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擁郊野公園系列— 純藍純白的鶴咀深度遊

 健康快活人 2018-07-07

2016 年 1 月的天氣異常到不得了,原本應是乾燥寒冷、適合行山的季節,卻變成了又濕又凍,持續多個星期天陰有雨,使人十分掛太陽伯伯。

數數手指,陰沉的天氣差不多持續三個星期。

來到農曆新年,天氣終於放晴,心情也特別興奮。

近來採訪一個結合郊野保育及行山的手機應用程式 “TrailWatch” ,他們選擇的地圖非常仔細,一些較為隱閉的小徑,都可以在地圖上顯示。

每次行山只需啟動應用程式,然後按  “Start” 便能開始記錄一天所行經的路線。

TrailWatch 的同事曾經撰寫一篇 《港式浪漫,繾綣燈塔下》,對於熱愛天空、海闊、航海的我,對燈塔是有一種迷戀。

屬於石澳郊野公園的鶴咀,一直以來覺得她十分神秘,因知道鶴咀有部份劃為海岸保護區,又有一個海洋科學研究所,感覺她有很大部份是不開放的。

*****************

這天,與友人們由筲簊灣出發,乘坐 9 號往石澳的巴士,在大風坳下車。

在大風坳先沿小徑走上鶴咀山,景觀非常開揚,這天能見度極高,沿小徑上行時可同時飽覽赤柱及石澳,更可遠眺將軍澳。

鶴咀山脊上可同時飽覽赤柱及石澳

鶴咀山脊上可同時飽覽赤柱及石澳

上行若 40 分鐘,便到達鶴咀山山頂。接近山頂時,隱隱若若已看見測量標石,殊不知跟著小徑一直前行看見發射站,附近已經沒有更高的位置,那我們應該已塔過了測量標石。

回走十米左右,在一大石位置,找到了鶴咀山的測量標石(325 米),在這個面向東的位置,是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海洋,這天還可看到果洲群島、東龍島、橫欄島等,海與天是一色的,除了用「壯闊」也不知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更貼切。

鶴咀山上

鶴咀山上

在鶴咀山的山頂處有多個發射站,包括鶴咀衛星地面站、鶴咀電台發射站。

******************

離開山頂,沿石屎路下走鶴咀道,來到鶴咀村,鶴嘴村學校仍然健在,村民生活悠閒寫意,他們把自己的房舍髹上鮮艷悅目的顏色,充滿外國風情。

每戶也有放置坐椅在屋外,這天天氣和煦,向村民要了一罐可樂,然後坐在大樹下的籐椅上,享受自然而來的清風。

鶴咀村內還有一楝以花崗岩石築建而成的更樓,現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當年因為防衛海盗的緣故,特別興建這楝更樓,更樓頂更有炮孔作射擊之用。

鶴咀村更樓

鶴咀村更樓

******************

離開鶴咀村,一直沿著鶴咀道沿著鶴咀道走到海洋科學研究所……

久別的藍天、蔚藍無雲的天空、純白色的燈塔,感覺自己置身在台灣的澎湖列島。

當年在澎湖眾多的島嶼,各有各特色,但有同一個特點,就是她們都被深藍色的海洋包圍著,好美。有幾個島嶼都有白色的燈塔。藍色大海加上白色燈塔,充滿著浪漫、寧靜、自然的感覺……

純藍海洋上的純白燈塔

純藍海洋上的純白燈塔

今日鶴咀的畫面,就像那些年的澎湖,與海很近,純藍、純白。

來到鶴咀道的閘門,此處有個告示牌寫著「私人地方,不可擅進。但在閘口旁邊有不少遊人行開的跡痕,我們跟著此段小路,便行至鶴咀燈塔。

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鶴咀燈塔,帶有濃厚的英式風味,燈塔下的古石牆、燈塔圓拱型的石門等等,都有著重重的英式味道。

在燈塔處還可以眺望橫欄島的景色、鶴咀燈塔下的海岸線。

純藍色的天空、純藍色的海洋、純白色的燈塔,就像當年一群好友一起去澎湖一樣。

**************

遊畢鶴咀燈塔,沿鶴咀道時,途中會經過一個位置,行山界前輩命名為「鶴咀石河」,據前輩們說,沿著內裏石與石之間的空隙,可以下走至鶴咀半島東面的海岸線,可惜因早年山泥下塌,使原本石河中的通道被沙石堵塞,不能再穿梭其中。

在鶴咀道還可以眺望鶴咀東海角的鶴咀炮台的機槍堡遺址,可沿通往鶴咀下村的小徑到達。

鶴咀下村海岸邊陲的機槍堡

鶴咀下村海岸邊陲的機槍堡

這個是二次大戰時期港英政府在南面海岸線興建的軍事據點,後來英軍自毁炮台,退守赤柱至投降為止。現時機槍堡已經成為廢墟,但她座落鶴咀的海岸邊,景色一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