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甲亢,中医这一招用了几千年,大部分病人都受益

 1966clz 2018-07-06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给您说上一病,这就是甲亢。

甲亢这件事,本订阅号之前很少和您聊过。这次论及,实在是因为不少看官通过各种方式为我们留言,诉说患上甲亢之苦,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调理建议。

闲言少叙,一张当代名家的临床验方介绍给你——

生牡蛎20克,昆布20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水煎服。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的拟制者,乃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允中先生。孙先生之生平,以及在全国中医学界的深远影响,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本订阅号在这里先不多说了。看官不妨自去查阅,了解一二。

解读此方之前,我们先看看,甲亢这个病是怎么来的。

甲亢,即我们所说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甲状腺肿大。另外患者还可能怕热多汗、消谷善饥、疲乏无力、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失眠等等。女性患上此病的几率更大一些。这些是现代医学的主要认识。


传统医学,把甲亢看做瘿症。其重要的诱发因素,在于肝郁。古人认为,此病首先是肝气不舒,导致气郁伤脾。脾气弱,不能运化水湿,于是化为痰浊。还有的,则是肝郁化火,炼液成痰。痰随肝气而上,博结于患者的颈部,这才造成甲状腺的重大。这个肿大,实际上就是痰气互结的表现,就是一块“积滞”。同时,由于肝开窍于目,肝气上逆则双目前凸。肝气犯脾,则倦怠乏力甚至便溏。邪热伤阴,所以我们就会心神不宁,心悸怔忡。总而言之,肝的问题,必须要解决。疏肝解郁,是中医调治甲亢的重要手段,用了几千年。当然,这也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但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对上方的理解,就会透彻许多了。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 生牡蛎20克,昆布20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水煎服。


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疏肝解郁之品,比如柴胡、香附、郁金。这三味都是疏解肝郁的。白芍和当归,可以滋养肝血。肝血充足,则肝体柔顺。如此一来,肝性得以条达、柔和,自然是极好的事情。再看牡蛎和昆布,两味药,都善于软坚散结。尤其是牡蛎,还有潜阳补阴之效。这对于痰气互结,颈部重大,同时又肝阴匮乏的人,十分有利。

应该说,此方针对的是甲亢属肝郁痰结的人,主要表现,就是心情急躁、心烦易怒、恶热多汗,口淡无味,纳少腹胀,大便溏薄、多痰、甲状腺肿大、喉咙有压迫感。舌质红或者淡红,舌苔腻或者黄腻,脉弦滑或者数。这样的人加减应用,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方剂的介绍,是为了更好地给您以借鉴和启迪。您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