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中医视角总结所有尿蛋白类型!肯定有你,收藏!

 白马wz 2018-07-07

这俗话说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介意的话,扫描下方二维码,加个微信呗!

总有患者留言问我尿蛋白治疗的事情,也确实尿蛋白作为肾友们最关注的临床症状之一,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尿蛋白转阴。

今天我以中医的观点方法阐述尿蛋白的病因、症状和疗法,也希望大家对照自身情况,切实把握好疾病的治疗走向。

中医上把尿蛋白分为6种类型:

1.寒湿型

主要见于偏寒体质的患者,病理机制在于外邪入里从阴化寒,与内湿相合,从而产生寒湿毒素。以水肿、尿蛋白、舌苔白腻、小便清短、头身困倦、大便粘滞等症状为主。

治疗目的在于温化寒湿、固肾涩精。用药:五味子、桂枝、附子、木瓜、干姜、大腹皮、升麻、槟榔等。

2.气阴两虚型

常见于偏热体质的肾友,患者常因摄水过少、频繁熬夜、饮食辛辣等原因导致疾病发生,体内湿毒蓄积。临床表现为尿蛋白、腰膝乏力、水肿、口渴等。

此病理症型治疗时讲究益气养阴、行气化湿。处方用药以柴胡、青皮、黄芩、白莲须、木香、泽泻、黄芪、佛手、白芍、麦冬等中草药。

3.热湿型

热湿型尿蛋白的出现与机体营养过剩、环境污染息息相关,此时身体内部氧自由基开始增多,加剧肾脏损害。患者常出现尿蛋白、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动脉硬化等。

临床治疗讲究清利湿热,处方用药以土茯苓、大小蓟、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紫花地丁白茅根蒲公英等为主。

4.毒邪留滞型

病因与第3种类似,但毒邪留滞型尿蛋白患者没有明显的高血糖、高尿酸、动脉硬化等症状,且患者体重较高、抵抗力差。用药:白茅根石韦马鞭草忍冬藤、黄连、地黄等。

5.淤血型

当人长期情绪不稳定、抑郁、不安时,再有生存环境异常寒冷,肾脏易发生缺血缺氧等现象,此时肾病患者就开始出现尿蛋白、水肿、高血压、血液黏稠、眼圈黯黑、血管狭窄、舌质紫暗、唇甲紫暗等机体淤血症状。

治疗重点需放在通络、活血、祛瘀上。药物:红花、丹参、益母草、川芎、赤芍、桃仁等。

6.风湿

此症型的尿蛋白是因为机体营养过剩或环境污染,使得机体气机受损而引起尿蛋白。肾友主要表现为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尿蛋白,潜血等。

风湿型尿蛋白重点需要祛风胜湿,中药选取主要参考于防风、柴胡、蝉衣、生薏仁、五味子、升麻、前胡、牛蒡子等。

讲的内容不少,千万别嫌我啰嗦,只要明确尿蛋白类型,对症治疗才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