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当作家,胡怀琛说中学就要好好写作文

 江山携手 2018-07-08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先生为什么要教学生作文?就是因为国文是发表思想或感情的一种工具。学生要作文,就是要练习运用这种工具。先生要教学生作文,就是把运用工具的方法,教给学生。有许多人说:“多读些书,就会作文;会说话,也就会作白话文。”这话很不对。我们学作文,固然要多读些书,固然要会说话。然不能说,多读了书,就会作文;会说话,就会作白话文。

相当作家,胡怀琛说中学就要好好写作文

这个道理,很容易说明白。先说读书和作文的关系罢:书上所有的,都是他人的作品;我们只将他人的作品读熟了,在作文的时候,至多也只能套几句老调,自己不能有丝毫变化。这就是只有口的练习,而缺少了脑筋的练习。请问这种没有变化的老调,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思想或感情么?甚且只有口的练习,而缺乏了手腕的练习。这句话怎样讲呢?就是口里能够念得出,手里写不出。学生在课堂里作文的时候,往往想到一个意思,却无法写得出来;或是写了出来,叫他人看不明白。这就是脑筋少了练习的缘故。又有时想到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这句子的中间,有一个字,或两三个字,不知道怎样写法;有的就写了别字,自己也没知道。这就是手腕少了练习的缘故。这不是我的理想,乃是实在的情形。想做教员的,在看卷子时,常常看见里面有许多不知所云的话,或是常常看见卷子里写了许多别字;做学生的,在作文时,也常常感到话说不明白,字写不出的困难。这就可证明我的话不错了。

相当作家,胡怀琛说中学就要好好写作文

再谈到说话和作文的关系。在白话文里,虽然文就是话,话就是文;然而话是口说的,文是笔写的。代表这句话的几个声音,口里虽然说得出;代表这句话的几个字,手里却写不出。怎能说会说话就会作白话文呢?再有一层:说话是和人家当面说的,有许多地方,不用细说,彼此可以了解。作文却不是如此,作文的人和读文的人,不是当面谈话。也许读文的人和作文的人,漠不相关。我们作文的时候,若照当面谈话一般的写下来,人家看了,一定有许多不能了解的地方。

试举一件顶浅近的事,做一个例。譬如:两个人同立在花园里,一个人说道:“这里的空气很好!”“这里”两个字,当然是指花园;那听话的人,没有不明白的。譬如:有一人,他早晨起来,走到花园里去,觉得空气很好,就用铅笔写一个纸条子,寄给他的朋友,说道:“这里的空气很好!”只这一句话,并没说明他是在什么地方;他的朋友,也不曾知道这时候他是在花园里。那么,接到他的信,读道:“这里的空气很好!”读罢,一定不明白所谓“这里”是什么地方。同是一句话,当面说,便可以了解;写在信上,便不能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可证明说话和作文不同。这样一句很浅近很简单的话,尚且如此;比较深一些,复杂一些的话,那不同的地方更多了。

以上说明白了,只读书,未必会作文;会说话,未必会作文。不得不用一番练习作文的工夫。唯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多作。
文是发表思想或感情的工具,作文是运用工具。虽然有了工具,还要知道运用。要能够运用,一定要练习。因此,学生必须作文,先生必须教学生作文。

相当作家,胡怀琛说中学就要好好写作文

作文一课,不但是中等学校有的,小学、大学都有。然而小学校里,从造句起,到作短篇的文为止,往往只能做到记简单的事,达简单的意为止;稍为复杂一点的文,便不能作了。总而言之:还缺乏了充分的练习,还不能够充分的言所欲言。至于到了大学里,那又不是作得通不通,妥不妥的问题。专门研究文学的,比清通妥当,更要进一步。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他拿文做工具,去陈说他种学问,文字当然要清通妥当,而这种程度,又是要在中等学校里预备好了,不是在大学里练习的事。如此看来,中等学校里的作文,是顶要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