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好风光——山西晋城砥洎城

 翔山 2018-07-07

山西这座千年古城坐落水中,街巷纵横如迷宫,日本鬼子的枪炮都没用

砥洎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这座古城建设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有着将近千年的历史。

砥洎城之名源于绕城而过的沁河,“沁水”古称“洎水”,城堡建于“洎水”之中的一块大砥石上,三面环水,南依润城镇,远望恰如砥柱,故名“砥洎城”。

01

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

该城创始年代不详,但从明崇祯十一年(1638)“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砥洎城因防而建,以居为主,体现了极强的防御思想。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

城内呈现“城墙环绕,南北两口,丁字巷纵横,文昌阁居中”的格局。南有正门,起于地面的城墙,高约十米。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高约20余米,上设城垛、炮台等,是用来防备外来之敌的,现已毁坏不存。

正门额书“砥洎城”,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北有水门,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并建有水门瓮城,瓮城建有藏兵洞。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

砥洎城正门全貌

国家文保碑

砥洎城南门近景

南门里侧

此处石阶可登上城墙

城内民居

面对沁河城头上的“沁河大铁牛”

祖师阁,相传阁内供奉精通三教诸子百家,法力无边的菩提祖师。当地亦称看河亭。

祖师阁

黑龙庙建于砥洎城最高处,下有深渊黑龙潭,相传小黑龙招亲于此地,并留下优美故事。此地为登高望远,观水绕山之处

大士龛。佛教中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合称为“三大士”

砥洎城北侧的水门

上额书写“山泽通气”

看来已经失去作用的水门好久不使用了

水门里的藏兵洞

水门瓮城

水门上的城墙

站在城墙上观沁水河风光如画

怡宅。学堂先生居住之地,由陈廷敬侄子陈贲懿所提,以为和悦愉快。既要求先生修身养性,心态平和,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又体现古代读书人的闲情适宜恬淡和悠闲的生活

三官庙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每逢正月十五,上元天官即下人间校订罪福,故称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地官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十月十五下元水官为人消灾,称水官解厄

走在砥洎城中,最大的感受,主要有三点。

02

街巷纵横如同迷宫一般。

城内街巷因防御需要,大多为“丁”和“7”字形巷道,有时看似是死胡同,可走到近前往往是柳暗花明,有时看似是阳关大道,但实际又是死路一条。对于外人初入其中如同进入迷魂阵一般,肯定要迷失。而对于熟悉环境的人来讲,多变的巷道恰又如隐形路标,具有强烈的识别与导向性。街巷多曲少直,四通八达,通过转折,坡度,宽度等变化又给这里深居窄巷的居民形成丰富的活动空间,并且各种设施齐备。

街巷下坡连穿多个门洞 

两层的门楼

城墙内侧街巷

前面过街楼

门额上题“近光居”

窄巷深处

02

砥洎城的城墙多用冶铁的坩埚砌成。

砥洎城的城墙极富特色,润城镇冶铁业发达,并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富商巨贾,他们用来自于冶铁业的财富构筑城堡,而冶铁后废弃的坩锅又成为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既坚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从城墙内侧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这种使用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锅筑就的城墙,在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因此砥洎城也被誉为是“蜂窝墙”或“坩埚墙”。

砥洎城南城墙内侧

城墙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坩埚

从此处可登上城头

城墙顶端

城头女儿墙

东北面城墙内侧的藏兵洞

砥洎城的防御力量集中在南城门,左右各设有一座炮台进行封锁,基本达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1941年砥洎城发生过一场抵抗日本鬼子的战役,日军把砥洎城团团围住,打算强攻进城。

04

院落密集房屋高大隐秘。

砥洎城内的院落多为两进和三进,以四合院居多,建筑青石叠基,青砖筑墙,灰瓦盖顶。正房多为三层,厢房两层,望楼三层或四层。院落空间尺度较为宜人,门窗、外廊、檐柱、封檐、瓦脊等雕刻精美,透出几分古朴与典雅。院落外墙又厚又高,无窗或开小窗,封闭感强,非常适宜安全防卫的需求。由于城内用地紧张,院落相对窄小,常常数楼并建,有些望楼兼有看家护院功能。另外,街坊内的院落可以互相串通,形成独特的串串院,有些院与院之间在厢房或不起眼的地方留有暗门,道路隔开的街坊院落又有“过街楼”相连,可横跨街道,兼具联接与防御功能。有些据说还有地道相连。一旦兵祸发生,则可串联成一体,即可有效的保护自己,又能打击入侵者。

宅第代表着身份

南轩刻石

关帝庙

院落内景之一

院落内景之二

有廊柱的正房

这里的碾盘还在使用

过街楼联通街巷左右

结束语

总之,砥洎城在整体布局因地制宜等形式上,处处体现了因防御而建,以居住舒适为主的思想理念,特别是在流寇四起的明朝末年对城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发现最美的风景与民俗,本文为过山捡到爱探秘旅行第1721个秘境

行者:同路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