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清朝最得宠的汉臣,雍正视他为左右手,乾隆登基就下令抄家

 林小霖 2018-07-05

清朝历史上有一位重臣,其原本可依仗着历经三朝的功勋,风光地度过晚年,并且作为清朝唯一一个享有太庙的汉人而万古留名,却因为上了岁数而犯糊涂,三个低级错误差点让他成为家族的罪人。这个人就是鼎鼎有名的张廷玉。

张廷玉的出身可说是非常有声望的了,从他父亲张英算起,张氏一族六代共产出了十三个进士,其中只有一人未入翰林院。放在现代,就是一个妥妥的学霸家族了。雍正元年,张廷玉已经官至礼部尚书,就相当于如今的省部级。但他的另一重身份更令人艳羡,那就是太子太保,就是众皇子的老师,意味着无论以后谁能登基,张廷玉的风光都将是无人能匹的。

随着不断的加封进爵,雍正越来越器重张廷玉,乃至一天二三次的召见都是寻常。有一次,张廷玉生病,雍正得知后就对自己身边属下说:“我这两天手臂异常疼痛,你们知道原因么?”属下们都非常惊慌,雍正才道:“张大人就是我的左膀右臂!”

雍正驾崩后,张老干部依然为皇帝尽忠,只是这个皇帝原本是他教出来的学生。乾隆十三年,张廷玉已是76岁高龄,由于发现自己越来越糊涂,甚至出现了轻微的老年衰老现象,因此在他偶尔清醒之时就想到自己毕竟已经为清朝服务了三代,也应该安享晚年了。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风调雨顺的日子里,老张郑重地向已经出师的乾隆递上了退休申请。

但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自己曾经的学生竟然会说:“张爱卿,你已是三朝元老,深受皇恩,而且我父皇在世时曾许你太庙,那你怎么还想着要辞官归田呢?”要是张廷玉能用委婉动人的说辞再加请求,说不定乾隆就会允了他。但没想到老头子因为想要告老还乡的心过于迫切,结果言语不经大脑,犯了以他的阅历、学识和身份本不该犯的第一个低级错误。

张廷玉道:“从古代上看,也不是所有享太庙的大臣就都要一直做官到死,比如明太祖就让刘基回乡安养。”但估计是记忆力退化的缘故,张廷玉似乎是忘了让刘基退休只是朱元璋计划的第一步,刘基最后的结局不仅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被皇帝派人悄悄毒死了。可是乾隆记性好着呢,何况他又腹黑多疑之人,自然会认为老师说出这个故事是在影射自己为君不仁。

但这只是开始,第二个低级错误发生在乾隆终于同意张廷玉退休之时。当时,朝中有一方势力一直与张廷玉相抗衡,就是鄂尔泰为首的鄂派,老张对于退休一事思虑良多之后,害怕有奸猾之辈向乾隆进谗言,就像醉酒了一般要求天子给他写保证书,保证不撤销雍正给他的配享太庙的遗嘱赏赐。

乾隆听闻后本是非常不悦,但想到自己的老师估计是年纪过大犯老糊涂了,于是便索性允诺了他的请求。结果大喜过望的老张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年老,就不必特意进宫谢恩,让自己的儿子代为叩谢即可。结果,原本已等着张老师来对自己三叩九拜谢恩的乾隆,看到来的是张廷玉的儿子,就彻底的怒火中烧了。这第三个低级错位点燃了乾隆的杀,乾隆下令抄家,并叮嘱搜谱张廷玉家中是否有反抗朝廷的言论。

最后好在张廷玉一生为官清廉,加上也并未找到什么反抗朝廷的证据,乾隆皇帝也就只把三朝皇帝赏赐的东西悉数收回,就在张廷玉死后,乾隆皇帝一改常态,还是将其位列太庙。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