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房卖身,只为活着

 茂林之家 2018-07-07



有人穷尽一切,只为活着。让自己活着,让所爱的人活着。哪怕是要卖房,甚至卖身呢。只要活着,就是阳光普照的康庄大道。活着,就好。




《我不是药神》或许是极少数还在点映阶段就口碑爆棚的国产片了,不仅在朋友圈获得一片好评,主流媒体更是极尽所能的褒奖。


绝症的电影那么多,《药神》到底好在哪儿?有网友唱反调:像是一场大型春晚小品,留下了眼泪以为自己拥有了善良。


极不舒服的消费“现实”。上海腔的催泪快板儿书罢了,挺煽的。


无论是溢美之词还是批判到底,都说明一个问题:电影关注度实在太高了,高到无法忽略它的现实困境。

 

而其中最最刺痛人心的主题还是——活着!


活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病了更是死活不起,夹在中间受罪。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却并不情愿离开。

 



  病人:弱者的挣扎

 

影片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们。



吕受益,是病患群体“屡不受益”的缩影。

 

他身患绝症,专利保护的天价药太贵了,吃穷了吃不起了怎么办?胆小的他,为了活命,只能拜托程勇帮他走私印度的仿制药。

 

他说:老婆怀胎五月的时候,我查出了病,那时候天天都想死。可孩子生出来就不想了,想听他叫一声爸爸。

 

他摘下三层口罩,腼腆地恳求:“我呢,等药救命。”



同病魔抗争了一年,他暴瘦,脱发,眼睛凹陷,病痛折磨得他夜不能寐,化疗时放空的双眼,清创时嚎啕大叫。撑不住了,盼不到了。清晨,看了一眼睡梦中的孩子和老婆,偷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病人们愤怒,集体去药厂抗议天价药;他们也“愚昧”,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甘愿上假药骗子“张院长”的当。癌症面前,穷人只要有便宜药吃,他们已经来不及思考真假。

 

没钱只能在恐惧中死去,穷病,真的是原罪吗?

 

还有剧中叛逆的“杀马特”少年黄毛,贫农家庭,在城市里屠宰场工作,住城中村的四人间,干脏活儿累活儿。他们像蜷缩在一起寄生的浮漂,好死不如赖活。



他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很简单:


没钱买,抢!


你救我命,我跟着你。


谁欺负我的伙伴,我干谁!


他寡言少语,性格乖戾,得知患了重病后即离家出走。他说:反正得了这种病,家里人就当他死了吧,不回去了。

 

当他终于剪掉头发,重新燃起希望,准备回家看看父母,他小解的时候,偶然发现接到举报前来查案的警察,狂奔回来,红着眼笑着最后看了一眼程勇。


“你咋了黄毛?”


“没事儿,痛快了!”


趁着程勇不注意,一把夺过装满仿制药的面包车,跟警察硬碰硬在马路狂飙。在以为将要逃出生天的时候,被大卡车撞死。



程勇诘问警察:他只有二十岁,他想活命,有什么罪?

 

被抓住服用假药的病人群体,没有一个供出卖仿制药的程勇。他们不能断了自己的生路啊。


其中一个阿婆说:这个药正版太贵了,吃了四年,房子吃没了,儿子被自己拖垮了。药贩子没赚钱,这个假药跟正版的成分一样,真假病人还能不知道吗?怎么就成假药了?你能保证自己不生病吗?


你能保证不成为病患的亲友吗?

 




家属:隐忍的承担者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医患矛盾的悲剧,这些悲剧经由媒体的放大,让人甚至忽略了医、患双方各自本来的不易。更多的患者家属其实是像影片中这样,负重、隐忍、茫然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挺住。

 

剧中的患者家属都是女性,刘思慧是酒吧脱衣舞女郎,每当夜幕降临就必须穿着暴露的跳着钢管舞,接受舞台下轻贱着她的目光和呐喊。



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单亲母亲,她要谋生,她的孩子得了病,等着钱救命。而来钱最快的地方,除了声色场所还有多少可供身无他长的独身女性选择呢?

 

她可以因为程勇为自己解了围,“以身相报”。直白且尴尬的说:你一会儿快点?要不孩子又醒了。或者楼下有个旅馆。

 

谁愿意这样毫无感情的把自己交出去,然而这是成年人的世界,男人的意图她很清楚,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但是为了孩子,她宁愿牺牲色相,没有隐私,没有正常的归宿和工作。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医好女儿。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另一位典型病人家属就是吕受益的妻子。她是个传统的家庭女性,老公得救了,做一桌好菜感激恩人。

 

酒贱常愁客少,她沉着的激动着,端着酒杯的手都在抖,说什么呢,别说了吧,都在酒里,二两白酒和着泪的咽下去。哪怕为了看病已经缩衣节食所剩无几了,但无论砸锅卖铁都要治到底,她爱他,她要他活。

 

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即便像她那么坚强的女人,也能为了救丈夫给人下跪,声嘶力竭的大哭:我的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啊。

 

没有亲历病痛折磨的人,没有目睹挚爱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是不能体会这种切肤之痛的。被疾病逼到走头无路的家庭,什么尊严、脸面,都可以甩在地上踩两脚,哪怕卖房卖肾卖身也要亲人活命!

