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写绝句?来看看唐人是怎么写的

 阳关残雪 2018-07-06

绝句

“绝”,绝好的,绝佳的。“绝句”,从望文生义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绝好的句子,绝好得让人“增一字则繁,减一字则简”的句子。

有一种说法认为,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联句”,《唐诗学引论》上也是这种说法。当时文人宴集,流行作联章,一人写一首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每一首五言四句截出来,即是“一绝”。那时候的绝句只有五言,发展到七言,是唐代的事情了。在五绝的短短二十个字里头,没法铺排、叙述,如果想要表现丰富的画面与情感,做到言尽而意不尽,文断而情不断,着实是有难度的。

初唐的诗人已经对绝句有所探索,也诞生了不少佳篇。到盛唐,一大批名家出现,绝句达到鼎盛,致使这一诗体日后的发展也很少能超出其范围。

让人欣慰的是,现代有很多诗词爱好者,他们不一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但他们会花功夫去钻研诗词写法,研究唐诗的演变发展、格律韵部、表现手法,从唐人的文字中学习与借鉴,这对提升诗词创作水平有极大帮助。

唐诗的演变、格律暂且不谈,那么,从唐人绝句的表现手法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呢?唐人是怎样把短短二十个字写成令人拍案叫绝的“绝句”的呢?

甲 “景”

景物的描写至关重要。融情入景,意在言外,却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是高明的诗词表现手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在景物描写这方面,还要推崇一个人——李白。不论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都体现了李白写景的“范儿”。光是一首《静夜思》就足够称道了——开头两句只描绘明月光辉,写着写着,不露痕迹地就变成了“思故乡”,二十个字结束,思乡之情仿佛与月光浑然一体,勾勒成一幅密不可分的画面,全篇除了“思故乡”仨字,只是写景,读者却能感受到那种渺远之思,这就是李白写景的高明之处。

融情入景,意在言外,语尽情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唐人绝句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果你学会了这一招,不光是写诗的水平会上一层楼,写作文的水平也会上一层楼。

乙 “象”

“象”,就是意象。纵观经典的唐人绝句,大都集中描写一种意象,很少有意象分散的。绝句才这么点字,你开头把坑挖大了,就得用后两句更短小的篇幅去把它填上,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别挖这么大的坑。

唐人所选的意象大都很有代表性,如用“莲”表示爱情、用“柳”表示离别、用“蝉”表示高洁……等。通过简短的几句白描,往往能够以小见大,用二十个字道出二百个字的韵味。也许,这就叫做“大题小作”。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这两首都是典型体现了唐人以小见大手法的绝句。第一首《春怨》看似只描写了黄莺儿一个意象,却以小见大,思维延展到征夫思妇乃至局势的动荡,把二十个字发挥到了极致;第二首亦是如此,通过一把戟,延伸到了赤壁之战,发表了对三国英雄成败的感慨,辞约义丰,令人遐想。

除此以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两首也是意象集中、以小见大的代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看似只分别描写了一个意象,却从这个意象中流露出深远的感慨,看似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中间却蕴藏着一篇800字作文。

丙 “喻”

“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诗概》

如果不会借端托喻,只是机械地描写物件,那写起咏物诗来一定乏味不少。在唐人绝句中,不光咏物诗,许多其他类型的诗也少不了借端托喻。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

——崔国辅《怨词》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这一点,唐代之后的人也做得不错。如宋代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明代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都是借端托喻的成功之作。

丁 “大”

这里的“大”,不是指描写大的事物,而是把事物放进一个大的格局,比如时间与空间。在广阔的时空之中,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纬度、历史的深度,在有限的字数中扩大诗歌的容量,并且更能加强诗歌感染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第一句从秦时明月写起,已然拉开了时空的帷幕,后两句又写汉将,然后由古及今,历史的磅礴浑厚,使这首诗透着雄伟的气度,所以经久不衰。

不光边塞诗、咏史诗,其他诗也完全可以通过时空的“大”,来增强艺术感染力。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译: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这首与刚刚那首刚好相反,一首是“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一首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但这两首的共同点是,都跨越了较大的时间或空间,通过时空交错的比照,使主题情感得以烘托与升华。

