亢。春天的病有三种:

一是阳气升不上去,要用疏肝顺肝的思路。

二是阳气升发太过,要用镇肝收敛的思路。

三是阳气郁在中焦,要用升降调和的思路。

这样这个小孩,老师便开了个简单的方子。

以黄芩、桑叶、桑白皮、竹茹,清泻肺热降胃气。

再以芦根、白茅根,甘淡之品,引浮热从膀胱小便排出。

用龙骨、牡蛎,把亢越的肝气往下镇收。

还加入芍药甘草汤,养阴缓急,止咳嗽气急。

这方中十味药,基本都偏于顺降。人体气机有降就有升,“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故治病不能纯升亦不能纯降,纯升则阳亢不制,纯降则气泻不止。

这时,老师在十味顺降的药中,再加入一味苍术,可以让小孩在降气顺肺的同时,能升发清阳。

这样,方子就有升有降了。

老师还交代病人回去要把脚搓搓,引浮热下行。

关于小孩子的保健,许多家长都不知道。小孩子的病,其实是家长惯养出来的。所谓关心则乱,我们临床上看很多父母太过关心小孩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掉了。

对小孩的欲求过于顺从,要吃什么尽管给他,还担心小孩营养不够。恰恰相反,很多小孩根本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过剩。胃肠有积滞,所以老长不好。

老师说,不能给小孩零食,零食害人不养人。

民间有句话叫:“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的父母很少有能理智地给小孩三分饥与寒的,只会过度温饱,导致小孩的经常感冒发烧,这点,也是很值得思考的。

第五个病人是佛门第子在家居士,她得了胃病,她说她胃老容易胀胀的火烧火烧的,这次是来复诊的,上次吃了药,好些了。她说,吃药后大便变得很稀烂,大便一天两次,肚子也老咕噜咕噜叫,**很多。

老师摸她脉后说,你上次肝脾郁得很,现在松了些。放些屁拉些稀屎畅通腑畅,中医叫“气郁成莝,推陈出新”。

老师问她脑袋清醒了些吗?

她点头说,是清醒了些,只是现在嘴巴还特别干,干得一点唾沫都没有。

老师问她,打呼噜吗?

她点头。

老师说,这是痰阻气滞,以口呼吸口就容易干。

她是学佛吃素的,但却说一出门坐车,脚就容易抽,口中异味也特别大。

其实,吃素的目的并不是吃清净的饮食,而是要达到素心的目的。素食只是手段,素心才是根本。

她说,她学佛每天都诵经,但仍然很烦。

老师说,你思虑很多,思则气结,思虑伤脾,肝脾功能发不出来,所以想多了也是病,你身子中间长胖,是中焦气机堵住了,所以胃中容易有烧胀感。

这样老师知道她头晕以及胃胀的症状减轻后,又继续守方,所谓效不更方,老师还是用加强版的逍遥散。还特别加入鸡矢藤与海浮石。

老师说,病人身上有痰湿积滞,鸡矢藤能把肠中积滞化散。海浮石专化顽固痰湿。这病人吃后食欲会增加,胃口会开,还会不断**,也容易睡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