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七冷思考:什么样的敌人最可怕

 昵称21405352 2018-07-07

本文是我去年七七事变八十周年纪念日时撰写推送的文章,原标题是《七七事变八十周年的战略反思:什么样的“日本鬼子”最可怕》。

一年后的今天,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下,想来读后当别有感受。特此再次推送,与新老朋友共勉。


说到“日本鬼子”这个话题,很多人的脑海中恐怕立即就会浮现出枪上挂鸡、刺刀上穿婴儿、到处找花姑娘的日本兵形象。

这个形象当然有其成立的史实依据,但是,如果将日本帝国主义简化为这种形象,就未免小看了“日本鬼子”这四个字,从而忘记真正的历史教训。

从甲午到抗战,日本作为一个小国,一再击败中国,靠的不仅仅是凶残,还有高明的战术、狡黠的战略。实际上,有一种日本鬼子是我们的影视作品里向来拍不好,相关研究又长期忽视的,这就是日本的战略家群体。

所谓七七事变,其本身的爆发带有偶然性,如何处理,在日本的立场上,可进可退。相比于那些狂妄地认为“满载皇军的列车一过山海关,支那军队就会屈膝投降”的傻叉。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当年力主维持中日和平的鬼子们。

就在1937年7月7日当天,日本陆军省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法主大谷光瑞。

※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法主大谷光瑞,左为在位时照片,右为退隐时代的照片

原来,大谷光瑞在之前的6月26日抵达北平,次日就急如星火地约见了日本驻华使馆助理武官今井武夫。通过交流情报,二人确认了一个共识:驻屯在平津地区的日军中,有人正在图谋第二次九一八事变,搞事的日期似乎就在7月初。

虽然并不清楚阴谋的详情,但大谷光瑞还是急如星火地赶回日本,并在7月7日当天来到陆军省,直接向当时的陆军大臣杉山元发出预警,希望大臣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威,压制支那驻屯军的阴谋,维持中日和平。他还希望杉山元能够事急行权,迅速将真正的中国通今井武夫召回国,并安排今井直接给内阁首相近卫文磨当面汇报一线情况和对策。总而言之,以制止一线日军的阴谋、维持中日和平为当务之急。

那么,这位大谷光瑞难道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其实都不是,大谷常年以宗教活动作掩护,在中国搞情报、偷文物,联络反政府势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他的妻子就是贞明皇后的姐姐,和日本高层的人脉关系极深。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轻易见到陆军大臣。

此时的大谷虽然已经隐退,将法主之位让给了儿子,但活动能量依然很大。说穿了,大谷只是一个深深热爱着日本帝国,有着独到战略眼光的政治僧人。一如和他密谈的今井武夫,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的情报官。

※今井武夫及其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录

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给日本造成的损失相当于二战总损失的九分之一。换言之,如果发生九场这样的地震,就相当于日本又输了一场二战。

※关东大地震后的惨状

1929年从美国的开始的大萧条也没有放过日本。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整个日本经济像醉汉一样,扑地难起。

受此影响,陆海军的钱袋子急剧缩水,军事建设也出现了重大难题。曾经在东亚不可一世的日本陆军,在坦克、卡车、重炮、飞机等关键性新式武器的产量、质量上,均远远落伍于其他军事大国,正在日趋成为一支落伍的军队。日本海军虽然装备精良,奈何石油资源匮乏,患有严重的贫血症。

※在中国大陆纵横驰骋的日军94式坦克,在太平洋战场上却能被美军坦克扛起来

日本陆军的头号战略家石原莞尔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著名的最终战争论。

石原预见到,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战争日趋机械化、立体化、持久化。日本再想打甲午、日俄那样的有限战争、短期战争,已经越来越难了。可日本并未做好打工业化总体战的准备,更没有看到,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在总体战的基础上将出现终极兵器,这种武器杀伤力极大,从而使得大国间的全面战争沦为互相毁灭。故而,日本要在终极武器出现前努力扩张,然后再用终极武器为帝国划下牢固的边界。

※ 力主卢沟桥事变就地解决的石原莞尔及其代表作

他还指出,当前的世界格局,是由欧、美、苏、日四大势力组成。欧洲正分裂为英、德两个对立的势力,等于欧洲自相残杀,其实利于其他三国的崛起。日本只有施展远交近攻,先缓和美日关系,再利用欧洲内乱解决苏联问题,最终形成美日在太平洋上对决世界霸主的大决战。

为了解决苏联问题,首先要控制中国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的东三省,做好日苏对决的准备。但是,一旦东三省到手,接着要做的就是消化侵略果实,实现伪满洲国的重工业化。在这个工作完成前,不仅要努力避免和苏联发生冲突,还要努力避免陷入和中国的全面、持久战争。

在石原眼中,中国并非一个成熟大国,内部问题很多,国民性格不稳定,如果一味从外部挤压,反而挤出一个坚硬的雪球。但是,如果保持张力,只需轻轻震荡,就可以让其从内部瓦解。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石原莞尔力主日本大力度改善中日外交,应抢在西洋列强之前,单方面废除晚清以来与中国签订的历次不平等条约,放弃包括租借在内的一切特权,撤出山海关内的一切日本军队。这样就会一夜之间培养无数亲日派。等到日本整体战略计划成功,再解决中国问题易如反掌。

但是,让石原无比尴尬的是,他的战略思维很少被同僚所理解,但他做关东军参谋时挑起九一八事变的蛮横作风却迅速蔓延。关东军不仅要再干一票,而且要拉上平津地区的所谓“支那驻屯军”一起干。

不仅如此,石原下面的课长级参谋们,也纷纷以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武力解决华北问题的密谋集团。他们认为,如果日苏开战,中国一定会和苏联结盟,图谋收复东三省。与其等到中国背后插刀,不如趁现在先发制人,一举打残中国,鲸吞华北五省。

