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河锅厂的前世今生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8-07-04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在衣食住行中排第二位,这足以说明“食”之重要。说到食,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锅。可能现在许多年轻的陆河人不清楚,陆河县曾经有一个“锅厂”,生产的铁锅行销周边一带。


历经沧桑    发挥作用



据了解,陆河县锅厂的前身在该县河田镇河田圩盐街尾妈娘宫附近的地方,是两家私人企业,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公社化后该厂国有化,成为一间国营企业,厂长是黄玉良。1961年,该厂迁往螺溪公社螺溪大队、现新溪村委西眉漈(1962年,新溪从螺溪大队分出,成立大队)。该厂占地三十多亩,建有厂房、高炉、烟囱和工人宿舍等设施,有工人约30人。河田圩老锅厂聘请的四五个当技术员的五华人也随厂迁到新厂工作,厂长是翟庚。

 


正式成为国营工厂以后,陆河县锅厂曾先后多次更名,饱经沧桑变化。1958年后,该厂取名为“广东省地方国营陆丰锅厂;1968年,更名为“地方国营陆丰县锅厂”;1980年下半年,恢复“广东省地方国营陆丰锅厂”;1988年,陆河建县后更名为“广东省地方国营陆河锅厂”;2001年,陆河县经信局把该厂移交给该县国资委后更名为“陆河县锅厂”。因为该厂位于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新溪村委西眉漈,故民间俗称其为“螺溪锅厂”或“西眉漈锅厂”(以下简称“陆河锅厂”)。陆河锅厂是一个国营企业,曾经非常旺盛,生产锅嫲(生锅)和犁头等产品,为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陆河锅厂主要生产制造人们煮饭用的炊具锅头、“生烳锣”和犁头,陆河人称“锅头”为“锅嫲”。生产锅嫲叫铸锅,陆河人叫“淋锅嫲”。铸锅需要建高炉和“锅嫲模”。高炉是用耐高温的材料筑成的,作熔铸锅的原料用。“锅嫲模”是用一种无沙的粘土,也叫“炉泥”,晒干后放到碓里踏(炼),做法相当于做砖瓦把粘土放到大圆槽里加水让牛反复踩踏,使其富有粘性、坚韧。粘土踏好后就把它在地上堆放成一堆堆半球形形状做底座,然后,在上面做个形状像它一样的金属罩罩着,罩和底座之间留着像锅嫲一样厚度的空隙,罩的顶端中间留个小圆孔,这就是“锅嫲模”。

 

当时,做锅嫲模的炉泥原来在当地开采,后来在河田公社宝山大队青龙背村开采。此种炉泥在耕地表层下面,是无沙和其他杂质的淡黄色或黑色粘土,村民们用锄头把它挖出来晒干后,用畚箕挑到螺溪西眉漈卖给锅厂,每百斤一元左右。再后来,就用手扶拖拉机或龙溪车把炉泥载到锅厂。说起此事,青龙背村村民罗云照向笔者详细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据悉,铸锅的原料是生铁。生铁性能坚硬、耐磨、是铸造的好材料。不过,生铁的缺点是脆、不能锻压。陆河人称生铁为“生”。该厂迁到螺溪初期,由于公路未开通或车辆运力不足,生产原料旧锅生、旧犁头等要靠人力从河田挑到该厂,生产出的锅嫲要靠人力挑到河田,真是费钱、费力、费时。

 

铸锅的具体工序是:把生铁、也可以是废锅生和犁头生等倒进高炉,用木炭燃烧加温使其融化。接着,把融化后的生水(液体)往锅嫲模顶端的孔里倒,倒满后立即用一把铁尺在这个洞口一抹,这个地方就是锅督(顶端)。这时,铸造一个锅嫲的工序基本完成。接着,按照这种做法铸第二个、第三个......待这些锅嫲降温冷却,但还有一定温度时,就可以开锅模,技术人员对每个锅嫲进行检查修理。俗话说:“十锅九孔”。意思是说,刚铸的锅嫲几乎个个都有“沙眼”(小孔),工人就在沙眼处轻轻一锤,沙眼就没了。然后,把一个个锅嫲收起进仓库垒起。

