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杯“下午茶”喝了700年,上海人都不一定知道 | 人物

 cxag 2018-07-04

🍪

现在的小仙女们,

都流行在周末约上好友去喝一杯下午茶。



各式各样精致的茶点摆开,

就可以跟小姐妹一起,

美美地自拍啦~



但其实这样的下午茶,在700年前就有啦!


戳视频,一起喝阿婆茶↓↓↓



“一碗阿婆茶、二块萝卜干、三根咸菜苋、四根青竹头……”身着蓝青色花袄的阿婆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小调。农活干累了就歇歇脚,一边说着家长里短,一边拿出一壶茶水,吃上两口咸菜,生津止渴。这是沪郊青浦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蔡浜村,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喝阿婆茶的传统在这里已经有700多年了。



阿婆茶,并非某种茶的名字,而是被当地人称为“边喝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的喝茶习俗。如今,阿婆茶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居青浦区“十大乡土文化之首”。



“风炉炖水滋味好。”泡一杯“阿婆茶”,看似简单,细细数来,大致分为“炖水”、“烫茶杯”、“撮茶叶”、“点茶娘”、“上茶果”、“冲茶”等工序,其中,“炖水”和“点茶娘”是让茶水好喝的“点睛之笔”。


炖水,用的是铜吊子灌水,放在用稻草和烂糊泥做成的风炉上,再添木柴大火炖。别看铜吊子又黑又重,泡出来的茶味道好,香润、解渴。



点茶娘,则相当于首次沏茶,只用少量的开水点茶,然后将盖子捂上,略等片刻,再冲入较多的开水,这样可以保证茶水的色、香、味俱佳。按照这种方式沏出来的茶,芳香异常。



喝阿婆茶,还要配上几道当地的小菜,如菜苋、萝卜干、酱瓜、雪菜等,也有热点心,如芥菜塌饼、麦芽塌饼、毛蒸芋艿等才够味。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阿婆们也会用话梅、花生、各种新鲜水果等来作为茶点。



“用老一辈的话来说,茶喝不动了属于身体不好了!”阿婆茶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朱慧宝笑着说。一壶热茶,八样小菜,村里的阿婆们轮流请喝茶,只要有空闲,就一定不会错过每天下午这喝茶的时间。



碰上家中有大喜事,还要请全村人都来喝茶,颇有以茶代酒之风。邻居中即使有矛盾了,一场茶喝完,就又和和气气了。阿婆茶不仅是家长里短的“解闷茶”,还可以是一杯“和解茶”。


在一碗碧绿的茶水中,在阿婆们爽朗的笑声中,她们找到了邻里的和睦、简单的幸福。其实,只要阿婆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喝茶做事,就是阿婆茶。



这杯传承了700年的“下午茶”,

暖到你了吗?


本文由smg摄界与腾讯大申网图说上海联合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