※ 力主中日战争扩大化的武藤章

在石原看来,这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全面侵华能解决难题,当然可以侵华。但是,日本最急需的石油、橡胶、机床,都无法从中国获取。华北五省不过就是一片落后的大农村。而已经到手的伪满洲国还远没有充分开发。同时,中国远没到能通过攻击性行动破坏日本全局战略的层级,但已经足以通过一场持久性的消耗战打乱日本的整个军备重整计划和全局战略平衡。到时候只能让苏联和美国得利。

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前提是要先有一双战略家的鹰眼。

可惜,当年日军的一线指挥官们却没有这样一双眼。

触发卢沟桥事变的日军隶属于支那驻屯军第一步兵联队一木大队的第8中队。这个联队的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就是个典型的李逵式人物,奉行的是板斧在手,朝人多处砍去,先杀个痛快。不仅不讲战略,常常也不讲战术。迷信“皇军”必胜,“大和魂”压倒一切。反而常常将“皇军”送上被别人的斧头猛砍的陷阱。

日后,正是这位牟田口廉也,在东南亚战场上强行推动胜率极低的英帕尔作战,制造了至今仍令老日本兵不寒而栗的靖国之路,创下了单次战役日军死亡人数最高的纪录。

※牟田口廉也(左)与英帕尔之战中陷入后勤灾难的日军(右)

一木大队的大队长一木清直同样有勇无谋。1942年的瓜岛战役期间,他在兵力有限、火力有限,又不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正面进攻美军的强固阵地,结果先是在美军强大火力前损失惨重,最终在美军的反击下全员玉碎。

※在特纳鲁河口之战中,强突美军阵地全军覆没的一木支队

这两位,都是自带霹雳火的人物。周边,全是火药桶。想不发生摩擦,真是何其难也。

正是感到了一线形势的微妙,早在大谷光瑞和今井武夫密谈之前的6月18日,身为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作战部)部长的石原莞尔就采取了措施。经陆军省与参谋本部的联合研究,决定派出陆军省军事课高级课员冈本清福中佐作为省部联合代表,到华北进行现地联络,向驻屯军再次传达中央的意图,要严格按中央既定方针行动,严禁搞现地阴谋。

所谓既定方针,就是坚持以对苏作战为主,对华作战为辅。全力协助关东军对苏备战,尽量不要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之中。

通过一周的调查,冈本发现,平津地区的日军以练兵、演习场地不足为由,急于现地扩张,一些军人更是真刀真枪地准备以积极的军事行动打击现地的抗日风潮。幕后,关东军与朝鲜军积极参与,急于分裂华北。即便没有成熟的阴谋,也很容易因为中日双方的意外摩擦,而引发大规模军事冲突。

但是,冈本认为,即便如此,那又如何?难道这不正是顺势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时机吗?结果,一屁股坐在密谋者立场上的冈本,不仅没有深入传达石原部长的指示,反而在回京汇报时隐瞒了真相,以乐观的笔触将危险巧妙掩饰。

而大谷光瑞苦口婆心劝说的杉山元则是个妄人,认为最多三个月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军事解决中国问题。通过打服中国,可以让日军再无牵挂,从而全力对苏备战。

结果,就在石原莞尔以为一切平稳,大谷光瑞徒劳无功地说服杉山元的7月7日,在遥远的宛平城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

※日军攻占卢沟桥后在卢沟晓月碑前合影

这次事变,以及日本内部激进势力的错误利用,将日本引向了一个完全错误的战场,彻底打乱了日军针对美苏重整军备的步伐,也严重耽误了伪满洲国的开发、勘察计划。且不说伪满洲国重工业化的后果,只要日本找到大庆油田,日美关系就会完全改写。日本就可以用更大的外交弹性,去撬动更大的战略机遇。到时候,我们中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庆幸的是,最终决定日本走势的不是智多星,而是霹雳火。中国军民的血肉长城,才能够打乱日本的整个国家战略布局,为美苏重整军备换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这一点上讲,所有污蔑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的言论,如果不是无知就是耍流氓。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我们自己却不该忘记,哪些人才是最可怕的日本鬼子。战场上,如果武器不如人,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能用我们的血肉去对抗敌人的钢铁。同样的道理,在战场之外,如果战略不如人,即便经济总量、武器装备压倒了敌人,最后还是不免一败涂地。

美国的影视剧中,也曾经充斥大板牙、罗圈腿、送死鬼的日本军人形象,只是随着战后日美合作的深化,日本军人在美国影视剧中的形象才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美国影视剧用大板牙、罗圈腿、送死鬼来展现日本军人的时代,美国的战略家、战争史学家,对日本、日军的研究功夫,可是从来没有落下。一如今天,虽然美国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正面形象的日本军人,但并不等于美国已经放弃了对日本的防范。

※二战以来,美国对日本的研究汗牛充栋,以上仅选取一小部分展示

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神剧的市场,美国人也没少拍神剧。问题是,除了神剧,是否还有不神的剧。除了各种剧,是否还有真正的专业人士能够耐得住寂寞,在深层的历史事实中知己知彼。

中日之间的竞争远未结束,复杂程度较之晚清、民国反有提高。看不清真正的敌人所在,就会药不对症。如果日本遍地都是牟田口、一木,反而好对付。可是,只要看一看战后日本出版的关于石原莞尔研究、中日战争扩大化反思的海量书籍,我们就该明白,日本已经从转败为胜的角度反复深入研究了历史。今天的日本,将更少牟田口、一木,更多石原、大谷。

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新中日战争的准备?这不仅仅是静态的综合国力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物质指数的问题,更需要优秀的战略家群体,群策群力,知己知彼,为中华复兴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