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州散记》魏晋名医王叔和︱余大中

 梅香斋21 2018-07-06

魏晋名医王叔和

◇余大中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魏晋年间著名医学家和医书编纂家。高平人,其籍贯一说为今山东巨野,一说为今山西高平。由于《三国志》和《晋书》等史料均无王叔和的传记,其生平事迹只是散见于后世医籍之中,而且众说纷纭,各种观点缺乏权威论断和客观依据。

有文献介绍,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王叔和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王叔和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

也有文献介绍,王叔和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里好几代都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一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使得王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王叔和从小就兴趣广泛,少年时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时局动荡,为了躲避战乱,随着家族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王叔和侨居荆州之时,正值名医张仲景的从医生涯处于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张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张仲景的熏染,逐渐对医学产生兴趣,从此立志钻研医道医术。王叔和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他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所有文献介绍的共同点是,在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上,王叔和做出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二是著述《脉经》。对于王叔和曾经侨居荆州的具体地点和详细事迹,笔者无力详细考证,只是认为王叔和也算是“荆州名人”,至少是当时“大荆州”的名人。故而写下这篇缺乏严格史料证据的粗浅文字,表达自己对王叔和的缅怀和纪念。

王叔和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整理《伤寒论》。《伤寒论》原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该书原名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治疗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和中医理论的灵魂所在。当时还没有发明造纸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写在竹简上的。由于处在战争时期,很难完整保管和快速传播。所以,这部巨著很快就散落残缺了。有文献介绍,王叔和当时担任太医令要职,深知这部医学专著不可估量的伟大价值,于是四处搜集,终于成功得到一套完整的《伤寒杂病论》书简。在此基础上,王叔和对该书加以整理,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伤寒的部分内容编辑成《伤寒论》。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共22篇,记述治法397条,载有药方113个,总计5万余字,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当时《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却失去踪迹。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书库发现一份虫蛀“蠹简”,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内容是论述杂病的。宋仁宗诏命林亿、孙奇等名医校订《伤寒论》,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相对照,方才知晓这就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于是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25篇,载有药方262个。《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杂病治疗典范”,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得以校订和发行,除去重复药方,两书共载药方269个,药物214味,基本囊括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正因为王叔和的搜集和整理,使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论》得以延续,真是功莫大焉。

王叔和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著述《脉经》。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切脉诊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内经》《难经》中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司马迁《史记》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称为中国脉学创始人。张仲景脉学造诣很深,在《伤寒杂病论》中列有脉象20多种。华佗也精通脉学。这说明,在王叔和之前,脉学已经积累出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实现脉学系统化和规范化,王叔和撰写《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共10卷98篇。《脉经》首次系统描述临床常见的24种病脉的体象,包括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与正常人的脉象“平脉”予以比较和区别,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同时,《脉经》首次提出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在王叔和之前,所有的医生诊脉均采取“三部九候”诊断法,包括“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人迎”察看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察看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察看足背动脉。每部又各分为“三候”,因此诊脉的总数为“九候”,诊疗过程繁琐,患者解衣脱袜,诊脉不太方便。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大胆创新,采取“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手腕的寸口脉,手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三指按切,以局部候全身,便可以准确知晓病人全身的整体状况,形成诊断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促进了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脉经》问世以后,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自隋唐以后便被列为医学必读之书,书中很大部分内容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经过宋代林亿等人校订后,《脉经》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脉经》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

王叔和不仅精通脉学,也相当重视针灸学。《脉经》虽然以论脉著称,但其中有较多篇幅阐述针灸,对经络病候、腧穴理论、辨证分型、刺灸方法等均有涉及,较好地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一是倡导针灸务先切脉。在针灸治疗之前,必须进行诊断,而诊断的重要环节就是切脉,将切脉与脏腑经络辨证密切结合,以脉象为先导,然后论述证候或症状,最后决定针灸治则与方法。二是临证时主张针、灸、药结合。王叔和提倡针刺、艾灸、方药综合治疗,对针刺、艾灸、方药三者不偏不倚。三是发展俞募穴理论。此前的《内经》《难经》已经出现“俞穴”、“募穴”名称。但《内经》只有五脏之背俞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六腑之背俞穴并未列出穴名和位置;《难经》仅仅提到“五脏募在阴而俞在阳”。王叔和《脉经》则明确了五脏六腑中十个募穴和十个俞穴的名称及有关定位,使俞募穴理论向系统化条理化方向发展,距六脏六腑十二俞募穴的完整理论近在咫尺。四是强调五输穴与俞募穴的协同作用。王叔和倡导在针灸治疗时,充分发挥五输穴与俞募穴配合使用的重要功能,从而拓宽配穴思路。

在养生方面,王叔和也有一些精辟论述。“王氏养生学”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祛病延年、求得长寿。王叔和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做到适量摄入,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较为系统的论述。

进入平台的“专栏作家”系统阅读余大中先生的《荆州散记》

关于作者

余大中 湖北荆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