 


陆河锅厂生产的锅嫲有几种规格:最大的叫“煮糖锅”,锅面直径80厘米;家庭用的大锅嫲叫“菜锅”,直径73厘米。此种锅嫲上唇里面有五条圆形的线,因此,也叫“五线锅”,或“大锅嫲”(现在从外地运进的大锅嫲锅面直径74.5厘米);其次,是叫“本舟”,即是“三线锅”、大灶头(炉灶)的“锅尾”,锅面最大直径56.5厘米;还有“两耳锅”、“六耳锅”、“八耳锅”、“九耳锅”;再次,还有铸各种“生锅盖”、农民耕田用的犁头、犁壁。犁壁又分为正犁壁和斜犁壁。



曾经辉煌    质量上乘



该厂生产采用“三班倒”上班制度,日夜不停地连续生产,时间最长的一次曾连续生产2个多月。因为,停产会使高炉风管处于“一冷一热”状态,容易损坏。因此,不能轻易停产,只有等到风管损坏了之后,才停产休息。


以前,这种大的铁锅嫲与陆河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家户户都要买锅嫲作灶头,前面一个大锅嫲,后面一个锅尾,一日三餐要靠锅嫲来煮食。暖水(烧水)洗身、养猪煮汁(猪料)、做酒、逼酒、普米子等都要用到大锅嫲。锅嫲、水缸是普通家庭最大件的家具之一。若家里的锅嫲被打碎,那简直就是一场灾祸。兄弟分家添置锅嫲也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要东借西凑才有钱购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大锅嫲大概5元左右,一个锅尾大概3元左右。那时,一个强壮的劳动力一天才赚四五角钱,甚至更少。而且这钱往往还不能立即到手,很多要到年底再统一结算。因此,普通人家很难凑够5元钱买锅嫲。于是,大家对锅嫲都十分小心使用,认真保护。若锅嫲损坏穿孔,只好拿给补锅嫲师傅补,有的一个锅嫲补了几次。若是急用的话,就在圩日时把锅嫲拿到圩里叫师傅补。有些补锅师傅会轮流下乡到各个村寨为村民补锅(拙作《补锅的记忆》一文中有详细介绍)。

 


当时,陆河锅厂干群团结,工人积极性高,生产逐步发展,日产锅嫲几百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该厂的鼎盛时期,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海丰、揭西、汕头和惠州等地区,经济效益较好。工人的工资、福利和劳保是比较好的,是很多人羡慕的单位。此外,该厂曾多次被评为地区和省先进单位。

 

1960年代初,该厂重视对职工的文化教育,开设了“文化夜校”。许多文化较低的职工到校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河田镇河北村委的罗学森曾担任过该厂“文化夜校”的教员。

 

1969年,该厂技术员张层(又名张壮层,任评委)带着该厂生产的犁头到汕头市参加全地区的质量评比,荣获第一名;同年,他带着该厂的锅嫲到广州增城参加全省质量评比,荣获第一名,该厂受到奖励。

             


因故谢幕    改为他用



1989年,广东省作出“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该厂由于生产锅嫲等需要大量木炭做燃料,与省里的上述决定有矛盾,省里便指示该厂停产。该厂于当年停止生产。

1989年,《羊城晚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到新建立的陆河县采写的文章,称“陆河县是新建的县,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外地人不知有‘陆河县’。”其中有一段文字提到陆河锅厂:“......该县唯一的国营企业陆河锅厂也名存实亡......”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陆河锅厂所面临的情况。

 


如今,陆河锅厂厂房和工人宿舍大多已倒塌或破烂不堪,厂区一片荒凉。走在厂区,文革时期的标语依稀可见,仿佛还在诉说往昔的辉煌。锅厂停产后,该厂利用厂区所在地丰富的水力资源,与陆河县经委及民间合股扩容更新水力发电站,继续为发展社会经济作贡献。


尽管陆河锅厂早已没有生产锅嫲,淡出了民众的视野,但是许多人不会忘记,其曾经为陆河、陆丰及周边民众的生产生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