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要能造险境,又恰到好处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7-07

  杨福音

  中国画和日本画在技法上都重视线。在审美上,日本画讲究线的顺、流畅、柔美、轻快,中国画讲究线的逆、阻挡、老辣、苦涩。这样,日本就有了斋藤清、镝木清方、竹久梦二、东山魁夷等表现雪月花的雅致的图画,中国就有了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虹等文人风骨的苍凉图画。日本画家富冈铁斋和版画家栋方志功是个别例,他们的线老辣有力度,深为中国画坛所爱。

  创造是主动的,批评是被动的。创造在先,批评在后。创造的价值高过批评的价值。

  动中静,实中虚,有中无,色中空,此乃无意为佳的境界,即无功利境界。

  悟,是突然惊醒,蓦然回首,毫无准备的升华,是不由自主地一脚跨入美的境界,与书本、与理性无关。

  绘画,总是在同中求异,异则有我。

  放了缰绳,跑个野马,勃然撒野。在中国画的正道上稍作偏离,实是将正道拓宽延长。

  绘画要能造险境,平地绝顶,不留退路。如齐白石的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意立得奇、巧、险,显出顽童戏水,生命初出之欢欣,造险全在度的把握,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但有时过一点,放肆,撒野,更有意思,在意料之外,达至新的和谐。然后,就此打住,切不可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与观者要不隔又要隔,不隔则亲切平易,隔则保密有新鲜感。艺术一旦失去神秘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感染力。

  平时讲懂不懂画,懂画就是懂画法。向古人学习就是要懂得古人的画法,懂得古人那张画是用什么办法画出来的。这个问题不但画家必须首先解决,批评家与收藏家也都必须首先解决。

  标新立异与推陈出新不同,它意在耸人听闻、哗众取宠,最经不住长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