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个工具,可以解决孩子90%的学习问题!

 已矣无 2018-07-05

思维导图在学生学科学习中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成“图文并茂”的学习笔记或学习地图。思维导图发明人托尼博赞先生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学习是一次作战,那么记忆术就相当于士兵手中先进的作战武器,而思维导图就相当于卓越指挥官军事战略思想与作战方案,二者合二为一,将战无不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点,思维导图不是绘画课,在学科学习中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种创新、好玩、有趣的图文笔记方法。所以,任何没有绘画基础的人,都可以通过这套系列课程学会它。第二点,思维导图必须在听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在听完之后动手练习。

我们的大脑其实就像一座图书馆,不仅需要身强体壮、高效的图书搬运工往图书馆里搬运知识。同时,随着时间和知识的累积,信息量不断增加。我们更需要一位精明的图书管理员来更有效的管理这些资讯,而思维导图就扮演者精明的图书管理员这一角色。

 

如何才能学好思维导图呢?

答案就是一定要学会发散思维。不会发散思维一定学不会思维导图。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时呈现出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都可以培养大脑的发散思维能力。

举例说明,当我提到“学校”这个关键词时,你的大脑里能联想到了什么呢?

现在你可以找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如果有6色或12色水彩笔更好),白纸横向摆放在桌面上,在白纸的最中间画一个圆圈,然后把“学校”两个字写在圆圈内。当然,你也可以画一栋大楼,楼顶上画一面国旗,用来带表学校这个概念。当你根据“学校”这个关键词联想到某个新的思考方向(比如,学校名称),就在上面画出一条分支(一般第一条分支从1点钟方向画出来,按照顺时针排列),像树杈一样,把你大脑内的与“学校”有关联想的想法写在分支的上面。一条分支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是关键词,而不是句子。

比如,当你看到“学校”这个关键词,想到了“学校名称”,也就是校名,你就可以在圆圈的右上角画出一条小分支,分支由粗到细,像树枝一样,然后把“校名”两个字写在分支上面,贴近分支写,像有一只手拖住它的感觉。

除了“校名”外,可能你的大脑还可以联想到校训、老师、同学、学科、操场。那么,这五个关键词就需要在圆圈周围再画出五条小分支(每条分支的颜色尽量不重复),然后把关键词写在分支的上面。它们依次是校名、校训、老师、同学、学科、操场。现在你的眼前,这个有着六条腿的图像笔记展现的就是你大脑简单的发散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实发散思维就是根据你的中心关键词向多个角度思考的过程。它不受“对与错”的限制,是一种自由、开放式的思考方式。当然,刚才的中心关键词“学校”肯定还可以联想到更多角度,比如与学校相关的各种荣誉,学校举办过的各种活动等。多一个思考的角度,我们就多画出一条分支就可以。发散思维可以引导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同时提高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而,这种能力日常学习与考试中尤为重要。

发散思维有着无穷的可扩展性

举例,刚才的六个角度:校名、校训、老师、同学、学科、操场。

根据第一条分支上的关键词“校名”,我们可以直接联想到具体的学校名称,比如,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或者你自己现在就读的学校,甚至是你高考的目标大学等都可以。新的二级分支还可以继续发散思维,根据“北大附中”这个关键词可能联想到的北大附中的创办时间、校训、所在位置等。联想到三个关键词,就在“北大附中”的分支后面引出三条小分支,把关键词写到上面。其他分支依次类推,多层级发散思维。

比如,根据“校训”这个关键词,可以联想到各个名校的不同校训,或者你自己最喜欢的某个校训,比如,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校训”后面,画出二级分支“清华大学”,然后再画出两条三级分支,把“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写在三级分支上。其他,你喜欢的校训,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发散思维,写在分支上。

每一条分支像一棵大树一样向外生长,不断扩展信息,最后就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

这就是发散思维的作用,以点带面,帮助大脑更快速的提取信息。当然,并不是所有发散思维的多角度都是有用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要在多个角度中去做判断和选择。你可以根据刚才的思路,完善你的发散思维过程,最终你的纸面上一定会呈现出一幅基础的、思路清晰的思维导图作品。当然,这需要你真的在听到过程中,或听完之后,切身实践去练习,才能看得到,体验得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