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全好学 2022-08-17 发布于广东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赏析: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分,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五个节气。“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唐朝诗人元稹的《小暑六月节》:“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也合这三候。这节气老鹰也被热浪所迫,飞翔在较为凉爽的高空。《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从夏至后天气渐凉,蟋蟀也从野外越来越靠近人类的生活起居处。从阳历看,这时候太阳进入到巨蟹座,据星座家说,此时对人的影响有:“情绪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的影响,变得更加感性,相信直觉,寻求温暖与关怀的感觉。同时,怀旧情绪加重,执着于旧有的人、事、物。开始更多关注家庭和家庭相关的事项。”

小暑还正值民间“六月六”的节日。相关的传说主要有:1,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2,“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3,相传这一天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4,伏日,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著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相关的民俗主要有: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小暑时节是台湾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的盛产期。台湾周围的海域是属于温水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魽等渔获,淡水海域则可捕获黑鲷。所谓小暑吃芒果,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刘克庄(1187-1269),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淳祐六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学士。诗属豪放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刘克庄的《一翦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实在是任性名言,和辛弃疾《贺新郎》:“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何其神似。他还有《醉醒一首》:“醉梦发于真性,醒狂或者矫情。左相饮如川吸,龙图笑比河清。“ 著有《后村长短句》。刘克庄是最早的《千家诗》编选者, 他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曾作为《四库全书》未收书编入《宛委别藏》。

刘克庄论词,推崇辛弃疾、陆游,对辛弃疾评价尤高。有才情,有志向,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他早在入仕之初,就因所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诗句,被言官谤讪,遭到免官押归的处罚。由此累废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他的仕宦生涯中又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使他那旨在报国的“平戎策,从军什”(《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终于零落为尘。胡适先生在其所著的《白话文学史》说刘克庄:“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

他的这首《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大意是:低微职位的小官员看到公文简书会有畏惧之心啊,而贫穷人家也是可以有粗茶淡饭和孝敬父母之欢乐的。看着房中书架上面存留的先辈旧物,还有床上放置的朝廷笏板,略有一些感伤。给远方的朋友写封书信吧?问一声平安,祝他一切都好,古代先贤圣人们也早就感叹过坚守真理道义是很难的事情啊。是不是应该退出那些政治党派纷争,把公文和征讨之心藏起来,暂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呢?

他这首诗词与下面两首同样宋代诗人的诗有相应之处,可以一起品读下。

《冷舍偶成示儿》(宋)王义山

悔着当初误出山,无聊清绪几多般。

尽教茅舍云遮断,已约梅花月送还。

旅兴须凭酒消遣,家书不住报平安。

逢人休道为官好,骨肉团栾胜做官。

《夜望》(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虽然他以直白豪迈的诗词为主,也偶有委婉情怀,“渭城柳,争攀折。关山月,空圆缺。有琵琶改语,锦书难说。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算古今、此恨似连环,何时绝。”  但正如他的名句《玉楼春》写到:“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表达出不应留恋儿女情场而当为国效力征战的人生态度。在《沁园春·梦孚若》更是流露出英豪之气概:“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所以推想这首小暑诗实在是表达了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一时无奈之情,而节气三候中代表家园的蟋蟀和代表理想的雄鹰,或许激发出来他诗中所言的矛盾与徘徊。刘克庄似乎是受到道家影响很多的,如《卜算子》:“自入玄门户,寂寂清虚做。静里披搜四假身,勘破尘行路。 悟上还重悟,得得真闲趣。收住身中无价真,岂逐人情去。” 还有其他几首《卜算子都显露出他安贫乐道的境界。且他和陆游一样欣赏梅花与海棠这类花的孤高风骨和持久幽香,可见他的报国之心是为了国家的和平,还有百姓的安身啊,就好像在酷热难当的夏日,诗人浪漫地“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愿以自己微薄之力,让人民多些舒适。

注释:

1水菽。《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菽,泛指豆类。后以水菽借指粗淡的饮食,常用作孝养父母之典。

2,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3,韩愈与李绅的台参之争,是李逢吉为了倾轧李绅而精心策划和设计的一场政治阴谋.

4,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檄文”相当于现代史上常见的通电通告。

附录:刘克庄的一些诗词

满江红

宋代:刘克庄

嫌杀双轮,驾行客、之燕适粤。也不喜、船儿无赖,载他江浙。荡子不归鸳被冷,昭君远嫁毡车发。叹子规、闲管昔人愁,啼成血。 

渭城柳,争攀折。关山月,空圆缺。有琵琶改语,锦书难说。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算古今、此恨似连环,何时绝。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宋代: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沁园春·梦孚若

宋代: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代: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

宋代:刘克庄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 

南来万里何求。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卜算子

宋代:刘克庄

风汉闲中做,彼岸神舟渡。万里晴空无片云,月照南溪路。 

割断冤情苦,默默明玄趣。一任傍人笑我贫。肚里非常富。

一翦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代: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卜算子

宋代:刘克庄

自入玄门户,寂寂清虚做。静里披搜四假身,勘破尘行路。 

悟上还重悟,得得真闲趣。收住身中无价真,岂逐人情去。

满江红(题范尉梅谷)

宋代:刘克庄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卜算子

宋代:刘克庄

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一棹添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 

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沁园春(梦中作梅词)

宋代:刘克庄

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齐饿首阳。幽雅意,纵写之缣楮,未得毫芒。 

曾经诸老平章。只一个孤山说影香。便诏书存问,漫招处士,节旄落尽,早屈中郎。日暮天寒,山空月堕,茅舍清于白玉堂。宁淡杀,不敢凭羌笛,告诉凄凉。

清平乐

宋代: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卜算子

宋代: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摸鱼儿

宋代:刘克庄

怪新年、倚楼看镜,清狂浑不如旧。暮云千里伤心处,那更乱蝉疏柳。凝望久。怆故国,百年陵阙谁回首。功名大谬。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

封侯事,久矣输人妙手。沧洲聊作渔叟。高冠长剑浑闲物,世上切身惟酒。千载後。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问顾曲周郎,而今还解,来听小词否。

关于“凹凸”名字

凹凸是所有中文词汇中唯一一个由两个结构一致但是语义相反的字组成,并且合二为一也能成形的词语。  “凹凸”代表了阴和阳、男和女、好和坏、推荐和不推荐、上和下、供给和需求等等一些处于两极却又互生、互补的事物。另外凹凸也体现了一个个性上同时存在的对立统一,也意味着人生和世界的不完美,并唤起探索和追求的欲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