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政故事】贪小失大

 若飞若扬1963 2018-07-07

【廉政故事】贪小失大

 

 
       语见北朝·齐·刘昼《刘子新论·贪爱》(或称《金箱璧言》):“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西周中期,蜀地民族领袖蚕丛,自称蜀王以后让位给开明氏,迁都成都。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即位(前337年)后想征服蜀国为秦国领土,直到秦惠文王二十一年(前316年)才实现。《刘子新论》在描述这段历史时,说当时蜀王生性贪小,秦惠文王利用这一弱点出兵征伐,由于山路险阻,半途而返,这时有人献策说:“蜀侯生性贪图小利,可用金帛开路,改强攻为智取。”秦惠王便命全国工匠到山中采玉石,把大的玉石琢成石牛,然后将牛身雕空,从牛后塞入金帛,称为“牛粪之金”,以此作为入蜀的见面礼。

 

        蜀侯听闻有重礼十分得意,当即接见了秦使。秦使献上礼单,蜀侯见礼单上有满载金帛的石牛若干,外加许多贵重宝器,心中大喜,忙问道:礼物何时可到?秦使说:“山涧峻险,道路不通,正待装而发。故此“蜀侯决定即日起征调民夫劈山填谷,以迎石牛。”

 

        秦惠王得知蜀侯劈山筑路,立即挑选精兵数万,以运送石牛为名,向蜀国进发。经过数月苦役劳动,蜀道终于修成。蜀侯派来许多精壮力士,扛着石牛在前开路,秦军则以护送为名,尾随进蜀。

 

         蜀侯亲率文武百官至都城外迎侯石牛,百姓也纷纷前往观看。秦军见蜀侯受骗,数万精兵刀枪齐举,登时,蜀国君臣、百姓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秦灭了蜀,蜀侯作了阶下囚。蜀侯贪图小利而灭国亡身的教训,为天下人们所耻笑不已。

 

       《刘子新论》中这个故事,脱胎于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下》中知伯征伐仇由的故事。仇由生性贪小,知伯利用这一弱点,派人向仇由说他铸好一口大钟准备敬献仇由,由于道路不通,难于送往。仇由便叫人修路迎钟。仇由手下评论此事说:“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不可内也。”意思是:这是知伯以小求大的策略,他们在运送大钟时,一定会有武士相随,绝不能让他们进入我国领土。仇由不听,后来果然上了当。

 

       “贪小失大”,形容因贪图眼前小利,而忘记重大损失,或者陷入小问题上而造成大害。

(来源:领导干部学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