戊 技巧方面

除了前面提的那几点,还有几类技巧方面的表现手法值得一提。

1起承转合

起,发端;承,延伸;转,转折;合,收尾。“起”,需以不凡的笔力振起全篇;“承”,缝合、传递,为下文做铺垫和蓄势;“转”,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合”,提示题旨、耐人寻味。只有“起承转合”得当,一首诗才有跌宕起伏之感。

唐人绝句已经相当讲究起承转合,后来的律诗更讲究这个。从唐诗到八股文再到今天的小学生作文,“起承转合”从来都是必备的写作技巧。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唐绝句中起承转合的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危楼高百尺”是发端;“手可摘星辰”是拓展;“不敢高声语”是转折;“恐惊天上人”既是收尾,也是对转折句的补充,生动形象,表现出李白奇特丰富的想象,所以被选入幼儿启蒙读物不是没道理的。除了唐绝句,后世亦有经典的“起承转合”之作,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

既然“转合”的两句尤为重要,绝句中,后两句就很少会用到对仗,因为“合”未必是“转”的承接,一个有力而耐人寻味的“豹尾”是很难在字面上同时做到对仗的。不过也不是没有特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经典的全篇对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高明的流水对(详见前文《它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也只有流水对,才hold住“起承转合”这么高的要求,当然,这也是极考验作者功力的。

学会“起承转合”这一招,对写作文也有极大帮助,头疼作文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学习。

2语气强化

平铺直叙的诗歌艺术感染力方面要欠缺一些,所以唐人好用一些强化语气的手法,让诗歌的感情色彩更浓郁。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使用语气强化词,如疑问词、否定词、限制词。

疑问词常常出现在结尾,以问句作结,等于把问题抛给读者,让他们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类似“何”、“几”、“多少”的疑问词,在唐绝句中时常出现。这类疑问词的出现,不仅让读者有想象空间,更强化了语气。“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多少”,就让读者眼前出现了一幅佛寺林立在烟雨蒙蒙之中的画面。“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几人”,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舍身忘死的无畏精神。后世亦有许多问句作结的经典之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详见前文《爱国农家诗范成大》)……等等。

否定句、双重否定句也有强化语气的作用。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限制词也可以强化语气。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夸张的数词同样可以强化语气,“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个例子,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律诗中,由于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关系,这种夸张的数词就更常见了。

3组诗体制

如果将《诗经》中重章复沓的段落拆分开来,已有几分似是组诗的雏形。屈原的《九歌》可以说是组诗的鼻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组诗就比较丰富了,我们课本学过的就包括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五首、曹植的《送应氏》二首、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左思的《咏史》八首、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等等。当诗歌发展到了唐代,随着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开拓,绝句组诗也开始出现了。绝句组诗的每一首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相互补充,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是几首、几十首,甚至百首,具有更大的表现容量。

唐代绝句组诗十分丰富,如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秋浦歌十七首》、《清平调三首》,杜甫《绝句四首》(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戏为六绝句》、《解闷十二首》,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等等。

绊脚石?垫脚石?

有人抱怨过:所有能写的题材都被古人写完了,我们现代人还能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能超越古人了。

不知有多少人看过宁航一《必须犯规的游戏》这本悬疑小说,它开头讲了这样一个剧情:十四个人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人抽个号,第一天由1号说个故事;第二天2号说;第三天3号说,以此类推,但每人的故事不允许有一丁点雷同情节,一旦有雷同则被视为犯规。

主角抽了个14号,他会在第十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才轮到讲故事。乍一看,他似乎是最不利的那个——题材数来数去无非也就那些套路,如果他好不容易构思了个故事,却被前面的人讲过了,他不就死定了?

其实不然。他足有十四天的时间可以构思,但没有人规定他构思的必须是同一个故事。他完全可以搭建更多个框架,在最后那天再把其中一个框架稍加润色。他可以借鉴前面所有人的经验,吸取所有人的教训,把自己的那个框架搭建得更加出色。

我们身处现代社会,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只有新时代的人才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才有那么多文化遗产可借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学习方法,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