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套公式报志愿,超级简单实用的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雪泥鸿爪666 2018-07-06

按照程序,套上公式。对,就这么简单!

报志愿也可以套公式!

——超级简单实用的高考志愿填报策略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必选动作,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之路,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只有通过填报志愿,才能被录取到大学校园,才能圆自己的大学梦。

掌握志愿填报的策略,不仅能恰如其分的进入理想的大学,还能避免出现死档、退档等问题的出现。但是很多高三学子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提高成绩上,忽略了对志愿填报的研究,以至于填志愿时一头雾水。有没有一种简单实用的策略,既能录取到心仪的高校,又比较节省时间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是亦孔之见总结的填报志愿的经验,实实在在,经济实用。

第一,  大方向盲选。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无从指导,全国1000多所高校,如果盲目选学校、选专业无异于大海捞针,伤力费神。你可以按照①学科门类(文、史、经、哲、法、教、管、理、工、农、医、军)或者②学校地理方位(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或者③学校所在城市或者其他任何你特别在意的选择标准进行盲选。

第二,  查数据定位。确定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因为省招考院会公布高考分数的分段表,从该表中,基本可以确定自己的全省名次。(注:该表在公布成绩的同时就可以在省考试院网站下载)

第三,  按标准换算。如果高校在本省近几年的招生计划变化不大,则可以根据当年自己在全省中的名次,将自己的分数换算成既往几年的分数。举个例子,2015年586分的理科考生在山东省的名次为43896-44890之间,那么,这一分数在2014年也就相当于597-598分,因为2014年598以上有44341人,597以上有45234人。

另外,还有一种换算方式也可供参考:将自己的分数和一本线(自招控制线)或者二本线进行比较。比如,2017年的一本线上30分和2016年的一本线上30分可以近似看成相同。

第四,  新标准再选。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选择出部分高校,这个可多可少,但最好不要超过50所,多了意义不大。

第五,  收集数据,有的放矢。现在的高校,为了充分吸引人才,招生宣传和就业宣传都做得非常好。这就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接下来,你应该进入查询院校的官方网站,找到招生宣传的链接,这里面一般会有往年的录取情况统计。(这里应该特别注意,一定要到学校的官网上去查,随随便便搜一下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可靠的)

第六,  计算被录取的概率。根据自己换算出的分数,记住一定要用换算出的分数,查询在相应的年份在某高校被录取的情况。我的经验是:如果你的分数(注意是换算分)高于录取的平均分,录取概率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公式一(适合查询了3年数据的):超过录取平均分年份(3年以内)×31%

也就是说,假如你换算的分数在2015-2017的三年中均超过了某校(某专业)的平均分,2018年你被录取的概率为93%。把握很大。

公式二(适合查询了5年数据的):超过录取平均分年份(5年以内)×19%

公式三(适合查询了3年数据的):超过录取最低分:超过录取最低分年份(3年以内)×25%

公式四(适合查询了5年数据的):超过录取最低分:超过录取最低分年份(5年以内)×18%

几点提醒:

  • 哪个公式更实用呢?总体而言,数据越全,越精确。其次,这还与你的心态有关,如果你更保守一些,当然会选择更稳妥的数据,不是吗?

  • 不要轻信某些打着专家旗号的人。进行志愿填报指导的人,鱼龙混杂。有人是真专家,但是也有人仅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睁大你的双眼,捂好你的钱包。

  • 无论你找谁咨询,没人能告诉你百分百。上述公式也只是一种参考,总有例外情况,不是吗?

最后一点,不要让别人替你操作!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