 


信仰与救赎:没有神,也要造出个神!

 

《我不是药神》里面,“药神”程勇一开始是卖印度神油的,一穷二白,不修边幅,贪婪好色,脾气还很暴躁,是充满了市井气息的中年油腻男。



他面临着严峻的中年危机,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都用家暴掩盖起来,妻子离开后竟改嫁得很好,还想带着儿子移民。反观自己呢?日子能混则混,交不起房租,店面被房东锁起来了。雪上加霜的是在养老院的老爹突发血管肿瘤,需要一大笔钱做手术。

 

生活陷入一潭死水,他眼看着自己泡在里面,烂到根烂到底烂到扶不上墙。

 

被逼上绝路的程勇,决定铤而走险小试身手,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他被病人奉为“药神”。

 

虽然对违法后果的恐惧曾一度让程勇放弃,但在目睹了代理权转让造成的药友们的惨状,以及吕受益不堪化疗折磨自杀的惨状后,程勇毅然决然的重走旧路——继续卖药,无偿卖药!

 

正版四万的药,他从五千,降到成本五百。得知印度厂商倒闭之后药友只能在普通印度药店购买两千一瓶的零售。小慧问:


“勇哥,你打算卖多少钱?”


“还是五百。”


他能救命。他就是神。


他在通往印度最后一次进货的路程中,街道上浓烟滚滚,人们用手巾捂着嘴避免吸入,那是印度的湿神婆和迦梨女神,既是毁灭之神,也是生命起源之神。

 

樊铃声声,似是警钟,程勇从这幻境里清醒,拿开手,像布道者一样无视烟雾,吸入烟雾,他真正接纳了现状,和病人们成为共同体。程勇完成了他心灵的转折,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原本黑心无良的大反派假药贩子张长林,谁都没想到他会拒绝做污点证人减刑。他对着监视大笑,蔑视着警察,也不怜悯自己,决不供出来还在地下卖药救人的程勇,这是属于他的仗义和赎罪。

 

不是一切的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以“英雄主义”的题材来拯救精神的萎靡和困窘是行之有效的自慰疗法。

 




 现实拷问梦想

 

那这一出荒诞的悲剧到底是谁的过错?


是投入昂贵成本研发“格列宁”的制药公司做错了吗?


是保护知识产权依法捉拿走私贩子的警察做错了吗?


是千里迢迢冒着牢狱风险低价销售救命药的程勇做错了吗?

 

都没有。

 

药企研发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金钱,最后的结果却极有可能一无所获。但正是有他们的研发,绝症才有了希望,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啊,他们的专利理应被保护。

 


警察曹斌体恤民情,告诉警长这件案子办不下去了。象征绝对正义的警察局长站在楼梯口斥责曹斌:“这种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见的还少吗?让开!”

 

情要给法让路,这是影片的选择。这种深刻的罪与救赎、法理与情理的内在矛盾,也成为了这部电影最打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地方。

 

程勇的原型其实叫陆勇,本身是个家境还不错的工厂老板,当年他就是因为被天价药吃穷了,改吃仿制药,并帮其他病友代购仿制药,却以妨害信用卡管理''销售假药罪',被刑事拘留。尽管他是一片好心帮忙,但确实踩了法律的红线。道德主义在法律面前,行为的道德价值不仅是看结果,也在其行为本身。

 

无论出发点和实际结果能增加多少福祉,杀人、抢劫乃至走私等行为都是无条件错误的。这样法律才能捍卫的尊严,防止我们的利益或生命因为公共利益而被牺牲。

 

因“情有可原”而不判才是违背法律精神。

 

陆勇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病友为他请愿,媒体为他发声。在被关押一个月后,被免于起诉。

 

而在电影中,程勇被判五年,服刑后减到三年。送监途中,被他救过的病人夹道静送,取下象征隔离和距离的口罩,他仿佛看到死去的吕受益和黄毛在人群中对他微笑。这已然是最好的结局了,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太需要温情了。



归根到底,解决吃药贵、仿制药泛滥,还是只有靠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增加医疗健康投入,减少药物进口税,才能让老百姓吃的起正版药、救命药,从根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人民的呼声和需求,借由这部虽针砭时弊,却令政府和民间达成了一致尺度的全民电影,得到了痛快表达。即便本片情节安排、表现方法还有一定的套路痕迹,但这都无损《我不是药神》成为今年最值得一看的佳片。

 

它让中国社会更多地去关注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边缘人群的困境,让梦想照进现实。

 

就像本片结尾,高昂的正版药纳入医保,曹斌和程勇驾车向着阳光普照的大道上驶去。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要求并不高,活着就好。活着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哪怕要卖房,卖身呢。



◎本期编辑 ✎ 澍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