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求定位,商业模式的起点!

 我是圭水 2018-07-05

订阅“daishiyj” 与戴教授一起设计企业未来

导读

近些年来,“定位理论”风行一时,并且泛化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企业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等等,各种说法都有,可一旦回归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需求决定供给”,则不难理解,企业最首要的定位,还是“需求定位”。

所谓“需求定位”,就是要开宗明义地明确: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所瞄准的,到底是哪一类用户的哪一类需求?

1

需求定位第一位的考虑,是“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

以液晶电视机为例

三星将显示屏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创维,创维生产出电视机,3000元卖给国美,国美再以4000元卖给消费者。那么,国美的4000元收入,创维的3000元收入乃至三星的1000元收入,都来自于谁?都来自链条最末端的最终消费者,最终买单的是最终消费者。

如果产品和服务不符合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这一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会受影响。换言之,最终决定企业兴衰荣辱乃至生死存亡的,是最终消费者,最终消费者才是企业真正的衣食父母。

“需求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不是一回事,后者的眼界相对比较狭隘,往往只看到与自己企业直接打交道的下游客户,但更多的时候,只分析直接的下游客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客户的下游还有客户的客户……事实上,一路追寻下去就会发现:决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持续销售出去,或者说决定企业最终命运的,是最终用户。

2

最终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并不完全等同

是的,在绝大多数时候,最终消费者就是最终用户,但也确实存在着二者分离的特殊市场,其一是礼品市场,其二是儿童用品市场。

礼品是典型的“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购买者和使用者是错位的。不过,如果是真心实意地送礼,则仍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期望或者喜好,所以最终用户的因素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一家生产男士剃须刀的企业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剃须刀的使用者是男性,但购买者通常是女性,作为礼物送给父亲或爱人。这家企业据此认为,既然多数购买者为女性,就应该按照女性的审美观去设计产品和包装,于是推出了粉色系列,不料在市场上却遭遇滑铁卢。

原因很简单:最终消费者是女性,但最终用户是男性,女性买剃须刀作为礼物送给她的爱人,首先考虑的,恐怕还是“他”的喜欢程度吧。

不过,在中国确实存在一种特殊情况,送礼并非出自真心,东西有没有用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礼的人“有面子”“拿得出手”。譬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当中的“脑白金”,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是紧紧抓住了一部分中国人虚情假意送礼的国民特性。

3

为什么“0~14岁儿童”的用户定位根本不靠谱?

儿童用品市场,由于跨度非常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宝儿童装公司(应企业要求,这里采用化名),最初的产品定位是致力于开发0~14岁儿童的高尚童装,因而在产品宣传上也是全力主打时尚、品位、气质、优质面辅料和优质做工。

戴老师为该企业设计商业模式时,只问了一个简单问题:谁在买?

不同年龄段的童装购买,决策主体及其消费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0~3岁的婴幼儿用品,购买者和使用者是错位的,父母买啥就是啥;3~6岁,会参考孩子意向,但主要还是父母拿主意;7~12岁,则以孩子意见为主;12岁以上,进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识凸显,我的衣服我做主,甚至和父母反着来。要想面面俱到,同时精准满足差异如此巨大的不同购买决策者的审美和喜好,怎么可能?因此,“0~14岁儿童”这一用户定位,根本就是不着调的。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最后摈弃了这一率尔成章、大而化之的用户定位,将最终用户群体重新定位为:尚未进入青春期的7~12岁时尚中产家庭儿童。

4

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

确定了最终用户,接下来,就要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即在最终用户的诸多需求当中,企业选择哪一点或哪几点作为其产品或服务瞄准的“靶心”。

仍以宝儿童装公司为例,如何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呢?

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靶点,不能基于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也不能基于严谨但却苍白的逻辑推导,一定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深入各种现实的、鲜活的、生动的使用和消费场景,在各种场景中感知和把握最终用户的各种要求、各种期待,然后不厌其详地记录下来,再分门别类,一一填入马斯洛需求层次表中,如图所示。

接下来进行表上作业,即在反复的比较中,遴选出若干最终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核心需求点”;在反复的比较中,遴选出若干最终用户非常渴望却从被满足的“需求痛点”。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所瞄准的“需求靶点”,通常是从“核心需求点”或“需求痛点”中选出。

一般来说,在成熟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中,“核心需求点”都已经被满足了,新进企业能够做文章的,往往只剩下“需求痛点”。

如果市场不那么成熟,“核心需求点”尚未被满足,也是“需求痛点”,那对新进企业来说是再好不过了,“需求靶点”就是它了,靶心、准星、缺口“三点一线”,离“一击而中”也就不远了。

如果企业瞄准的“需求靶点”,既不是“核心需求点”,也不是“需求痛点”,就要认真反思了:还有哪些最终用户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还有最终用户的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是否需要重新选择目标用户或需求靶点?

经过上述分析过程,宝儿童装公司最终选定了主攻的需求靶点:试衣隐私、场景体验与着装顾问,据此构建出“场景模拟、角色扮演、以玩带销”的场景体验式销售模式,即在直营店中设立多个迷你型的试衣间,例如公主城堡试衣间、王子庄园试衣间……让孩子们在这些童话般的试衣间里换上衣服去装扮、去体验、去臭美。可以想见的是,孩子一旦穿上了身,怕是脱不下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父母买单了。

以上的需求定位过程,是从最终用户出发,确定需求靶点,继而确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必要时对产品和服务重新打磨或创新。

需求定位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即从企业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出发,找出与之匹配的最佳需求点,继而追踪出目标用户群体。当然,无论从哪一头出发,分析时都要同时兼顾另一头,联动起来一体思考。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