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8月大婴儿出生后成“小黄人” 80后妈妈割肝救子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7-07


稿源:长沙晚报
2018-07-07 5:2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7日讯(记者 唐江澎 实习生 肖潇)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肝移植病房,向女士正在给儿子楠楠(化名)喂辅食,楠楠不时挥动双臂,对着妈妈笑……昨日,楠楠在接受母亲的部分肝脏20天后,已由重症监护病房转移至普通病房。医生表示,楠楠的身体已逐渐恢复健康,不日即可出院。

  故事:孩子出生后变“小黄人”,妈妈割肝救子

  33岁的向女士来自常德石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13岁,小儿子楠楠只有8个月大。

  然而,楠楠在出生后的第二天便被检查出了黄疸偏高。虽然经过一系列治疗,但楠楠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眼看着孩子身体和虹膜的颜色越来越黄,听着孩子整日的哭闹声,向女士十分着急。

  去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经过腹腔镜检查,楠楠被确诊为胆道闭锁三型。向女士说,她后来才知道胆道闭锁会导致孩子发生肝硬化,面临生命威胁,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去年12月21日,医生为楠楠做了先天性胆道闭锁葛西手术,今年6月16日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医生从向女士体内切下约250克肝脏,移植到孩子体内。

  妈妈:从未想过放弃,坚信他一定能挺过来

  向女士回忆,楠楠在重症监护室的26天,是她最难熬的日子,坏消息一直不断地传出,最多的时候一天抢救四次。

  “孩子握着我手的瞬间,我坚信他一定能挺过来。”向女士说,对于儿子她从未想过放弃,这是出于妈妈的本能。

  虽然体重只有40公斤,向女士依然说服了家人,毫不犹豫地完成了肝脏的配型。6月16日,由湖南省儿童医院联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立的肝移植团队,将向女士约30%的肝脏移植给了楠楠,2台手术、12个小时,经过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活体肝脏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从麻醉中醒来后,向女士便被告知肝移植成功的消息,得知孩子的情况逐渐好转,过去8个月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喜悦让她丝毫感觉不到手术伤口的疼痛。

  术后7天,向女士顺利出院,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不过,更让她欣慰的是楠楠的身体恢复状况也非常好,如今他的皮肤变得红润,长身体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为了方便后期的复查,楠楠一家特意在长沙租了房子,打算等到楠楠情况更稳定一些的时候再回家。

  提醒:新生儿黄疸持续不退,需尽早就医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医生彭宇明介绍,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因为肝内外胆管发育畸形,肝内胆汁无法通过胆道流到肠道,会引起一系列代谢障碍,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等疾病。

  彭宇明表示,不接受外科治疗,仅1%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能生存至4岁,葛西手术是该病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最终仍有70%成功接受葛西手术的宝宝发展成肝硬化,必须通过肝脏移植进行治疗。

  彭宇明提醒,如果孩子在出生后黄疸出现早、退黄处理效果不佳等,应及时带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先天性疾病,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记者 唐江澎 实习生 肖潇】 【编辑:谭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