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的吼书、王冬龄的乱书、邵岩的射书,中国书法争奇斗艳!看看这几位书大师的作品,是不是书法的春天就要到了 四方大排脸,膀厚腰亦圆。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笑容敦厚又略含狡黠。虽然年近花甲,却浑身散发着朝气。曾翔,书法界的一个“另类”。他被视为“丑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吼书”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他退出中国书法家协会曾轰动一时。 把曾翔的吼叫比拟蔡邕“书者,散也”或怀素“忽而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显然过于牵强。艺术需要自由表达,作为一种社会压抑的释放,也许暗含了时代隐喻。曾翔写大字狂吼形式无可厚非,只是这种肆意狂叫的行为书写视频里总有一片叫好声伴奏,其疯癫卖傻的德性非杨疯子的狷介,过于外露的虚张声势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躁动,很难让人相信其性情之自然,倒是平添了一份东施效颦、矫揉造作式的粗鄙于丑陋。 王冬龄,现年72岁。因为不断开拓书法的可能性,独创的“乱书”而广受关注。他的“乱书”,有褒有贬,值得商榷。但是,他的楷书确实不容质疑地漂亮。 作为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等书法大师的弟子,王冬龄在继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试图在中国书法与当代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近几年,精于草书的王冬龄以一种被命名为“乱书”的新颖书体,将中国书法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水墨书道的玄妙感和震撼力。 有人将王氏“乱书”归类于抽象绘画,认为“乱书”类似于波洛克的滴彩画或者赛·汤布利的涂鸦式书写。“乱书”具有四个独有的特性:第一,运笔的功力;第二,水墨的韵律;第三,“造白”的空间;第四,可识(或部分可识)的汉字。这四个特性都来源于书法,因此王氏“乱书”仍应归类于书法。它是一种呈现绘画视觉效果的书法。 最近几天,书法很火,除了曾翔的“吼书”、王冬龄的“乱书”,邵岩的“射书”也火了。 这名男子是谁?所谓的“射书”是艺术还是作秀?他写的是字吗? 身穿背心、裤衩、人字拖的邵岩,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大把已全白了的胡子。对于意外的走红,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名男子名叫邵岩,出生于1962年,山东人,现为自由职业。 “草书尤其是狂草,是传统书法最有表现性的艺术。楷书行书都没有。但再怎么表现,你得拿笔蘸墨再写,写完了还得蘸,蘸墨这段时间气不就断了吗?另外你就蘸这一点墨,起、顿、行、转折,就不断重复这几个动作。你还要不断地蘸墨,里面有好多重复,气还不通畅。要表现人的情感,一泻千里、百般缠绵、激情四射,用注射器就解决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