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安江南羸弱南明,还幻想与清朝联合剿杀大顺军

 寡欲自然清 2018-07-08

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

京师失守的消息是十天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初八——才传到留都南京的,但由于对崇祯皇帝和太子下落不明,所以在南京留守的诸臣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将南京城门紧闭,一帮大臣每天在集事堂开会,不是愁眉苦脸、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就是仰面看着屋顶喟然长叹,自言自语道:“怎么办才好?”然后纷纷以脚蹴地,叹着气散会回家。

直到四月十七日,南京才得到确切消息,崇祯皇帝已经自尽于煤山了! 因崇祯诸子皆陷于北,而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只得在诸藩王中另择新君。

虽然北方已沦陷敌手,但淮河以南仍旧是明朝的天下,而且南京在明朝初年曾是帝国的首都,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套与北京相对应的中央机构,运行起来颇为方便,缺少的只是一位新君主而已。但在拥立谁为新皇帝的问题上,将帅之间展开了一场钩心斗角的争执。

以血统而论,有继承帝位资格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和桂王朱常瀛,其中福王朱由崧乃是崇祯之兄,而惠、桂二王比崇祯要高一辈,所以按“弟终兄及”的伦序来说福王处于优先地位。加之惠、桂二王远在广西,而李自成攻陷洛阳而逃出河南的福王近在淮安,到南京来继位便利。但东林党人却对福王继位大为忌惮,因为朱由崧的祖母正是明神宗宠爱的郑贵妃,正是由于当年东林党人的“力争”,才使得神宗和郑贵妃希望立老福王朱常洵(朱由崧之父)为太子的图谋化为泡影。

老福王朱常洵当不成太子,后来被万历皇帝封在了河南洛阳,得庄田二万顷,富甲天下。当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的农民军逼近洛阳时,一些官员建议朱常洵拿出财宝银两犒赏守城将士,谁知朱常洵却是个爱财胜过爱命的主儿,根本听不进去。许多守城军官知道福王府库里金银财物堆积如山,却叫自己饿着肚子去守城,都愤愤不平,一些士兵在路上公然大骂:“王府内金钱百万,有粮有肉,却让我们饿着肚子去送死!”当李自成开始攻城时,许多不满的守城士兵干脆投靠了农民军,打开城门迎接敌人进了城。老福王朱常洵与世子朱由崧躲入迎恩寺,被农民军活捉,李自成亲自审问了朱常洵,怒斥道:“你身为亲王,富甲天下。在这如此饥荒之年,不肯拿出毫厘赈济百姓,你真是个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后, 枭首示众——野史中记载,这位重达三百斤的王爷最后还被农民军剁成肉酱,杂以鹿肉下酒,被称为“福禄(鹿)酒”。

朱由崧要比他老爸幸运得多,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活捉后,他竟然钻空子逃了出来,后来辗转来到了南京。这让东林党人十分紧张——要是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翻起旧账来,哪里还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因此以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立即四处开展游说,以“立贤”为名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明神宗之侄),一时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握有实权的首席大臣、兵部尚书史可法则在拥立问题上举棋不定,作为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他一方面对立福王有所顾忌,一方面又担心舍亲立疏引起风波。所以史可法暗自前往浦口同握有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商议。商议的结果是:拥立与神宗血缘相近,又有“贤德”之名的桂王朱常瀛。这个折中的选择大家都颇为满意,就在南京礼部准备了乘舆法物准备前往广西迎接桂王的时候,风云突变,马士英突然改变了主意。原来马士英听闻他手下的三位总兵高杰、黄得功和刘良佐得到朱由崧的好处,已决定拥立福王!眼看着手下大将全部自行投向福藩,自己将要被架空,“定策之功”也要被抢走,马士英立即见风使舵的向福王表示效忠,他不但致书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宣布拥立福王,还把史可法向他列举福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七不可立的书信拿出来要挟史可法,把史可法给出卖了。

山东总兵刘泽清一度支持东林党拥立潞王,但得知高杰等三镇已决定拥立福王,他也立即随风转舵地加入了拥福的行列。东林党人在朝在野虽然颇有势力,却无兵权,见福王继统已成大局,只得违心同意了。史可法也只能无奈地承认现状,将福王从浦口迎接回了南京。

史可法在拥立问题上的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导致马士英及四镇武将在立君定策上占了先机,史可法不但失去了新皇帝的信任,而且四镇以“定策之功”居功自傲,南明的武将跋扈、不受节制也由此开始。

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先是在南京就任“监国”(代理皇帝),后在十五日正式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弘光元年。朱由崧继位后马上召马士英入朝辅政,高、黄、刘等人被封为伯爵、侯爵,史可法则被排挤出朝廷,被迫督师江北。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

为了防备北方之敌,南明在江淮南直隶地区设置了四镇:黄得功驻真州(今仪征)、刘良佐驻寿州(今寿县)、刘泽清驻淮安,高杰驻瓜洲。

四镇中,高杰、刘泽清原是望风而逃的败将,黄得功与刘良佐也没有什么大功,他们自恃有拥立天子之功,骄悍跋扈。黄得功跪听弘光帝使者宣读的诏书,觉得不合自己之意,竟然不等读完就爬起来掀了香案,大骂:“快滚!这是什么诏书?!”另一员大将高杰贪图扬州富庶,要求将驻地分在扬州,但由于其部队军纪败坏,抢掠的恶名远扬,扬州士民竟把城门紧闭,像防贼一样不让他进城。高杰恼羞成怒,竟然勒兵攻城,并派兵在城外四出抢掠妇女,奸淫抢劫。弘光帝感其“拥戴之功”,对他十分无奈。最后还是史可法亲自来到高杰营中调和劝说,把扬州附近的瓜洲让给高杰的部队进驻了事。

除四镇外,还有在崇祯年间就世镇武昌、尾大不掉的左良玉部,这五大军阀盘踞江淮,仅军饷一项就耗费七百万两白银, 但却在军事上毫无作为。驻扎在淮安的刘泽清嗜好声伎,蓄养美妓宠侍四十余人,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毫无节制地享乐。当有人问他“守御之策”时,他竟然答道:“我为拥护福王而来,他应该让我享受,万一有事,我选择江南一郡,占山为王就罢了。”

南明朝廷虽在江北设置四镇,但却志在偏安江南,根本没有进取之心, 君臣都沉浸于“联虏平寇”——即联合满洲兵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的幻想中按兵不动,史可法督师四镇的驻地更是设在了离南京咫尺之远的扬州。清军在京畿地区击败大顺军后一时无力南下,南明君臣也并不十分担心,他们还沉浸在借用满族兵力扫灭“流寇”的美梦之中,由于情报不明, 弘光君臣甚至不知道吴三桂已投降清朝,都以为是吴三桂借清兵击败了李自成,收复了北京呢。他们还在幻想与清朝联合,一起剿杀大顺军。

为此,南明小朝廷还于七月二十一日派出了以左懋第等人组成的使团, 赴北京“酬虏通好”与清朝议和,企图效法东晋、南宋,安稳地坐拥江南, 与清朝南北分治,甚至异想天开地想让两国结为叔侄之国——弘光帝年长为叔,清帝福临年幼为侄。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此时北方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剧变,“联虏灭寇”的天真想法已是行不通了。

本文摘自《国史001:南明悲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