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血为气母”,即血以载气,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 血液对人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血液的健康关系着生命的健康!血液遍布整个人体,而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几乎都是通过血液来进行输送的,一旦血液出现问题,健康自然也会受到威胁。 血稠(血液粘稠)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之一,但许多人对于血稠存在3大误解: 1、血稠就是血栓× 血稠容易导致血栓,但却不等于血栓。血液粘稠度过高时,就会导致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堵塞血管,造成血管栓塞(血栓)。 血液粘稠度是可以通过调理来控制的,只要控制得好,是完全可以避免血栓发生的。 2、血液发黑的人血液很粘稠× 血液发黑并不是因为血液太过粘稠导致的,而是因为血液中含氧量过低引起的。 3、血稠就是高血脂× 高血脂不等于血稠,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肪偏高,而血稠则是指血液的粘稠度过高。 当身体出现这4大症状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是血液“粘稠如粥”的信号。 1、晨起头晕,睡前亢奋。早上起床后,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但到了晚上,精神却经常处于亢奋状态,久久不能入睡。 2、阵发性视力模糊。血液过于黏稠会引起血流不畅,眼睛所需的营养物质就无法及时供给,严重时则会导致偶尔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3、午饭后特别困。许多人中午吃完饭后会感到特别的困,这很有可能是血液过于粘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这时只要休息一会,精神状态就会有所好转。 4、蹲着时容易出现呼吸不畅或感到胸闷。血液粘稠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心、脑、肺等器官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 预防血液粘稠很简单,做好这3件事,轻松稀释血液: 1、多喝水。水有“万能稀释剂”的称号,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特别是温开水。适合喝水的时间段:起床后、餐前、睡前。 2、多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液粘稠。 3、清淡饮食,多吃果蔬(如香菇、胡萝卜、紫菜等),少食肥腻,控制荤腥。 ?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可以留言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